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雖然犀牛智造從(cong) 未對外主動發聲,但這個(ge) 杭州城北的樣板工廠生產(chan) 的牛仔褲、T恤、衛衣等服裝,已開始批量進入市場。新製造讓Made in Internet成為(wei) 現實。
懸念揭曉。
杭州城北,餘(yu) 杭經開區。9月16日,阿裏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ge) 新製造平台——犀牛智造公開亮相。當天,阿裏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正式投產(chan) 。
樣板工廠的車間屋頂,遍布著科幻色彩的棋盤式吊掛,服裝零部件在吊掛上往來穿梭。縫紉機一旁,經常有人敲打電腦;而工人的手邊,也有一台ipads。從(cong) 人員到設備,這都跟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製造工廠大相徑庭。
這個(ge) 矢誌變革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新物種,延續了阿裏動物園家族的命名傳(chuan) 統。新製造平台名為(wei) “犀牛智造”,而公司名稱為(wei) “迅犀”,其寓意是,如犀牛般體(ti) 型巨大,卻仍能快速奔跑、靈活轉身。
這一戰略級項目已保密運行3年。作為(wei) 阿裏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無疑是今年互聯網行業(ye) 的最大創新。
過去3年,它和淘寶上200多個(ge) 中小商家試點合作,一步一步跑通了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柔性製造模式。通過洞察需求和數字化製造,商家真正做到按需生產(chan)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犀牛智造平台也迎來了訂單小高峰——新製造能幫助商家迅速調整產(chan) 量,在不確定的環境下渡過難關(guan) 。
“我們(men) 提出新製造,不是阿裏巴巴要進軍(jun) 製造業(ye) ,而是要幫助製造業(ye) 進行改革和變革。”馬雲(yun) 曾經如此表示。
1 未來製造業(ye) 是Made in Internet,新製造如何落地?
2016年10月,馬雲(yun) 在雲(yun) 棲大會(hui) 提出“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其中,新製造意味著數字技術對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深度重構,實現製造業(ye) 的智能化、個(ge) 性化和定製化。2017年7月,馬雲(yun) 又在天下網商大會(hui) 表示,未來的製造業(ye) 是Made in Internet,未來的製造業(ye) 全是在互聯網上製造。
馬雲(yun) 對外闡釋製造業(ye) 設想的同時,2017年8月,阿裏內(nei) 部已經開始組建“新製造”團隊,專(zhuan) 門打造為(wei) 中小企業(ye) 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製造平台。
阿裏內(nei) 部選定的新製造“掌門人”是伍學剛。伍學剛,被他的阿裏同事親(qin) 切地稱為(wei) “伍哥”,雷厲風行,執行力爆棚。在迪卡儂(nong) 和優(you) 衣庫的多年曆練,讓他對全球供應鏈有深刻了解。伍學剛麵臨(lin) 兩(liang) 個(ge) 方向的選擇:一個(ge) 是跨行業(ye) 方向,給製造業(ye) 企業(ye) 提供解決(jue) 方案,可以快速成型,模式也輕。
他選了第二條路,也是阿裏從(cong) 來沒走過的路:做垂直,深耕某一個(ge) 製造行業(ye) 。
這個(ge) 行業(ye) 必須足夠大,痛點要足夠痛。而阿裏平台上,服裝是一個(ge) 重要品類,整個(ge) 國內(nei) 服裝市場也有2.5萬(wan) 億(yi) 元的規模,同時,很多服裝企業(ye) 深受庫存積壓之痛。市場上那些跳樓價(jia) 甩賣的衣服,背後往往都是一個(ge) 老板被高庫存拖垮的辛酸故事。
伍學剛瞅準了服裝消費的變化趨勢。上世紀90年代,服裝廠接單一般10萬(wan) 單甚至幾十萬(wan) 單起,於(yu) 是人們(men) 經常“撞衫”。現在,哪怕是優(you) 衣庫這樣的服裝大佬,一款衣服也就幾千件。
而不少淘寶服裝商家的單款銷售量,也就幾百單。消費者的個(ge) 性化需求空前強烈,大型工廠的傳(chuan) 統玩法正在被拋棄。
