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硬科技賦能先進製造業 國內首台AOI智能檢測設備亮相高交會

2019-11-13 我要評論(0 )   

中科慧遠玻璃蓋板外觀缺陷檢測設備在現場展出“中科慧遠AOI智能檢測係列設備,突破了工業(ye) 檢測領域多年以來的難題——玻璃蓋板外

中科慧遠玻璃蓋板外觀缺陷檢測設備在現場展出

“中科慧遠AOI智能檢測係列設備,突破了工業(ye) 檢測領域多年以來的難題——玻璃蓋板外觀缺陷檢測,是全球範圍內(nei) 首台先進AI視覺檢測裝備,不僅(jin) 打破了國外長期技術設備壟斷,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且在多次與(yu) 國外廠商該類設備的實機測試PK中大幅領先。”11月13日,在第21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hui) (簡稱高交會(hui) )上新產(chan) 品新技術發布活動中,中科慧遠市場營銷總監姬亞(ya) 玲在現場推介時表示。

本屆高交會(hui) 由中國商務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部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舉(ju) 辦,每年在深圳舉(ju) 行,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類展會(hui) ,有“中國科技第一展”之稱。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本次參展代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先進製造領域企業(ye) 參展,得到了諸多客戶和行業(ye) 展商的圍觀。

據悉,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孵化的專(zhuan) 注於(yu) 工業(ye) 外觀檢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團隊首席科學家徐德現任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創始人張正濤現任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精密感知與(yu) 控製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曾帶隊參與(yu) 執行我國“神光”等重大科研項目工程。團隊深耕機器視覺、精密微裝配等領域,具有光、機、電、軟、算五大領域硬科技技術優(you) 勢,為(wei) 行業(ye) 提供尖端、創新、引領的AOI(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解決(jue) 方案。

近年以來,隨著智能手機行業(ye) 的蓬勃發展,拉動了蓋板玻璃產(chan) 業(ye) 的快速增長,年出貨量約30億(yi) 片。其中蓋板玻璃的自動檢測技術號稱工業(ye) 檢測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此前的檢測手段多依賴於(yu) 人眼手工,程序複雜,效率低下,良率難以保障。且玻璃蓋板生產(chan) 、組裝、成品多道程序複雜繁瑣,行業(ye) 內(nei) 上下遊企業(ye) 均需要龐大的人工檢測隊伍,僅(jin) 珠三角地區估計就有超過15萬(wan) 人從(cong) 事該類工作,強光下的檢測工作不僅(jin) 給質檢工作視力造成極大損害,同時給企業(ye) 帶來沉重的人力、運營成本負擔。

在這種背景下,中科慧遠創始人張正濤帶領團隊聚焦AI+先進製造技術,瞄準玻璃蓋板檢測領域深入研發。曆時一年半研製成全球首台AOI智能檢測設備,對比國外同類型設備隻能檢測半成品,該設備不僅(jin) 可完全覆蓋視窗劃傷(shang) 、弧傷(shang) 、漏油、黑白點、長芽/芽缺/鋸齒、透光、毛絲(si) /纖維、雜質等二十餘(yu) 種缺陷類型,且適用於(yu) 2.5D/3D玻璃蓋板的半成品及成品檢測,適用於(yu) 玻璃蓋板生產(chan) 的各個(ge) 檢測環節。於(yu) 此同時,專(zhuan) 門設計打造與(yu) 企業(ye) 接軌的玻璃蓋板全自動化檢測生產(chan) 線,並已將其批量應用於(yu) 國內(nei) 蓋板行業(ye) 龍頭企業(ye) 。

在該設備使用後,手機玻璃蓋板的單環節檢測效率較以往提升20倍以上,良品率也大幅提高,產(chan) 品全檢漏檢率低於(yu) 1%,過檢率低於(yu) 2%,遠低於(yu) 行業(ye) 人工全檢8-10%的失誤率。

在展會(hui) 現場,姬亞(ya) 玲在接受采訪時說,“中科慧遠目標是以全球領先的硬科技實力與(yu) 高端裝備產(chan) 品為(wei) 全行業(ye) 再來革新式的技術與(yu) 跨越式發展,聚焦AI+先進製造,助力中國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以過硬的技術實力與(yu) 產(chan) 品質量成為(wei) 全球製造企業(ye) 最可信賴的夥(huo) 伴。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