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外資回流帶走先進技術 中國製造業急需"自我造血"

星之球科技 來源:海外網2018-06-06 我要評論(0 )   

5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1.9%,比上月高0.5個(ge) 百分點,製造業(ye) 總體(ti) 擴張有所

 5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比上月高0.5個百分點,製造業總體擴張有所加快。然而,5月26日,眾城智庫在貴陽大數據博覽會上發布的《2018先進製造業發展白皮書》卻指出,隨著新一輪產業遷移加快,製造業流出風險加大,成為中國發展先進製造業麵臨的挑戰之一。
近年來,不少外國製造業企業離開中國,而多家外資製造業巨頭開始考慮回到本國設廠。對此,有專家表示,中國的智能製造目標是以高端製造業為主,隨著高端製造企業回流,勢必會帶走相關領域先進技術,影響中國製造業發展。隻有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把握新的發展機會,才能克服製造業流出的影響。
“製造業的變革凝結了大量的技術創新產品,是創新最集中最活躍的領域,也是各國技術創新的主戰場。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由大變強——出路在創新,難點也在創新。”6月2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迫在眉睫
“全球製造業正在發生一係列深刻的變化,全球製造業創新體係也在進行重構,所以,加快建設新型創新體係至關重要。”劉文強說。
 
劉文強介紹,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呈現出新的趨勢,主要表現為:從技術研發角度看,單項技術正在向多項技術轉變;從研發主體看,正在廣泛地參與推動多領域、跨主體的多主體協同創新;從創新速度看,創新迭代非常快,速度致勝使得創新的各環節交叉並行;從價值體現來看,商業模式創新拓展實現了新的價值。
劉文強表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都在加快推進製造業戰略,建設新型的創新載體。中國製造正處於由大到強的重要關口,離製造強國還有一定的距離。一方麵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缺失,受製於人;另一方麵創新載體分散重複,許多研究中心在研發內容上有所重疊,缺乏統籌。
此外,科研成果轉化不暢,許多國內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占比不足1%,而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則普遍在2%以上。

“麵對這些問題,加快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推進創新體係建設可謂迫在眉睫。”劉文強說,創新中心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整合創新資源,解決產業共性技術問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實現產業化攻關。
與傳統的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載體相比,製造業要建設的創新中心更強調:打造新型的創新鏈;解決資源分散重複封閉交叉問題;解決創新和產業如何發展的問題。
劉文強認為,創新中心的核心是開放合作。在管理運行中,要突出市場化機製、突出自我持續發展,采取小核心大平台的模式,通過產業聯盟以及行業吸納更多的創新資源和創新機構。同時,要建立政產學研相結合的市場化機製,最終實現“自我造血”。
“三個再造”助力科技創新
不隻是製造業,任何行業要想發展,都需要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的戰略支撐。
“科技創新首先是基礎研究,然後是應用研發,之後走向產業,形成產業模式。當前,為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各個行業、各個組織在發展過程中都需進行‘三個再造’,即流程再造、功能再造、平台再造。”日前,在“國研智庫論壇·全球科技創新發展與交流合作峰會2018”上,國務院參事室副司長唐華東說。
 
唐華東認為,在流程再造上,首先要認清科技創新的基本過程和規律。他指出,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四方麵的基本要素。即人才要素,人才是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性標誌;製度保障要素,製度保障的是保障整個研發過程,這對企業和組織來說都很重要。對國家而言,科技創新更需要一個製度保障;再就是實驗室、基礎設施以及輔助人員等基本設施要素和資金要素。
“在功能再造上,當前政府的一些服務還未通過運用新技術而有所發展,在技術的引用、監管及服務保障上稍顯落後,對高技術手段的運用力度不夠。”唐華東建議,政府要打造更好地服務於科技創新的平台,可在高技術手段上加大支持力度,建設大數據平台和服務中心,以高技術手段提升服務功能,讓人工智能服務於各個組織的科技創新。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