“高庫存大批下單進貨,對於(yu) 品牌來說,確實可以降低采購成本,但要提前半年到一年來備貨,能不能暢銷是個(ge) 問題。企業(ye) 押中寶的概率不比擲骰子要高。”阿裏新製造團隊的張帥說。
伍學剛表示,阿裏平台有中國最大的消費者群體(ti) ,比任何平台都能先捕捉到消費趨勢和需求的變化。而新製造要做的事,就是依托阿裏對平台海量數據的深刻洞察,以銷定產(chan) ,規模化快速柔性製造。
之所以建樣板工廠,是希望探索、趟坑。未來,技術和體(ti) 係都會(hui) 對工廠們(men) 、對整個(ge) 製造業(ye) 輸出。不妨這樣打個(ge) 比方:阿裏新製造要幫助孵化出更多本土的Zara。不僅(jin) 如此,電商和數據基因更強大的阿裏,還能比Zara更敏銳地預測趨勢和引領潮流,引導產(chan) 品快速迭代。
2 連穿衣搭配都不講究的程序員們(men) ,要去改造服裝行業(ye) 了
方向和戰略定了,下一步,就是放開手腳幹吧。
伍學剛接手項目時,手頭能拎出的人馬還不到10個(ge) 。內(nei) 部盤了一圈,伍學剛相中了2007年就加入阿裏的產(chan) 品大咖高翔。高翔當時負責阿裏信息平台,開發過歡行等產(chan) 品。
犀牛智造工廠是“數字化工廠”,運轉效率可達行業(ye) 平均水平的4倍,實現100件起訂,7天交貨,比快時尚鼻祖ZARA還要快7天
高翔被新製造的藍圖所振奮。但是,跨行如跨山,要讓他從(cong) 一個(ge) 順風順水的崗位上,一猛子紮進八字沒一撇的所謂“新製造”,他覺得還需要冷靜一下。他還在“考慮”時,他的郵箱直接跳出了人力資源部門發來的任命郵件。
高翔就這樣成了阿裏新製造團隊的CTO。但是,這個(ge) CTO有點慘,手下一個(ge) 兵沒有。內(nei) 網發帖、朋友搜羅、獵頭推薦……他還經常刷臉請其他阿裏技術大拿友情出馬,幫助麵試。
2018年春節後,一個(ge) 二三十人的新製造技術&產(chan) 品團隊初步搭建完畢。成員來自五花八門的領域,造芯片的、做電商平台的、設計視頻軟件的,還有做智能物聯網的。
工程師們(men) 帶著對新製造的憧憬被“忽悠”來了。但是,成天與(yu) 代碼打交道的技術男們(men) ,甚至對穿衣搭配都沒什麽(me) 講究。要讓這樣一群人去改造服裝這個(ge) 行業(ye) ,似乎有些天方夜譚。
為(wei) 了盡快加深對服裝生產(chan) 流程的概念,他們(men) 跑遍全國TOP10的服裝工廠,甚至跑到日本看豐(feng) 田的汽車生產(chan) 線,從(cong) 更現代化的汽車生產(chan) 視角反觀服裝行業(ye) 。
阿裏新製造團隊技術人還要考慮的是,如何把阿裏的一係列互聯網基礎設施與(yu) “新製造”的需求建立有效連接。比如與(yu) 菜鳥打通物流倉(cang) 儲(chu) 體(ti) 係,在淘寶天貓的交易底層上開發特色應用場景,與(yu) 阿裏雲(yun) 如何完美交互。
3 敢在麵試時叫板CEO的年輕人,當了廠長
沒有製造業(ye) 經驗的阿裏,是自建樣板工廠,還是與(yu) 行業(ye) 大牛合作共建?因為(wei) 擔心未來出現決(jue) 策分歧,團隊決(jue) 定在杭州餘(yu) 杭區的臨(lin) 平片區,自建樣板工廠。
犀牛智造需要一位執行有力的廠長。在多個(ge) 候選人中,一個(ge) 30歲出頭的小夥(huo) 子進入了他們(men) 的視野。
胡誌軍(jun) ,學曆不高,憑著在製衣行業(ye) 十幾年的摸爬滾打,做到了某知名男裝品牌生產(chan) 總監的位置,有獨立辦公室和助理,也算是事業(ye) 小有所成。
伍學剛初見胡誌軍(jun) 時印象深刻。他當時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正在細細品茶,看上去自信滿滿。麵試時,胡誌軍(jun) 和伍學剛聊行業(ye) 痛點、柔性快反這些理念,兩(liang) 人頗為(wei) 默契,但在有些具體(ti) 問題上又相持不下,胡誌軍(jun) 也不顧及自己麵試者的角色,甚至和伍學剛爭(zheng) 執起來。
“麵試完,獵頭問我咋樣?我說都吵起來了,能怎麽(me) 樣?肯定沒戲。”胡誌軍(jun) 說,哪裏想到,哪怕發生爭(zheng) 吵,伍學剛仍然給他開了綠燈:麵試通過。
來到阿裏後,胡誌軍(jun) 沒有了獨立辦公室,工作節奏也緊張很多。有幾次淩晨兩(liang) 點多回到住處,躺在床上,胡誌軍(jun) 瞪大眼睛看著天花板,一度懷疑自己的選擇。最後他還是打定主意:把之前所有的經曆、成就全部打碎,重新把自己武裝成一個(ge) 充滿激情的創業(ye) 者。
幾十、上百工人開始湧入,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是一場阿裏推動的新製造革命。李燕是胡誌軍(jun) 在泉州工作時的老同事,還在央視紀錄片《流水線上的女工》中有大量出鏡。當胡誌軍(jun) 拉她入夥(huo) 時,她感到很新奇:“阿裏巴巴怎麽(me) 還做衣服?傳(chuan) 統行業(ye) 和互聯網結合會(hui) 做成什麽(me) 樣子?”
