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ye) 作為(wei) 最大的民生,也是“六穩”和“六保”之首。當前,受新冠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疊加影響,企業(ye) 的生存環境非常嚴(yan) 酷。穩就業(ye) 首先要穩就業(ye) 主體(ti) ,特別是製造業(ye) 主體(ti)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工商聯主席、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在2020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提出《關(guan) 於(yu) 精準降低製造業(ye) 稅費負擔的提案》,建議繼續深化稅製改革,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盡快精準降低製造業(ye) 稅費負擔。
關(guan) 於(yu) 精準降低製造業(ye) 稅費負擔的提案
當前,涉及到製造業(ye) 企業(ye) 的稅收有20種之多,製造業(ye) 企業(ye) 貸款購地、建廠、發工資,即使暫時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也要繳納契稅、關(guan) 稅、消費稅、印花稅、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同時還要代扣代繳職工的個(ge) 人所得稅,墊付國家補貼以及增值稅留抵占壓資金,造成企業(ye) 資金周轉困難,經營難以為(wei) 繼。特別是當前受疫情影響,虧(kui) 損企業(ye) 不裁員已是咬牙堅持了,還要繳納重稅,其結果必然造成製造業(ye) 為(wei) 資本所拋棄,這其實是目前製造業(ye) 淪陷的主要原因之一。繼續深化稅製改革,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就要盡快精準降低製造業(ye) 稅費負擔,具體(ti) 建議如下:
第一、加快推進簡並增值稅稅率,對企業(ye) 直接減負。建議將目前的三檔增值稅稅率13%、9%、6%簡並為(wei) 兩(liang) 檔10%、6%,將兩(liang) 檔征收率5%、3%簡並為(wei) 一檔3%。增值稅稅率檔次過多將加大納稅人的遵從(cong) 成本,一些納稅人為(wei) 此進行稅收籌劃,也扭曲了經濟行為(wei) ,不利於(yu) 發揮增值稅稅收中性原則。因此,國際上征收增值稅的國家普遍隻有一到兩(liang) 檔稅率。如新加坡、泰國增值稅標準稅率是7%,日本是8%,韓國、澳大利亞(ya) 、越南、印度尼西亞(ya) 、蒙古均是10%。“三檔並兩(liang) 檔”將進一步優(you) 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減輕製造業(ye) 稅收負擔,弱化低收入階層的累退性,進一步促進企業(ye) 增加投資、居民擴大消費,減稅的紅利最終將有利於(yu) 整個(ge) 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同時,隨著金稅三期工程的升級,稅基大數據透明化,稅收征管能力將大幅提升,稅收公平和可持續的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jue) 。
第二,將增值稅留抵全額退稅並常態化,即每月末將增值稅進項稅額留抵給予一次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退稅是目前世界主要國家普遍實行的製度。從(cong) 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和歐盟成員國情況看,有37個(ge) 國家均允許留抵退稅。且新加坡、馬耳他、斯洛文尼亞(ya) 、羅馬尼亞(ya) 、印度尼西亞(ya) 和南非等部分國家還要支付延遲退稅利息。留抵稅額就是國家對企業(ye) 的負債(zhai) ,企業(ye) 每月交稅,國家也應每月退稅。目前,除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chan) 企業(ye) 及4類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以外,其他製造業(ye) 企業(ye) 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周期平均為(wei) 6個(ge) 月,且隻退新增留抵稅額的60%,占用了企業(ye) 大量流動資金。
第三,將企業(ye) 利息支出等融資費用納入增值稅抵扣鏈條。營改增後,企業(ye) 的利息支出等融資費用在進項稅中不能抵扣,變相提高了借款企業(ye) 的融資成本,也變相促進了“融資貴”現象。
第四,應對全球減稅競爭(zheng) ,逐步下調一般企業(ye) 的企業(ye) 所得稅稅率至20%。當前,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新加坡、英國,東(dong) 南亞(ya) 發展中國家如越南、泰國等,企業(ye) 所得稅稅率基本在20%以內(nei) ,低於(yu) 我國一般企業(ye) 25%的企業(ye) 所得稅稅率。
第五,優(you) 化消費稅征稅範圍。將高汙染、高耗能、高檔消費品等“三高”消費品及奢侈性的消費行為(wei) 納入消費稅征稅範圍(如私人飛機、高檔紅木家具、奢侈性的服務消費等)。取消對化妝品及普通汽車征收消費稅。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化妝品及低於(yu) 10萬(wan) 元的普通汽車已經成為(wei) 居民日常必備的生活用品或工具。“有進有退”的征稅範圍調整也是促進合理消費、健康消費,拉動消費升級的必然要求。
第六,對虧(kui) 損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免征當年度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ye) 研發投入要求很高,但優(you) 惠政策主要體(ti) 現在企業(ye) 所得稅方麵。隻有盈利的企業(ye) 才能享受到優(you) 惠政策,虧(kui) 損企業(ye) 基本享受不到,不利於(yu) 處於(yu) 暫時性虧(kui) 損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堅持創新,持續投入,扭虧(kui) 為(wei) 盈。
第七,對企業(ye) 單位職工按規定取得的公務交通補貼收入,允許在計算個(ge) 人所得稅時按一定標準扣除。目前有的省市隻有各級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職工可享受到這一優(you) 惠政策,企業(ye) 單位職工被排除在外。建議國家統一扣除範圍,一視同仁。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