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好,觀眾(zhong) 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道》。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市場,很容易就會(hui) 發現中國製造的產(chan) 品,甚至一些中國人在國外買(mai) 紀念品帶回家一看,竟然就標著“Made in China”的字樣。目前,中國製造業(ye) 的排名是全球第四位,“中國製造”已在走向世界。但是由於(yu) 中國經濟的成長以及經濟全球化,中國製造業(ye) 的發展仍然麵臨(lin) 著許多新的挑戰。日前在蘇州舉(ju) 行的“2002中國經濟增長論壇”上,各界人士就如何提升中國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的問題展開了研討。為(wei) 了讓您更多了解有關(guan) 中國製造業(ye) 的詳細情況,稍後我們(men) 在演播室將采訪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先生。首先請看記者從(cong) 製造業(ye) 快速發展的中國蘇州發回的報道。
首屆中國經濟增長論壇年度會(hui) 議通報的情況顯示,改革開放以來,製造業(ye) 在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中的比重一直維持在40%以上,中國財政收入的一半來自於(yu) 製造業(ye) ,製造業(ye) 吸納了將近一半的城市就業(ye) 人口,和將近一半的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作為(wei) 中國最大的出口機器,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製造業(ye) 的出口一直維持在80%以上,創造了近3/4的外匯收入,正因為(wei) 製造業(ye) 在中國工業(ye) 化進程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中國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的提升被確定為(wei) 了2002中國經濟增長論壇年度會(hui) 議的研究主題。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 姚景源:人們(men) 講我們(men) 現在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或者叫作新經濟時代,在這個(ge) 經濟時期,還要不要發展製造業(ye) ,特別是中國製造業(ye) 究竟處在一個(ge) 什麽(me) 樣的地位,應當說是需要我們(men) 深刻認識的一個(ge) 問題,第二就是目前由於(yu)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達國家的製造業(ye) ,正在向發展中國家,包括向中國進行轉移,這種轉移對於(yu) 中國經濟會(hui) 帶來什麽(me) 樣的影響,單純地依靠這種轉移,我們(men) 的製造業(ye) 能否成為(wei) 一個(ge) 強大的支柱產(chan) 業(ye) ,這個(ge) 問題也需要我們(men) 研究。
據了解,作為(wei) 世界第四大生產(chan) 國,目前中國製造的100多種產(chan) 品產(chan) 量已成為(wei) 世界第一,在家電製造業(ye) 中,2001年彩電的產(chan) 量為(wei) 3936萬(wan) 台,世界份額29%,洗衣機的產(chan) 量是1443萬(wan) 台,占世界份額的24%,電冰箱的產(chan) 量1279萬(wan) 台,占世界份額的16%,在電子及信息設備製造業(ye) ,電話的年產(chan) 量是9598萬(wan) 台,占世界份額的50%,顯示器的產(chan) 量4590萬(wan) 台,占世界份額的42%,紡織產(chan) 業(ye) 以絲(si) 為(wei) 代表,年產(chan) 73300噸,占世界份額的70%,醫藥行業(ye) 中,青黴素和土黴素的世界分額分別為(wei) 60%和65%,機械設備工業(ye) 中,拖拉機和集裝箱的世界份額高達83%,是中國製造業(ye) 中世界份額最高的兩(liang) 類產(chan) 品。
家電製造業(ye)
產(chan) 品 產(chan) 量 世界份額
彩電 3936萬(wan) 台 29%
洗衣機 1443萬(wan) 台 24%
電冰箱 1279萬(wan) 台 16%
電子及信息設備製造業(ye)
產(chan) 品 產(chan) 量 世界份額
電話 9598萬(wan) 台 50%
顯示器 4590萬(wan) 台 42%
紡織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 產(chan) 量 世界份額
絲(si) 7.33萬(wan) 噸 70%
醫藥行業(ye)
產(chan) 品 世界份額
青黴素 60%
土黴素 65%
機械設備工業(ye)
產(chan) 品 世界份額
拖拉機 83%
集裝箱 83%
