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都知道,從(cong) 經濟總量角度來看:2018年美國GDP突破了20萬(wan) 億(yi) 美元,到2019年更是高達21.43萬(wan) 億(yi) 美元,穩居全球第一名。那如果看國民經濟中的核心部分——製造業(ye) 所創造的GDP,那美國是否還能維持全球第一的位置呢?
除了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這幾個(ge) 工業(ye) 強國外,英國、法國、意大利、印度、韓國、俄羅斯等國的製造業(ye) 所創造的GDP又是誰更突出呢?接下來南生引用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給大家解讀下。
前四強:中國、美國、日本、德國
按照世行公開的信息,2018年中國的製造業(ye) 所創造的GDP正好超過了4萬(wan) 億(yi) 美元,穩居世界第一名。2017年美國製造業(ye) 所創造的GDP約為(wei) 2.173萬(wan) 億(yi) 美元,在全球排第二名。由於(yu) 中國經濟增速更高,因此中美兩(liang) 國製造業(ye) GDP的差距實際上仍在擴大。
第三名是日本,2017年約為(wei) 1萬(wan) 億(yi) 美元;之後就是德國的約8054.58億(yi) 美元——這或許就是網絡上流傳(chuan) 的“中國製造業(ye) 規模是美國、日本、德國之和”出處吧。當然了,雖然中國的製造業(ye) 規模更大,產(chan) 業(ye) 鏈更齊全,但在部分高端領域仍“落在他們(men) 後麵”。
韓國的製造業(ye) GDP,全球排第五名
按經濟總量計算,2019年韓國約為(wei) 1.64萬(wan) 億(yi) 美元,在全球僅(jin) 排第12名(2018年也是全球第12名)。但如果看製造業(ye) ,那韓國就上漲至全球第五名——以約4409.4億(yi) 美元的規模,超過了英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等全球性大國。
縱觀全球,我們(men) 發現韓國在半導體(ti) 、電子、汽車、造船、動力電池、鋼鐵、化工、機械、紡織、化妝品等諸多領域都擁有較強的競爭(zheng) 力。並且擁有三星、現代、SK集團、LG、浦項製鐵、韓華集團等一大批優(you) 質企業(ye) 。
尤其是在“信息科技產(chan) 業(ye) 領域”——包括芯片、內(nei) 存、液晶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屏、智能手機、人工智能以及當前熱門的5G通訊,韓國都在全球市場占據較大份額。可以說其製造業(ye) “全球第五的位置”是實至名歸的。
未來幾年,印度製造業(ye) GDP有望趕超韓國
第六名是印度,其2018年的製造業(ye) GDP約為(wei) 4030.5億(yi) 美元,並且與(yu) 韓國的差距較小。由於(yu) 印度經濟增速高很多,加上莫迪正在大力推動美國、日本、歐洲以及韓國的企業(ye) 將部分產(chan) 能轉移到印度。
由此我們(men) 推測:三五年後,印度的製造業(ye) 規模和可能會(hui) 超過韓國,上升至全球第五名。但與(yu) 韓國相比,印度製造業(ye) 仍以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在科技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chan) 業(ye) 領域仍有著較大的差距。
第七名是意大利,其製造業(ye) GDP約為(wei) 3137.2億(yi) 美元;之後是法國的2695.84億(yi) 美元,英國的2525.3億(yi) 美元,墨西哥的2114.54億(yi) 美元(第十名),印尼的2070.2億(yi) 美元,俄羅斯的2039.9億(yi) 美元——僅(jin) 在全球排第12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