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範薇研究員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吳福源副研究員和中國人民大學王偉(wei) 民教授針對雙錐對撞(DCI)點火方案的納秒激光時空調控能力提升開展研究。對於(yu) DCI方案來說,提高皮秒激光的功率密度是一個(ge) 難點,而納秒激光的時域精密調控能力和功率平衡顯然更有利於(yu) 準等熵壓縮,在相同條件下提升聚變能量增益。因此,在整個(ge) 壓縮階段保持能量和功率平衡以及時間-功率曲線的精確控製至關(guan) 重要。
雙錐對撞點火方案示意圖 研究人員針對DCI方案提出一種脈衝(chong) 分割模型,在滿足驅動內(nei) 爆的近等熵納秒壓縮波形的前提下,對裝置內(nei) 各子束的時間-功率曲線進行重新分配。考慮到三倍頻輸出情況,重新分配的脈衝(chong) 在衝(chong) 擊壓縮階段和斜坡調熵階段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分別從(cong) 50% 和 20% 提高到 26% 和 6.1%。該時空調製方案有望實現動態焦斑控製,為(wei) DCI點火方案以及甚多束激光驅動點火方案的納秒激光時空調控能力提升提供參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