記者:許多研究表明,巨大的市場容量使得製造業(ye) 的發展成為(wei) 可能,而高速、優(you) 質、廉價(jia) 的勞動力資源更是製造業(ye) 成長的保證,由於(yu) 受到資源的限製,中國的采掘業(ye) 不可能有過去那樣大的發展空間,而服務業(ye) 的發展又依賴於(yu) 社會(hui) 結構性的變化,隻有進入工業(ye) 化的中後期,服務業(ye) 才會(hui) 有穩定發展的根基,而中國的工業(ye) 化還沒有完成,因此製造業(ye) 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優(you) 勢所在。
本次論壇的舉(ju) 辦地蘇州,是中國江南著名的旅遊城市,小橋流水人家曾經是對這座城市最貼切的描寫(xie) ,然而從(cong) 上個(ge) 世紀80年代開始,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這種單一的寧靜。穿過蘇州老城區,52平方公裏的蘇州新區是外商投資蘇州高科技製造業(ye) 的基地,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80多家外資企業(ye) ,吸納了蘇州老城區5萬(wan) 多名居民就業(ye) ,又新增就業(ye) 崗位6萬(wan) 多個(ge) ,蘇州市20%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是由這片科技園區的企業(ye) 製造出來的。
1995年,日本富士集團投資2900萬(wan) 美元在蘇州新區開辦了企業(ye) ,除了19位日方的工作人員,公司其餘(yu) 1650多位員工全部來自蘇州或附近的地區,到去年這家工廠已經三次共資3750萬(wan) 美元,生產(chan) 的照相機年產(chan) 量達240多萬(wan) 台,100%出口,而蘇州的工廠也是富士集團在全球唯一生產(chan) 一次成相照相機的基地。除了市場和勞動力的因素,他們(men) 的選擇還有其他理由。
蘇州富士膠片映像機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妹尾忠明:我們(men) 是1995年設立工廠,1996年開始生產(chan) ,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在中國蘇州這個(ge) 地方生產(chan) ,主要是因為(wei) 中國是一個(ge) 非常強大而且發展很穩定的國家,而且它的政策與(yu) 其他一些國家相比,也是很健全的,通過這些方麵的考慮和比較,我們(men) 決(jue) 定在中國設立工廠,而且現在的事實證明,我們(men) 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妹尾先生告訴記者,七年前他們(men) 的廠房是在一大片菜花地裏蓋起來的,後來菜花地飛快地變成了各公司的廠房,最近他們(men) 還正在議論窗外又要開工建廠的這片空地是哪家公司的。
蘇州市市長 楊衛澤:因為(wei) 蘇州是一個(ge) 開放型的城市,一個(ge) 加快與(yu) 國際接軌的城市,蘇州製造業(ye) 的發展,很重要的就是我們(men) 借助於(yu) 製造業(ye) 全球化和全球經濟這樣的動力,我們(men) 現在是海外投資者到蘇州,我們(men) 逐步要變成一個(ge) 製造業(ye) 全球化的城市,一個(ge) 全球經濟中間重要的製造業(ye) 基地。
在以提高中國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為(wei) 主題的首屆中國經濟增長論壇年度會(hui) 議上,來自政府、企業(ye) 界和經濟界的嘉賓,還討論了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製造業(ye) 麵臨(lin) 新形勢的問題。
記者:專(zhuan) 家分析認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的比較優(you) 勢正日益成為(wei) 全球共享資源,但是外資的大量進入,一方麵對中國經濟有巨大支持,另一方麵也使得中國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麵臨(lin) 更加嚴(yan) 峻的環境,同時中國製造業(ye) 也將麵對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壁壘,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提高中國製造業(ye) 的競爭(zheng) 能力,需要引起各方麵的普遍關(guan) 注。《中國報道》記者楊海莉在蘇州綜合報道。
主持人:觀眾(zhong) 朋友,歡迎繼續收看《中國報道》。圍繞中國製造業(ye) 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相關(guan) 話題,現在我們(men) 就開始采訪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先生,您好邱局長,歡迎您到我們(men) 的演播室來接受我們(men) 的采訪。邱局長,我們(men) 知道您也經常出國訪問,您是從(cong) 什麽(me) 開始感覺到在國外的商場裏,標有中國製造字樣的產(chan) 品越來越多了?什麽(me) 時候有這種感覺?
邱:我想印象的話應該是從(cong) 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開始,逐步逐步地發現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商場上越來越多的出現。
主持人:那個(ge) 時候您也是負責經濟方麵的工作,那個(ge) 時候您想到了什麽(me) ?
