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激光製造商情
我們(men) 常常很自豪地說,中國已經成為(wei) 規模最大的製造業(ye) 國家,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ye) 門類的國家。我們(men) 也常常聽說: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用四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近300年的工業(ye) 化道路。是的,建國七十年、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確實取得了無數項偉(wei) 大的成就和發展。但是必須考慮到,這麽(me) 短的時間內(nei) 急速追趕,勢必會(hui) 缺失了很多東(dong) 西,少了很多環節。
所以又常常有一種說法:我國大多數企業(ye) 處於(yu) 中低端產(chan) 業(ye) 鏈環節,高端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被發達國家掌握。我國製造業(ye) 以土地和廉價(jia) 勞動力換取,給發達國家做代工,到今天仍然有龐大的組裝製造存在,比如手機、電腦、汽車、機床、機器人、航空以及特殊加工裝備等,在我國能夠有組裝產(chan) 能,但是核心的零部件仍然依靠外國產(chan) 品。
這樣的產(chan) 業(ye) 分工導致中國企業(ye) 處於(yu) “微笑曲線”的底部,賺錢的利潤占比很小,盡管解決(jue) 了大量人口就業(ye) ,但生存環境很困難。這種局麵我國無法一下子扭轉,正如國家發改委產(chan) 業(ye) 司原司長年勇指出:由於(yu) 我國基礎研究差,導致了底層的硬件、底層的軟件都要依賴別人,這是中國跟發達國家、美國最根本、最大的差距。其次是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不完整,我國往往是在上遊設計、材料、關(guan) 鍵零部件、軟件等環節是空白的,為(wei) 智能製造服務的關(guan) 鍵基礎設施還差得很遠。

如今美國動用國家力量以限製芯片供給打壓華為(wei) 發展已經發酵了近兩(liang) 年,在9月15日正式斷供華為(wei) 芯片,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華為(wei) 帶來了經營壓力。我國已經意識到在工業(ye) 科技很多關(guan) 鍵技術被西方國家卡脖子,因此政府也在大力扶持高科技、高端精密製造的發展。
正如習(xi) 近平主席在2015年考察西安時強調:我們(men) 仍要繼續自力更生,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到2020年9月召開科學家座談會(hui) ,又一次強調:要發揮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勢,優(you) 化配置優(you) 勢資源,推動重要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
市場的反轉
在工程機械方麵,以往都是以美國、德國、日本、瑞典等幾個(ge) 國家最為(wei) 領先。近20年來,中國需要進口大量德國的工業(ye) 機器人、工廠設備和車輛,才得以成為(wei) 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品生產(chan) 國。然而近些年中國的工程機械質量快速提升,已具備與(yu) 外國巨頭競爭(zheng) 的實力。工業(ye) 機器不是奢侈品,顧客既關(guan) 注質量,也在乎價(jia) 格。目前中國的產(chan) 品常常是以價(jia) 格優(you) 勢贏得市場。德國的HAWE Hydraulik SE董事長霍伊斯根表示,在包括基建設備在內(nei) 的高端製造業(ye) 的關(guan) 鍵領域,中國已經縮小了與(yu) 德國公司之間的差距。

我國最大的盾構機京華號,直徑達16.07米,在長沙下線。
2020年疫情的出現,對全球經濟的衝(chong) 擊巨大,而且可能會(hui) 持續至少三年。由於(yu) 中國努力控製住了國內(nei) 新冠疫情的蔓延,加之中國出台了支持經濟的政策,中國工業(ye) 設備出口商現在搶占了全球出口市場的更大份額,而與(yu) 此同時,其他國家仍在遭受疫情的拖累。
外國激光產(chan) 品遇到本土挑戰
由於(yu) 早期我國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薄弱、技術落後、規模不足,麵對外國激光巨頭紛紛拓展國內(nei) 應用市場,很多國內(nei) 激光企業(ye) 無法與(yu) 之競爭(zheng) 。以德國通快、羅芬、Laserline、Raylase、Scanlab、Precitec、瑞士的百超、意大利普瑪寶、BLM,美國的IPG、Coherent、Novanta、Lumentum、恩耐、Nufern等企業(ye) 占據我國激光各個(ge) 環節中高端產(chan) 品市場以及關(guan) 鍵材料。

