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激光設備國產(chan) 化突破,性價(jia) 比優(you) 勢凸顯開啟進口替代。 光纖激光器是光纖激光設備的核心零部件和主要成本來源。2016 年,本土激光器企業(ye) 在低功率市場已占 85%,在中功率市場亦已占比近 60%,但在大功率市場的占比尚不足 10%。和 2012 年相比,2016 年進口中低功率光纖激光器降價(jia) 超 50%,但高功率激光器價(jia) 格穩中有升。伴隨著國產(chan) 激光器主要企業(ye) 如銳科激光等的持續技術突破和產(chan) 品創新,國產(chan) 大功率激光器已經逐步覆蓋了 1000W-10KW 功率範圍,並在向更高功率的應用突破。我們(men) 認為(wei) ,國產(chan) 大功率激光器正迎來進口替代的拐點, 國產(chan) 激光器的推出有望大幅降低激光設備原材料成本,對 IPG 等國際巨頭形成價(jia) 格衝(chong) 擊,從(cong) 而降低下遊應用成本,刺激下遊應用需求快速提升,國產(chan) 大功率激光設備行業(ye) 有望複製中小功率激光設備的發展曆程,成為(wei) 激光設備行業(ye) 新的增長極。
對標國外巨頭,本土企業(ye) 加速追趕。 激光發生器領域,美國 IPG 仍是全球龍頭,公司近年來保持較高速增長,尤其是大功率連續波激光業(ye) 務 2017年達到 8.67 億(yi) 美元,同比增長 50%,但由於(yu) 市場競爭(zheng) 激烈,IPG 中小功率激光器整體(ti) 增長緩慢;而 IPG 超過 40%的業(ye) 務來源於(yu) 中國市場,客觀說明中國市場龐大的需求;激光加工設備領域,德國通快作為(wei) 全球龍頭,2016 年營業(ye) 額超過 30 億(yi) 歐元,但是公司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卻因為(wei) 大族等本土企業(ye) 的快速崛起而呈現下降趨勢。我們(men) 認為(wei) ,隨著本土激光設備特別是大功率激光設備產(chan) 業(ye) 鏈的逐步完善,占據市場、服務優(you) 勢的本土企業(ye) 將加速追趕國外巨頭,重點關(guan) 注銳科激光、大族激光、亞(ya) 威股份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