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 成形機床龍頭,轉型激光精密加工。亞(ya) 威股份是國內(nei) 金屬成形機床龍頭,其折彎機、轉塔衝(chong) 床、卷板加工生產(chan) 線全國銷量第一。目前公司擁有三大業(ye) 務板塊:金屬成形機床、激光加工裝備、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根據公司的業(ye) 績快報,2019 年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15.06 億(yi) 元,同比減少1.73%;實現歸母淨利潤1.03 億(yi) ,同比減少7.65%。公司綜合毛利率穩定,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僅(jin) 為(wei) 35%,經營性現金流10 年為(wei) 正,財務報表健康。
金屬成形機床龍頭地位穩固,行業(ye) 複蘇有望帶動公司訂單回暖。2018 年亞(ya) 威股份收入和利潤總額在國內(nei) 金屬成形機床領域均排名第三,國內(nei) 龍頭地位穩固。金屬成形機床行業(ye) 具有周期性,公司金屬成形機床技術領先,業(ye) 績波動低於(yu) 行業(ye) 波動。2019 年Q4,貿易戰的不確定因素減弱,國內(nei) 金屬成形機床行業(ye) 增速好轉,公司訂單有望複蘇。盡管新冠肺炎對短期經濟造成了衝(chong) 擊,但我們(men) 認為(wei) ,中長期需求終將企穩複蘇。金屬成形機床是公司現金奶牛業(ye) 務,將有力支撐公司拓展新業(ye) 務。
自主研發+收購創科源,高功率激光切割業(ye) 務拓展順利。2014 年前後,公司進入高功率激光加工設備領域,同年收購創科源完善業(ye) 務布局。憑借在成形機床領域積累的技術、客戶和渠道優(you) 勢,公司激光設備發展迅速。
2016-2019 年H1,公司激光加工裝備實現收入分別為(wei) 2.51 億(yi) 元、3.73 億(yi) 元、4.57 億(yi) 元、1.98 億(yi) 元,成為(wei) 公司收入的重要構成。
牽手LIS,打造國內(nei) OLED 激光設備旗艦。2019 年9 月,公司孫公司收購韓國LIS 的21.96%股份,成為(wei) 第一大股東(dong) 。LIS 是全球OLED 精密激光加工設備領先企業(ye) ,在Cell 和Module 段均擁有成熟設備出貨經驗,雙方建立合資公司亞(ya) 威艾歐斯(亞(ya) 威控股)在國內(nei) 開展OLED 激光設備業(ye) 務。
未來幾年,京東(dong) 方、天馬、維信諾等企業(ye) 將加大建設OLED 麵板產(chan) 線,總投資超千億(yi) 元,OLED 設備國產(chan) 替代大有空間。亞(ya) 威艾歐斯有望受益於(yu) 大陸OLED 投資潮,實現業(ye) 績快速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men) 認為(wei) :1)公司原有業(ye) 務的穩健增長。公司作為(wei) 國內(nei) 金屬成形機床龍頭,金屬成形機床業(ye) 務繼續發揮現金奶牛功能。激光切割設備和智能製造業(ye) 務持續增長,公司中短期業(ye) 績穩健增長無憂。2)OLED 切割等精密激光業(ye) 務實現突破。公司將通過和LIS 成立的合資公司開展OLED 切割業(ye) 務,承接LIS 在大陸的訂單,實現快速增長。預計2020-2021 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為(wei) 1.40 億(yi) 元、1.73 億(yi) 元,對應的PE 分別為(wei) 26 倍、21 倍,公司原有業(ye) 務穩健增長,新增的OLED 激光設備業(ye) 務有望實現重要突破,我們(men) 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製造業(ye) 投資下滑風險。若我國製造業(ye) 投資下滑,通用設備將受到影響,公司金屬成形機床業(ye) 務可能下滑。(2)高功率激光加工裝備競爭(zheng) 格局加劇風險。若國內(nei) 高功率激光加工裝備競爭(zheng) 加劇,公司毛利率可能受到衝(chong) 擊。(3)OLED 精密激光加工業(ye) 務進展不及預期風險。如果公司和LIS 合作進展不順利,則精密激光加工業(ye) 務增長將不達預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