邱:當我們(men) 一開始出國的時候,我們(men) 看到大多數沒有中國製造的商品,當發現越來越多中國製造的商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時候,我們(men) 的經濟與(yu) 世界聯係的更加密切了。第二確實發現我們(men) 中國人自己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質量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受到了國內(nei) 外各方麵消費者越來越多的歡迎和喜愛,我想消費一件中國商品,不僅(jin) 對消費者來說他能得到質量上麵、數量上麵雙方麵的滿足,而且我覺得他更多是在價(jia) 格方麵也享受到了很多的優(you) 惠。
主持人:現在可以說“中國製造”這四個(ge) 字,我們(men) 說英文的“MADE IN CHINA”這幾個(ge) 字都已經成為(wei) 一個(ge) 概念了,您覺得中國製造的產(chan) 品現在在世界或者是全球市場上來看,占有多大的份量?
邱:這很難說一個(ge) 確切的概念,但我們(men) 可以這麽(me) 說,中國目前在紡織品、服裝、鞋、帽、家電產(chan) 品、機電產(chan) 品這方麵,我們(men) 都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國家,近幾年應該說我們(men) 在高產(chan) 新技術產(chan) 業(ye) 方麵,通信、計算機設備等方麵,我們(men) 的份額也越來越大,從(cong) 一般意義(yi) 上來說,穿的、用的、玩的可能在世界各個(ge) 角落裏麵都能看到中國製造的影子和它的影響所在。
主持人:從(cong) 20世紀90年代以來,可以說中國製造業(ye) 的產(chan) 品占出口的比例一直維持在80%以上,如果把它分類一下的話,從(cong) 製造到出口都算上,中國的產(chan) 品到底能夠分多少類?
邱:除了電、水、氣以外,其他的工業(ye) 品都叫製造業(ye) 產(chan) 品,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來看,大類至少是41類的整個(ge) 產(chan) 品中39類是屬於(yu) 製造業(ye) 的,所以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製造業(ye) 在整個(ge) 經濟生活中間無處不在,它在整個(ge) 國民經濟中間的影響是很大的,現在我們(men) 的GDP,去年95933億(yi) 中間,近40%是由製造業(ye) 來提供的,這就是一個(ge) 很典型的數字了。另外我們(men) 的財政收入中間,有一半以上是由製造業(ye) 來提供的,我們(men) 城市裏麵的就業(ye) ,60%左右還是由製造業(ye) 來創造的崗位,我們(men) 的外匯2000多億(yi) 儲(chu) 備中間,可能90%以上是由製造業(ye) 來提供的,我想這就可以說明製造業(ye) 在整個(ge) 經濟生活中間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涉及麵還是很廣的。
主持人:我記得您也曾經說過,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還是依賴於(yu) 製造業(ye) 的增長,從(cong) 2002年的經濟增長情況來看,製造業(ye) 對於(yu) 經濟增長的貢獻或者說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邱:這幾年我們(men) 整個(ge) 經濟增長40%左右的貢獻來自於(yu) 製造業(ye) ,今年應該說製造業(ye) 繼續保持一個(ge) 比較快速的成長,我覺得從(cong) 整個(ge) 今年我們(men) 前三個(ge) 季度來看的話,GDP增長了7.9%,全年估計可能能夠增加8%左右,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也是一樣,4個(ge) 百分點左右可能來自於(yu) 製造業(ye) 。
主持人:我們(men) 知道中國製造業(ye) 以前的優(you) 勢主要集中在服裝、鞋帽、玩具等這些勞動密集型的產(chan) 業(ye) 上麵,這些年來可以說在出口的產(chan) 品中,技術密集型的產(chan) 品約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了,這個(ge) 是不是意味著中國製造業(ye) 未來的優(you) 勢或者說發展的空間也是集中在這裏呢?
