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和信用狀況明顯惡化,莫迪能否力挽狂瀾?
自5月12日印度總理莫迪喊出“建立一個(ge) 自力更生的印度”以來,印度在促進製造業(ye) 發展上再有動作。
6月2日,印度政府宣布啟動三項總值共5000億(yi) 盧比的刺激計劃,旨在扶持電子製造業(ye) 發展。官方預計刺激計劃將吸引大量投資,並創造約50萬(wan) 個(ge) 直接就業(ye) 和150萬(wan) 個(ge) 間接就業(ye) 機會(hui) 。
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長普拉薩德(Ravi Shankar Prasad)表示,印度希望通過計劃吸引全球排名前五的移動製造公司,加大其在當地的生產(chan) 力度,並篩選5家印度本土公司,幫助其壯大規模並擴大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競爭(zheng) 力。
“自力更生的印度不是一個(ge) 孤立的印度,它是一個(ge) 強大的生態係統以及與(yu) 全球經濟聯係在一起、具有強大供應鏈的印度。”普拉薩德表示。
印度業(ye) 內(nei) 對三項計劃反響積極
促進電子製造業(ye) 發展一直是“印度製造”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的電子產(chan) 品產(chan) 量從(cong) 2014年的290億(yi) 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700億(yi) 美元。與(yu) 此同時,在全球電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中的份額已從(cong) 2012年的1.3%增長到2018年的3%。
具體(ti) 來看三項計劃分別為(wei) :生產(chan) 關(guan) 聯激勵計劃(PLI);電子元器件和半導體(ti) 促進方案(SPECS);修改後的電子製造集群計劃(EMC 2.0)。
PLI計劃將以2019-2020年產(chan) 量為(wei) 基數,對於(yu) 扶持企業(ye) 未來五年在印度生產(chan) 的商品銷售額增長部分給予4%-6%的現金激勵。
電子元器件和半導體(ti) 促進方案(SPECS)計劃對工廠、機械、設備、研發、公用事業(ye) 和技術轉讓給予25%的激勵,並用於(yu) 製造上述產(chan) 品。
修改後的電子製造集群計劃(EMC 2.0)則是希望通過該計劃,旨在吸引大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在印度建立生產(chan) 基地。政府將為(wei) 大型製造業(ye) 集群提供至少200英畝(mu) (約合 810000平方米)的土地,東(dong) 北和丘陵州為(wei) 100英畝(mu) (約合400000平方米)。
印度各界對印政府為(wei) 促進電子製造業(ye) 發展的新計劃表示歡迎。
“我們(men) 對該計劃表示樂(le) 觀,該計劃將有助於(yu) 實現2019年國家電子政策(NPE 2019)的目標。”印度信息技術製造商協會(hui) (MAIT) 主席Nitin Kunkolienker認為(wei) 該舉(ju) 措會(hui) 使外國公司將其供應鏈轉移到印度,這不僅(jin) 將刺激製造業(ye) 發展,還將使印度成為(wei) 出口導向的全球手機製造中心。
在2019年國家電子政策中,印度的目標是生產(chan) 10億(yi) 部本土手機,總價(jia) 值約1300萬(wan) 印度盧比,其中6億(yi) 部用於(yu) 出口。在同一時間框架內(nei) ,政府希望在電子係統設計和製造的整個(ge) 價(jia) 值鏈中促進國內(nei) 製造,以實現4000億(yi) 美元的營業(ye) 額。
印度蜂窩和電子協會(hui) (ICEA)則表示,這些計劃有助於(yu) 印度實現世界第一大手機製造商的願景。
據普拉薩德介紹,印度現已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手機製造國。過去兩(liang) 年裏印度手機生產(chan) 單元增加近200個(ge) ,年度手機生產(chan) 數量超過3.3億(yi) 部,生產(chan) 價(jia) 值超過300億(yi) 美元。
除了行業(ye) 協會(hui) 外,行業(ye) 內(nei) 經營者也對政策表示讚同。
小米印度首席運營官Muralikrishnan B對三大計劃表示讚賞,他較為(wei) 青睞SPECS計劃:“尤其是SPECS計劃,有助於(yu) 克服印度製造電子元器件的障礙,為(wei) 提高印度生產(chan) 能力提供必要動力。”
鬆下印度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夏爾馬(Manish Sharma)表示看好電子行業(ye) 發展前景,“目前,電子行業(ye) 是增長最快的行業(ye) 之一,到2025年,印度的電子行業(ye) 潛力將翻倍。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4000億(yi) 美元,潛在的進口機會(hui) 為(wei) 1500億(yi) 美元。”
印度移動電話和電子公司董事長Pankaj Mohindroo認為(wei) 這是推動“印度製造”的又一發展,“該計劃改變了國家和整個(ge) 行業(ye) 的局麵,這是莫迪總理領導下推動‘印度製造’計劃的曆史性發展。”
解封在即,莫迪醞釀經濟恢複增長
盡管業(ye) 界受到政策鼓舞,但印度的經濟恢複仍存在不確定性。
在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印度的信用評級被下調至最低投資等級。在6月1日發布的主權信用等級評定報告中,穆迪表示由於(yu) 印度長期增長緩慢,債(zhai) 務不斷增加,金融體(ti) 係部分地區持續麵臨(lin) 壓力,印度的信用評級被下調至最低投資等級。
印度主權信用評級由Baa2降至Baa3,展望為(wei) “負麵”,這意味著在下一期印度的評級很有可能將進一步下降。Baa3已經是投資級別的最低等級,如果繼續下調,則是垃圾級。
穆迪表示,在疫情爆發之前,印度的經濟增長和信用狀況已經出現了明顯惡化,疫情爆發之後,將會(hui) 進一步受打擊。印度5月29日GDP數據也顯示,印度2019-2020財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僅(jin) 為(wei) 3.1%,是過去11年中最低的增長率。
為(wei) 了提振各界對於(yu) 經濟信心,6月2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在印度工業(ye) 聯合會(hui) (CII)年度會(hui) 議上發表了“重回增長”主題演講。會(hui) 上,莫迪表示,對印度經濟將恢複增長充滿信心。他認為(wei) 隨著封城令的逐步結束,經濟活動也將從(cong) 6月8日開始回升,屆時經濟會(hui) 恢複增長。
6月8日起,除高風險地區以外,印度各地的公共場所將分階段重新開放。屆時印度境內(nei) 的宗教場所、酒店、餐廳、購物中心將開放;宵禁也做出調整,改為(wei) 晚上九點到淩晨五點;各邦之間的跨境交通將自由通行。
莫迪認為(wei) ,盡管疫情將使得印經濟發展放緩,但印度將通過人才和技術來恢複其增長。莫迪重申了他的願景,即通過5I(意圖、包容、投資、基礎設施和創新)使該國實現自力更生並重返增長區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