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高功率納秒激光係統實現近衍射極限光束質量

cici 來源: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7-11-30 我要評論(0 )   

近日,應對我國對高功率高光束質量納秒激光器的迫切應用需求,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楊平、董理治課題

      近日,應對我國對高功率高光束質量納秒激光器的迫切應用需求,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楊平、董理治課題組,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等的支持下,研製了混合式自適應光學淨化係統,並應用於中科院光電研究院的板條激光係統中,實現了近衍射極限的光束質量。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pplied Optics 、Optics Letters 、Optics Communications 等期刊上。

 

針對板條激光係統光束大長寬比、包含大幅值離焦以及像散像差的特點,光電所研製的混合式自適應光學係統,由基於(yu) 幾何光學原理的低階像差補償(chang) 器以及高階變形鏡係統組成。科研人員采用低階像差補償(chang) 器將7mm×35mm的長方形光束轉化為(wei) 41mm×42mm的近似正方形光束,並通過低階像差補償(chang) 將光束質量從(cong) 18倍衍射極限提升到2.8倍衍射極限,如圖1所示;由高階變形鏡係統對光束波前畸變進行精細校正,最終將光束質量進一步提升到1.6倍衍射極限,如圖2所示。

 

光電所在高功率、高重複頻率納秒激光器光束質量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技術已服務我國多型固體(ti) 激光係統。

 

圖1.校正前光束參數(a)波前;(b)遠場強度分布;(c)近場強度分布。校正後光束參數:(d)波前;(e)遠場強度分布;(f)近場強度分布。

 

圖2.(a)自適應光學係統校正後波前信息;(b) 自適應光學係統校正後遠場強分布;(c) 自適應光學係統校正前遠場強度分布(3D);(d) 自適應光學係統校正後遠場強度分布(3D)。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