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新一代通信衛星技術的提升,在完成廣播電視信號傳(chuan) 輸任務的同時,未來利用通信衛星覆蓋,在飛機機艙內(nei) 、高速運行的高鐵上,甚至偏遠山區,便捷上網將成為(wei) 現實。
去年的巴西裏約奧運會(hui) 中,當觀眾(zhong) 足不出戶看到位於(yu) 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女排奪冠時,通信衛星正在宇宙中默默地工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事業(ye) 部部長周誌成說:“老百姓體(ti) 會(hui) 不到衛星做了什麽(me) ,一旦出了問題就會(hui) 體(ti) 會(hui) 到,比如國家廣播電視傳(chuan) 輸,假如有故障中斷,立刻電視信號就沒有了。”
廣播電視信號的傳(chuan) 輸,是通信衛星的重要任務之一。今年我國計劃發射實踐十三號、中星9A、實踐十八號等6顆通信衛星。其中,今年4月,實踐十三號衛星將首先由長征三B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實踐十三號衛星副總師王敏介紹,實踐十三號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首次應用Ka頻段多波束寬帶通信係統。在完成試驗驗證以後,衛星將納入“中星”係列,命名為(wei) “中星16號”。高通量衛星的‘通’,是通信的‘通’,同時也叫高通吐量衛星,意思是通信容量比以往衛星有一個(ge) 、兩(liang) 個(ge) 數量級的躍升。最高通信總容量超過20Gbps,超過了之前我國所有研製的通信衛星容量的總和。
衛星通信容量的擴大,意味著傳(chuan) 送能力更強。王敏舉(ju) 例說,原有的通信衛星能夠同時傳(chuan) 送七、八十套標清電視節目,現在可以同時傳(chuan) 送七、八十套高清電視節目,未來還可以同時傳(chuan) 送數量更多的4K節目。
很多聽眾(zhong) 會(hui) 有這樣的經曆,在高速運行的高鐵列車上手機信號會(hui) 時斷時續,在飛機的機艙內(nei) 無法使用手機上網,或者偏遠山區根本沒有手機信號。這是因為(wei) 移動基站不可能實現全麵覆蓋。王敏表示,通信衛星就能夠解決(jue) 這一問題。“最直觀的感受是,原來都是服務於(yu) 廣播電視、骨幹網政府用戶、企業(ye) 用戶、大用戶,現在可以服務於(yu) 普通的個(ge) 人用戶,比如隨身帶著wifi的轉接器,就可以把衛星信號變為(wei) wifi,將來像航空通信、高鐵等地麵覆蓋網能力不夠的地方,可以做很好地補充。”
此外,實踐十三號衛星是我國首次采用電推進技術的高軌衛星,它的在軌壽命為(wei) 15年。王敏介紹,這是我國首次使用電推進完成衛星全壽命期間的南北位置保持,對於(yu) 我國高軌衛星是具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電推進是一種先進的推進技術,它的比衝(chong) 可以達到3000秒以上,是常規的化學推進劑10倍以上。好處是可以顯著縮減衛星攜帶的推進劑數量。原來一顆衛星需要帶3噸的化學推進劑,采用電推進之後,現在理論極限上隻需要帶300公斤推進劑,這對於(yu) 衛星減重,增加有效載荷的承載容量的好處是非常大的。
按照計劃,實踐十三號衛星發射後,我國將在今年年中發射實踐十八號衛星,這將使我國真正躋身國際一流通信衛星的“俱樂(le) 部”。周誌成表示,多顆衛星在軌後,我國構建的移動通信衛星係統將提供更好的應用。
周誌成表示,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比如爬山或者發生自然災害,中國的衛星通信在哪?大家隻知道汶川地震時有“北鬥係統”提供短報文的服務,如果現在給政府配備天通係統應用之後,有突發情況,完全可以應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