特種光纖
近些年,我國首先在激光裝備發力,包括大族、華工、奔騰、領創、宏石、邦德、聯贏等一大批設備企業(ye) 逐漸奪回了我國終端應用設備的大部分市場,這給通快、三菱、天田、百超等外國巨頭帶來了一定壓力。在激光器方麵,又有銳科、創鑫、傑普特、飛博、聯品等給國外的IPG、SPI、Coherent、nLight等主要企業(ye) 發起了挑戰。IPG以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進取的市場戰略,在全球奪得光纖激光器的市場先機,在中國同樣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最高峰的時候近80%的市場份額屬於(yu) IPG。至2019年IPG在我國光纖激光器的市場份額下降到了不足50%。
拿IPG為(wei) 例,中國多年來是IPG最大的市場,但在2018年中國市場銷售額意外出現了19%的下降。2019年IPG實現營收13.146億(yi) 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繼續大幅下降21%。
另一巨頭通快集團在18/19財年在中國實現了市場銷售額約4.15億(yi) 歐元,而到19/20財年在中國的銷售額下降到3.5億(yi) 歐元,中國成為(wei) 了通快第四大市場,重要性下降。

一些從(cong) 事激光光學鏡片、掃描振鏡、激光加工頭以及控製係統等外國激光產(chan) 業(ye) 鏈上的企業(ye) ,在中國同樣遇到了本土競爭(zheng) 對手的挑戰。並非外國企業(ye) 不重視中國市場,而是他們(men) 遇到強烈的本土競爭(zheng) 而無解。越來越多的國產(chan) 激光產(chan) 品不再是廉價(jia) 、低端、性能質量差的象征,而是在品質、功率、速度、穩定性、服務等都在快速提升,並且以成本價(jia) 格優(you) 勢打敗外國產(chan) 品,贏得市場份額。最麻煩的是,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競爭(zheng) 者都似乎越來越多,如何在中國的激光產(chan) 業(ye) 格局立足,並找準自己身的定位,成功拓展開客戶市場,是當前每個(ge) 外國激光企業(ye) 都在思考的最重要、最緊迫的問題。
國產(chan) 替代趨勢不可避免
近些年我國的地方政府意識到激光產(chan) 業(ye) 對工業(ye) 製造的重要,也紛紛支持建設激光產(chan) 業(ye) 園,扶持國產(chan) 激光產(chan) 品規模化。國內(nei) 的科研機構與(yu) 企業(ye) 把越來越多的激光技術瓶頸突破,同時產(chan) 品的規模化可帶動成本價(jia) 格的下降,可以說激光的國產(chan) 替代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就激光設備而言,從(cong) 激光打標到激光切割,國產(chan) 替代一直在持續,再到光纖激光器,以及超快激光器,中國的技術突破在加快,反過來倒逼著外國激光同行去創新。以前外國公司擁有一些壟斷技術,可以吃很多年,現在變了,中國的激光同仁們(men) 不再滿足於(yu) 做低端、便宜的激光產(chan) 品和激光設備,他們(men) 有著更大的目標,瞄準了高端、精密應用領域,並很勤奮地去做研發,這還推著外國激光企業(ye) 加快研發,看起來還是個(ge) 好事。某一天,中國的製造也許能像德國製造、日本製造、瑞士製造那樣享譽全球。
歐美日激光市場,很多企業(ye) 各有各做,避免同質化,競爭(zheng) 對手不多,而中國幾乎各個(ge) 領域競爭(zheng) 者一大批,市場爭(zheng) 奪可謂激烈,能夠最終脫穎而出的必定是佼佼者,誰擁有了fun88官网平台市場,也許最終就可以擁有世界。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