邱:應當說我們(men) 中國整個(ge) 製造業(ye) 的發展是經曆不同的階段,最初我們(men) 可能一般地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而且是一種粗加工的產(chan) 品為(wei) 主,這幾年應該說隨著我們(men) 經濟水平的發展,不斷地提高,隨著我們(men) 整個(ge) 技術水平地提升,整個(ge) 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所以在整個(ge) 經濟生活中間,製造業(ye) 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比如我們(men) 這幾年的整個(ge) 出口產(chan) 品中,除了傳(chuan) 統的服裝、紡織品、鞋帽、玩具這些以外,已經連續六年我們(men) 的機電產(chan) 品出口成為(wei) 整個(ge) 出口中間的第一大產(chan) 品,第一大類產(chan) 品,到去年我們(men) 整個(ge) 出口中間,機電產(chan) 品的比重已經上升到了44.6%,也就是接近45%的出口的產(chan) 品中間是來自於(yu) 機電產(chan) 品,那麽(me) 機電產(chan) 品技術含量相對來說比紡織品、服裝要高得多了,這是一方麵。這幾年應當說我們(men) 的高新技術產(chan) 品的出口也是迅猛增長,比重快速上升,到去年我們(men) 的高新技術產(chan) 品出口,比重已經接近了20%,五分之一的商品是由高技術產(chan) 品來組成的,說明我們(men) 整個(ge) 出口結構進一步的優(you) 化和提升。
主持人: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出口產(chan) 品的比重或者說種類會(hui) 不會(hui) 發生很大的變化?
邱:我想目前整個(ge) 中國經濟結構性的矛盾還是最主要的矛盾,所以我們(men) 也是順應著世界經濟結構大調整這樣一個(ge) 趨勢,也根據國際國內(nei) 各種各樣的環境,決(jue) 定了我們(men) 國家還是要繼續來優(you) 化自己的產(chan) 業(ye) 結構,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我想我們(men) 今後還是一方麵要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但是也需要用現代的或者比較適用的技術來改造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使得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中間也有更高的技術含量,這是一方麵。第二方麵當然我們(men) 也需要繼續推進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來不斷地提升、擴大這種高技術產(chan) 業(ye) 在整個(ge) 經濟中間的比重,這樣我們(men) 整個(ge) 經濟出口中間,我想應當說一方麵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會(hui) 繼續保持一定的份量,而另一方麵高技術型的這種產(chan) 品,也會(hui) 不斷地提升它的比重。
主持人:雖然中國的製造業(ye) 在出口中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發展的勢頭也很猛,但是仍然有一種說法,說中國現在的製造業(ye) 處在一種打小工、掙小錢的這個(ge) 階段,對這種說法您怎麽(me) 看?
邱:應當說我們(men) 中國製造業(ye) 技術與(yu) 發達國家比較,我們(men) 確實還是處在一個(ge) 比較低的狀態,所以我們(men) 常常說中國現在還隻是一個(ge) 製造大國,但是還不是一個(ge) 製造強國,這主要就是因為(wei) 我們(men) 整個(ge) 製造業(ye) 中間,高技術的製造業(ye) 所占的比重還比較低,大量的還是傳(chuan) 統的製造業(ye) 的產(chan) 品,所以我們(men) 如何來實現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曆史性的跨越,可能是我們(men) 今後2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裏麵,中國在發展製造業(ye) 中,需要著重解決(jue) 的一個(ge) 問題。
主持人:由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需要多長時間?
邱:我想別的國家用了上百年的時間,我們(men) 中國自己工業(ye) 化到了中期階段,世界已經處於(yu) 一個(ge) 信息化的社會(hui) ,所以黨(dang) 的十六大提出來,我們(men) 要走出一條新型的工業(ye) 化道路,就是要在實現工業(ye) 化中間完成信息化,要在完成信息化中間來促進工業(ye) 化的完成,走這樣一個(ge) 工業(ye) 新型的發展道路,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來說,我們(men) 在未來的20年中間,能夠實現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這樣一種跨越。
主持人:現在大家經常用核心競爭(zheng) 力這個(ge) 概念,您覺得中國製造業(ye) 要提高它的核心競爭(zheng) 力的話,應該怎麽(me) 樣做?
