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中國是工業4.0最大的試驗場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2016-07-02 我要評論(0 )   

最近我驅車路過廣東(dong) 東(dong) 莞的一個(ge) 鎮子,在十字路口看到一個(ge) 很大的廣告牌,上麵寫(xie) 著:“為(wei) 定製家具智能化生產(chan) 提供解決(jue) 方案”。顯然,東(dong) 莞的家具產(chan) 業(ye) 正在向大規模定製和柔性...

最近我驅車路過廣東東莞的一個鎮子,在十字路口看到一個很大的廣告牌,上麵寫著:“為定製家具智能化生產提供解決方案”。顯然,東莞的家具產業正在向大規模定製和柔性生產轉型,產生了智能化生產解決方案的需求。東莞是中國“世界工廠”的櫥窗,這些年來受到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和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等方麵的影響,加上政府“騰籠換鳥”淘汰低端產業的政策,製造業紛紛外遷,甚至民營企業也跟著跨國公司把工廠搬到東南亞地區。

因為成本的原因而進行產業轉移,並不能解決中國工業所麵臨的問題。中國市場對於工業製造品的需求還在,但近年來已經經曆了消費升級,城市中等收入階層需要高質量、有品牌的消費品,中國的製造業不能滿足,結果中國消費者每年到海外掃貨的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

中國需要的是對自己的製造業進行升級和轉型,先不要說出口,先把國內消費升級滿足了,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和機會。衡量製造業升級的唯一標準,就是提升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人們很自然想到自動化、大量使用機器人,提升了單位勞動力的產出。但這是傳統工業的思維。

中國的製造業目前還基本處於工業2.0和3.0的階段,主要是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最近許多工廠都在增加機器人,可以提升產量和質量。但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需求已經達到了高度的細分和個性化,甚至消費者也願意參與到產品的設計與創新過程中來。如果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能顯著提升勞動生產率,必然要求智能化的工廠、生產和物流體係,這就是朝著工業4.0的方向發展了。這實際上是一個物流-信息係統,實現機器與機器之間的聯網。

對於未來智能化的製造業,德國、美國和日本這世界上製造業最發達的國家,各自走出了自己的發展路徑。

工業4.0是德國人提出的概念,認為製造業未來隻能通過智能化的生產創造價值,即製造本身是創造價值的。而美國則提出工業互聯網,以通用電氣為代表,注重通過產品中的軟件,為客戶提供服務來創造價值,製造產品本身已經不賺錢了。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物聯網。

值得重視又被忽略的是日本。日本已經擁有世界上最高效豐田生產方式,其實在很多方麵已經非常接近我們所提出的工業4.0:大規模定製的流水線、高度精密的機器人、零庫存的物流係統管理地。隻是日本人從來都是先拿出最好的產品令人驚喜,也不知道如何總結概念來忽悠人而已。

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日本公司對中國影響很大,精益生產家家都學,日本的許多製造業公司退休的老師傅,就像當年中國鄉鎮企業裏的“星期六工程師”一樣,手把手地幫助珠三角和長三角的中國工人。

如果用工業4.0來概括製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實除了智能化與信息係統外,有一點往往被忽略掉,那就是製造業不僅僅是一個個工廠的智能化,它應該是一個整體的智能化係統,其中製造業的可持續性應該成為工業4.0的應有之義。日本的製造業本來就以節能環保著稱,日本已經實現了製造業的清潔化,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中國的製造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能源是所有製造的基礎,目前日本還在探索未來分布式的能源,即所謂的“地產地銷”的能源係統,進一步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和整個工業的可持續化。

最後,回到中國製造2025。這麽多的概念,說到底是製造業要解決三大問題:個性化定製、服務以及可持續。這三個方向都可以創造價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但大而不強。工業4.0是一個長期的進程,對於中國來說更是如此。未來也許中國不是製造業最先進的國家,但肯定是工業4.0最大的試驗場。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經濟體,工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各地經濟千差萬別,完全可以容納這個世界上正在探索的不同未來製造業模式。

我相信,在這個試驗場,中國製造2025=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日本精益製造和可持續的製造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