後來,胡誌軍(jun) 的釘釘個(ge) 人介紹上,多了一句自我介紹:挑戰一切不可能。
犀牛智造工廠首創“棋盤式吊掛”,可將吊掛衣架自動分配至相對空閑的工位,解決(jue) 吊掛單向流轉、容易擁堵的問題
從(cong) 2018年3月開始選廠址,不到半年,產(chan) 品、技術和工人們(men) 陸續入駐新廠區。一個(ge) 熱氣騰騰的創業(ye) 公司總算有了模樣。
4 算法博士也要紮根工廠,“雞飛狗跳”沒了
人馬逐漸壯大,新的矛盾也開始出現。
阿裏新製造業(ye) 務人力資源部門的HRG大灩發現,阿裏的技術和產(chan) 品同學認為(wei) 阿裏做出來的產(chan) 品必須是行業(ye) 領先的,做出來的設計非常高大上,但是這些產(chan) 品在工人那一端並不一定完全需要,甚至會(hui) 被工人拋棄。
“有一陣局麵真是雞飛狗跳。產(chan) 品同學在吐槽:我們(men) 怎麽(me) 做這麽(me) low的東(dong) 西?工廠的同學也在吐槽:不知道產(chan) 品和技術在做什麽(me) ,做這些東(dong) 西有什麽(me) 用?矛盾開始白熱化。我們(men) 意識到,盲目推動業(ye) 務快跑,反而欲速則不達。”為(wei) 此,大灩和伍學剛、高翔等人達成共識,產(chan) 品和技術必須到一線工廠輪崗,和工人一起操作,了解工人的現實需求,讓技術和工人合力建立一套專(zhuan) 屬於(yu) “新製造”的語言體(ti) 係。
隔閡,在2019年大麵積輪崗後逐漸消失了。“算法的博士,也得駐廠兩(liang) 個(ge) 月,和車間裏的工人師傅同吃同住,共同學習(xi) 。”大灩說,現在,這群寫(xie) 代碼的技術大拿們(men) ,不僅(jin) 對服裝行業(ye) 頭頭是道,連前片、後片、側(ce) 縫、內(nei) 浪等牛仔褲專(zhuan) 業(ye) 名稱都能吞吐自如。而與(yu) 互聯網行業(ye) 隔膜的工人們(men) ,也逐漸培養(yang) 起了“產(chan) 品意識”。
近乎痛苦的磨合期過後,那個(ge) 人們(men) 口中的“新製造”終於(yu) 真正落地,並且逐步細化到一個(ge) 個(ge) 項目中。除了棋盤式的導軌之類看得見的創新,犀牛智造的創新還包括:首次在服裝行業(ye) 搭建出一個(ge) 中央廚房,即對小批量采購的牛仔麵料進行多輪檢測和處理,使其符合國內(nei) 的相關(guan) 標準,再通過信息化產(chan) 品進入生產(chan) 環節。
在服裝行業(ye) ,生產(chan) 過程基本靠人協調,但阿裏新製造的中央廚房,依靠的是擁有強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智慧大腦。這個(ge) “大腦”是樣板師、服裝設計專(zhuan) 業(ye) 大學生和阿裏程序員共同訓練出來的。
簡單來說,以往服裝廠的打版師,都是行業(ye) 十幾年經驗的資深員工來擔綱。在犀牛智造工廠,技術人員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和算法,可以讓“智慧大腦”深度學習(xi) 不同服裝的特點,給出生產(chan) 方案,而且,還能根據訂單量和麵料尺寸,給出麵料利用率最高的裁剪方案。
經過小規模試產(chan) ,犀牛智造的柔性製造和快速反應能力得到印證。曾經雞飛狗跳的廠房裏,開始不斷回響起掌聲。
犀牛智造,有戲!