邱:我想這幾年我們(men) 國家加大力度來實施科教興(xing) 國的發展戰略,這個(ge) 戰略最重要的作用,一方麵提升人的素質,使得人的技術水平、科技水平能夠不斷提高,一方麵要提升我們(men) 整個(ge) 產(chan) 業(ye) 製造的技術水平,從(cong) 而帶動整個(ge) 國民經濟整體(ti) 素質的提高,我想這方麵我們(men) 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已經開始見到成效,另一方麵我們(men) 需要進一步來深化企業(ye) 的改革,這幾年應當說我們(men) 對科技體(ti) 製改革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我們(men) 許多的原來國家所管的研究所,把它推向了市場,原來一些工業(ye) 性的研究機構,也與(yu) 經濟建設主戰場結合得更加密切,因此使得整個(ge) 企業(ye) 目前科技的創造力,和它整個(ge) 科技的影響力,在整個(ge) 國家中間都明顯地提升,可以預期隨著企業(ye) 日益成為(wei) 技術創新的主體(ti) ,我們(men) 在實現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跨越中,進程就會(hui) 明顯加快,這是第二方麵。第三方麵就是我們(men) 還需要繼續向世界先進發達國家來學習(xi) ,在對外開放中引進新的技術,消化新的技術,進而來改造我們(men) 自己落後的一些產(chan) 業(ye) ,這樣也能夠提升我們(men) 整個(ge) 製造業(ye) 的技術水平。當然作為(wei) 一個(ge) 國家來說,確實是要由大國變為(wei) 強國,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目前來看我們(men) 已經在一些領域,信息、航天航空、在一些生物、在許多其他方麵,我們(men) 都已經擁有了與(yu) 世界發達國家相比較差距不是很大的先進技術的製造能力,應當說這也是一個(ge) 非常可喜的變化。我們(men) 需要在大量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方麵,怎麽(me) 也大幅度地提升它的技術水平,使得這一塊的技術水平也能夠與(yu) 國際之間的差距明顯縮小,這樣我想我們(men) 整個(ge) 製造業(ye) 的核心技術、能力就能夠有一個(ge) 顯著的提高。
主持人:如果要真正地改變這種狀況的話,可能還得像您剛才前麵說到的,信息化、工業(ye) 化互相帶動,從(cong) 這個(ge) 角度去看待製造業(ye) 怎麽(me) 樣提高它的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問題。
邱:是,因為(wei) 整個(ge) 信息化進程中間,它與(yu) 工業(ye) 化是不矛盾的,因為(wei) 在信息化中,大量的先進的信息設備製造,本身就是製造業(ye) 的一個(ge) 有機組成部分,所以發展信息化產(chan) 業(ye) ,同樣也是促進工業(ye) 化水平的一個(ge) 重要途徑,所以兩(liang) 者之間是一個(ge) 有機的、統一的,不矛盾,所以我們(men) 可以完全在兩(liang) 個(ge) 化中間來提升我們(men) 整個(ge) 的現代化水平。
主持人:政府對於(yu) 製造業(ye) 的發展從(cong) 未來的考慮來看,投入或者是投資這方麵有什麽(me) 樣的計劃?
邱:一方麵是要靠國家的政策進一步完善,來創造一個(ge) 更有利於(yu) 製造業(ye) 技術水平提高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麵我們(men) 其實需要進一步推進改革,以製度的創新、體(ti) 製的創新、機製的創新,帶來技術方麵的創新,第三個(ge) 我們(men) 需要充分利用市場的力量,因為(wei) 市場的作用就在於(yu) 最有效地配置資源,再一個(ge) 最大程度的激發起經濟的活力,所以我們(men) 可以在市場取向的改革中間,從(cong) 中找到提升整個(ge) 製造業(ye) 發展的潛力和動力,就是我們(men) 應當把科技教育事業(ye) 繼續花更大力量,因為(wei) 這是一個(ge) 國家製造業(ye) 上不上新台階的最基礎的方麵,所以我們(men) 需要繼續圍繞著一些新的、大的技術創新計劃,圍繞這些大的技術創新項目,來怎麽(me) 統一組織好全國的科技力量,以此來帶動一些關(guan) 鍵技術的突破。
主持人:您還曾經說過,在本世紀的前20年,製造業(ye) 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ge) 主要的源泉, 這種觀點的理由是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強調是20年?
