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2017年機器人產業的機會與陷阱在哪裏?

星之球科技 來源:經濟觀察報2016-10-09 我要評論(0 )   

大環境上來看,在國家政策層麵,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這種高屋建瓴式的利好政策,2016年工信部等三部委印發《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目標...

喧囂過後,機器人產業正在進入規範發展的通道,2017年機器人產業的機會與陷阱又將是什麽?
 
大環境上來看,在國家政策層麵,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這種高屋建瓴式的利好政策,2016年工信部等三部委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目標、任務以及措施,接下來會有更細化的配套政策出台,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姚之駒告訴記者,《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目前正在征求意見階段,將很快正式出台。
 
據了解,該條件將對企業和關鍵產品設定門檻進行規範,包括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應具備的檢測實驗設備,如減速器測試平台、伺服電機測試平台,以及產品應符合的多項國標和行業質量標準,引導企業進行產品檢測認證。同時,對於機器人集成應用也提出了相關測試要求,包括三項機械安全和三項機械電氣安全。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中國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等一係列專門機構將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也將不斷規範整個行業。
 
據悉,國家認監委目前正在研究製定相關文件,以推進機器人檢測認證體係建設,將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相關部門積極推動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結果在財政專項、金融信貸、稅收減免、重大工程等政策中的采信使用,引導企業申請認證,引領市場采信證書;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係,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建立認證檢測機構、企業和產品的質量信用檔案和質量“黑名單”製度;國家支持機器人檢測認證機構能力建設,提升我國機器人檢測認證機構和企業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推動機器人標準與檢測認證國際互認。
 
按照工信部的規劃,到2020年,中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係;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在高端市場的產品占有率達到50%以上。
 
此前中國機器人產業問題是重複建設、資源浪費、核心技術缺失等,加之機器人補貼政策下不少“渾水摸魚”者,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嚴重,而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完善,2017年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技術的務實的中國企業優勢將不斷凸顯,不少務虛企業將會隨著政策的製定、市場環境的規範而逐漸被淘汰出局。
 
在整個產業發展進程層麵上,產業發展空間較大。自2013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1497台,增幅為19.9%。其中2015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共生產銷售 22257台,同比增長31.3%,有個特點就是,自主品牌保持了比外資品牌更快的增長速度。與機器人四大家族包括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及安川電機、德國庫卡相比,國內也誕生了“四小家族”包括新鬆機器人、廣州數控、埃斯頓以及埃夫特,而且國內資本開始尋找各種有核心價值的標的進行投資或收購,比如美的集團斥資近300億元控股德國庫卡。
 
在這種背景下,一批獲重大突破的標誌性產品將充滿機會,包括政府政策聚焦的智能製造、智能物流,這些麵向智慧生活(愛基,淨值,資訊)、現代服務、特殊作業等方麵的需求,另外弧焊機器人、真空(潔淨)機器人、全自主編程智能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重載AGV、消防救援機器人、手術機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務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被《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列為十大標誌性產品,對這類產品有技術突破和創新的企業將獲取更多的產業和政策利好。
 
由於我國核心零部件技術的缺失,造成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麵,所以更多機會將出現在一批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品牌企業身上,具體包括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性能控製器、傳感器和末端執行器等五大關鍵零部件。與此同時,在應用示範上,包括一些工業領域以及救災救援、醫療康複、助老助殘等服務領域,開展細分行業推廣應用的企業將獲取更多機會,逐漸成長為重點領域機器人應用係統集成商及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另外,機器人與其他傳統領域的跨界融合也是一個增長點,不少互聯網企業開始涉足機器人領域,以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與日本、美國等國家相比,中國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研發起步較晚,康力優藍CEO劉雪楠認為“2015年是服務機器人元年”,“2016年是服務機器人產業化的起跑年”,而2017年會是產業化加速度的一年。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硬件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服務機器人需求不斷上升。並且,服務機器人行業在世界範圍內處於起步階段,並無全球性的領軍企業,國內國外在同一起跑線,對於進入該領域的企業,找準痛點、取得先機很重要。
 
但2017年來臨之前,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另一麵是,目前中國涉及機器人的製造企業超過八百多家,超過兩百家是機器人本體製造企業,這些企業大多是組裝和代加工,產業集中度低,總體規模小。本土機器人企業製造高端產品能力較弱,六軸以上的機器人外資品牌占有率高達85%,70%的機器人配套零部件依賴國外進口。所以在2017年,重複建設、無核心技術的項目仍然會持續存在。
 
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曾在2015年提出,中國機器人產業存在3個大的潛在風險,一是技術空心化;二是應用低端化;三是市場邊緣化。
 
國內在追趕國外的路上,遭遇國外企業的重重隱形設卡,國內企業以“嬰兒之軀”對抗國外“成年之軀”,承受壓力非常大,包括技術研發投入以及產品迭代,還有產品商業化投產等各個方麵,所以不少國內企業常常有無奈和迷茫,看似前景巨大的機器人產業,卻是一些沒有技術、沒有資本以及沒有創業恒心的創業者的陷阱。
 
另外,由於機器人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所以各地地方政府也紛紛加入招商引資的大軍,國家會有相關政策規範這種行為,但以產業園及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入駐的熱情,這一現象2017年雖然會有所淡化,但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仍然是熱情有餘,如果企業沒有想好自身戰略與到當地設廠之間的關係,便因當地的優惠政策而前往設廠,往往會造成“攤大餅”的狀態,最終影響自身核心價值積聚,影響自身長遠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