5 數據驅動的“傻子工廠”
2018年9月,樣板工廠正式投入生產(chan) ,最初主攻牛仔褲。
負責淘寶商家運營的張帥把犀牛智造正在做的這件事,告訴了阿裏多年合作夥(huo) 伴範洛Fano,想讓範洛在犀牛智造發起一些小訂單試賣。
張帥回憶,範洛的老板最初還以為(wei) 阿裏在畫大餅。後來在保密的前提下,讓他參觀廠區,老板不僅(jin) 感受到了阿裏的決(jue) 心,更對小訂單試銷、柔性生產(chan) 的模式感到好奇。“起初,他打算訂500單牛仔褲試試。結果一試就一發不可收拾。現在他們(men) 店裏過半數的商品,都是和新製造工廠合作的。”
這家網店往年牛仔褲年銷售額200萬(wan) 左右,休閑褲600萬(wan) ;和犀牛智造合作牛仔褲之後,牛仔褲年銷量達到1000多萬(wan) ,而休閑褲還停留在600多萬(wan) 。
在當前的服裝行業(ye) ,很多大工廠要求客戶5000件起訂,導致很多商家用不起大廠;而很多作坊式小廠雖然靈活,但是生產(chan) 標準化和智能化程度不夠,品質不穩定。而犀牛智造提供的“確定性品質、確定性的交付日期”,將彈性規模、快速響應、保證品質和銷量預測融為(wei) 一體(ti) 。
“範洛原來退貨率較高,達到5%,和犀牛智造合作的牛仔褲退貨率隻有千分之幾,基本沒有殘次品。犀牛智造給消費者帶來的是確定性服務。”張帥說。
在犀牛智造樣板工廠車間工作的李燕也感受到模式跑得越來越順。她前些天去蕭山參觀那裏的服裝廠後發現,“他們(men) 一個(ge) 小組一個(ge) 月才轉10個(ge) 訂單,我們(men) 一個(ge) 小組一天就轉10個(ge) 訂單。”李燕說,對工人來說,犀牛智造讓機器做機械性的事情,工人來做創造性的工作,工人可以用ipads操作不少流程,機器人運送原材料,可以說,犀牛智造樣板工廠是一個(ge) 讓工人開心生產(chan) 的地方。
如今,犀牛智造還和淘寶商家聯合探索按需定製。幾個(ge) 月前,電商紅人烈兒(er) 寶貝通過犀牛工廠,定製了一批星座T恤。“12個(ge) 星座,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尺碼,隻生產(chan) 5000件,市麵上幾乎找不到能接這個(ge) 單的工廠。”烈兒(er) 寶貝的品牌負責人說。
“如果說網商銀行是專(zhuan) 為(wei) 中小商家提供小額貸款的傻子銀行,那麽(me) 犀牛智造工廠就是專(zhuan) 為(wei) 中小服裝商家,包括設計師、買(mai) 手、網紅、品牌商等,提供小量生產(chan) 訂單的傻子工廠。”伍學剛說。
6 犀牛智造要跑得更快
三年來,雖然犀牛智造從(cong) 未對外主動發聲,但這個(ge) 杭州城北的樣板工廠生產(chan) 的牛仔褲、T恤、衛衣等服裝,已開始批量進入市場。
阿裏方麵介紹,犀牛智造要做的是“中央倉(cang) 、裁、配”,接需求、采購麵料、安排生產(chan) 計劃、製定生產(chan) 標準,然後輸出給合作工廠來生產(chan) 、加工,讓工廠變成數字工廠,讓設計、製造與(yu) 銷售緊密結合。
這個(ge) 新製造平台,已經開始賦能製造業(ye) 。平台運用阿裏巴巴的雲(yun) 計算、IoT、人工智能技術,為(wei) 工廠賦予“智慧大腦”,連通消費趨勢洞察、銷售預測和彈性生產(chan) ,構建雲(yun) 、端、智、造融合的新製造體(ti) 係,幫助製造業(ye) 實現智能化、個(ge) 性化、定製化的升級。
“阿裏巴巴過去的20年,是不斷自我創新的20年,不斷誕生新物種的20年。”阿裏巴巴董事會(hui) 主席兼CEO張勇在7月的致股東(dong) 信中表示,隻有那些真正從(cong) 零到一、從(cong) 無到有、持續為(wei) 客戶創造價(jia) 值的創新,才經得起曆史的考驗。
現在,淘寶上買(mai) 到的一些衣服,已經是通過新製造生產(chan) 出來的。隻要消費者需要,一個(ge) 熱詞誕生後,第二天淘寶上就買(mai) 到這樣的T恤。
紡織,是中國近代工業(ye) 的開端之一。如今,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製造探索又從(cong) 紡織服裝行業(ye) 開始。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孫瑞哲表示,“犀牛智造”為(wei) 服裝行業(ye) 、為(wei) 智能製造樹立了新典範,創造了新場景。
9月15日,馬雲(yun) 在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上表示,過去,傳(chuan) 統企業(ye) 的科研投入到設備和流水線;現在,數字技術和人才的投入才是更精準的科研投入。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服裝生產(chan) 線,但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ye) 接下1萬(wan) 件訂單並不強,能接1件衣服訂單並通過柔性生產(chan) 完成的能力才最強。
馬雲(yun) 這一論斷背後,正是犀牛智造和阿裏巴巴三年來的艱辛探索。中國乃至全球的製造業(ye) ,也將因此迎來新的變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