邱:我想我們(men) 整個(ge) 經濟發展前麵講才剛剛進入工業(ye) 化的中期階段,我們(men) 與(yu) 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們(men) 整個(ge) 工業(ye) 的成長空間還非常大,因此在這個(ge) 意義(yi) 上來說,完成工業(ye) 化還是我們(men) 的一個(ge) 重要任務,這樣也就是意味著作為(wei) 工業(ye) 中一個(ge) 最重要力量的製造業(ye) ,它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加快製造業(ye) 的發展,提升製造業(ye) 的技術水平,本身就是加快經濟發展的一個(ge) 重要方麵。在目前情況下看,我們(men) 的製造業(ye) 前麵所說依然還占整個(ge) 經濟總量的40%左右,因此它每增長一個(ge) 點,都能夠帶來經濟總量增長0.4個(ge) 百分點,如果這方麵的潛力能夠進一步發揮,肯定它還是帶動整個(ge) 經濟成長的一個(ge) 最主要力量,因為(wei) 目前我們(men) 農(nong) 業(ye) 畢竟才占整個(ge) 經濟的15%左右,我們(men) 的建築業(ye) 也隻占整個(ge) 經濟的10%左右,我們(men) 的服務業(ye) 也隻占整個(ge) 經濟總量的33.6%,還不到34%,所以大量的還是製造業(ye) ,所以發展製造業(ye) 必然會(hui) 為(wei) 整個(ge) 經濟帶來巨大的潛力和動力,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來說就是我們(men) 在發展製造業(ye) 的過程中,也能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比如說製造業(ye) 的發達,意味著需要高度發達的社會(hui) 服務業(ye) ,這樣必然會(hui) 帶動服務業(ye) 的發展,同樣製造業(ye) 的發達也能夠進一步改造我們(men)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使得農(nong) 業(ye) 技術含量也能進一步提高,因此帶來整個(ge) 國民經濟方方麵麵的全麵發展。所以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來說,它是一個(ge) 主要的動力所在和源泉所在。為(wei) 什麽(me) 說20年,我想是因為(wei) 從(cong) 中國目前所處在的發展階段來看,未來的20年,是我們(men) 基本實現工業(ye) 化的關(guan) 鍵時期,我們(men) 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全能夠在20年左右時間裏麵完成中國的工業(ye) 化,我想完成中國工業(ye) 化,首先就是完成中國的製造業(ye) 由大國向強國的跨越。
主持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您覺得中國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繼續保持和發揮製造業(ye) 現有的優(you) 勢,以促進中國製造業(ye) 一個(ge) 是繼續發展,再一個(ge) 要保住現在已有的地位?
邱:從(cong) 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演變規律來看,我想一方麵是政府可能還是要發揮自己有效的宏觀調控的作用,這樣對一些產(chan) 業(ye) 的布局,對一些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的引導,需要繼續來完善,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從(cong) 整個(ge) 世界經濟發展的這種共同規律角度上來看,更多是要建立在市場的配置資源的基礎上麵,所以我們(men) 也需要盡可能地把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建立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麵,最大限度地來發揮市場在經濟發展中間的基礎性作用。第三點從(cong) 整個(ge) 國際國內(nei) 的經驗角度來看的話,一個(ge) 製造業(ye) 的成長,一個(ge) 技術創新,歸根結底取決(jue) 於(yu) 企業(ye) 的活力,所以我們(men) 需要最大限度地激活企業(ye) 的活力和創造力,使企業(ye) 真正成為(wei) 經濟的主體(ti) ,市場的主體(ti) ,科技創新的主體(ti) ,我想這可能我們(men) 還需要做。一方麵是我們(men) 需要進一步地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按照現代企業(ye) 製度的這種發展方向,來進一步加快國有企業(ye) 方麵的改革,同時按照黨(dang) 的十六大提出來的,加快國有資產(chan) 管理體(ti) 製的改革,使國有企業(ye) 的活力進一步發揮。另一方麵我覺得,確實我們(men) 需要以更大的膽略,按照十六大精神,毫不動搖的決(jue) 心,來發展非公有製企業(ye) ,使得他們(men) 也成為(wei) 整個(ge) 製造業(ye) 中間的一個(ge) 重要力量,來推動整個(ge) 中國製造業(ye) 的發展,這是一方麵。第四就是歸根結底還是在人,怎麽(me) 把人的技術水平、人的文化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作為(wei) 我們(men) 發展製造業(ye) 中,乃至整個(ge) 經濟發展中,一個(ge) 很重要的環節來把它抓好。
主持人:非常感謝邱局長到演播室來接受我們(men) 的采訪,謝謝您。觀眾(zhong) 朋友,剛才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先生,就中國製造業(ye) 的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相關(guan) 問題接受了我們(men) 的采訪。邱局長從(cong) 幾個(ge) 方麵詳細地為(wei) 我們(men) 闡述了中國製造業(ye) 發展的現狀,中國製造業(ye) 和經濟增長的關(guan) 係,以及製造業(ye) 發展的前景。觀眾(zhong) 朋友,今天的《中國報道》節目就到這裏結束了,感謝您的收看,明天的同一時間再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