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光伏十四五的20大猜想!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全國能源信息平台2021-01-11 我要評論(0 )   

北方的樹葉早已落盡,南方的樹葉還留在枝上。過去的五年,光伏產(chan) 業(ye) 冷暖跌宕,終究穿越諸多考驗與(yu) 磨難,再啟新征程。大雪兆豐(feng) 年!十四五開啟,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


北方的樹葉早已落盡,南方的樹葉還留在枝上。

過去的五年,光伏產(chan) 業(ye) 冷暖跌宕,終究穿越諸多考驗與(yu) 磨難,再啟新征程。

大雪兆豐(feng) 年!十四五開啟,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

未來的五年,是懶洋洋地走,還是急匆匆地跑?是得過且過,還是殫精竭慮地付出所有?

每個(ge) 光伏企業(ye) 都有自己的壓力和挑戰,也有自己的規劃和打算;整個(ge) 產(chan) 業(ye) 都需要再走、再思、再謀。

那麽(me) ,從(cong) 產(chan) 業(ye) 視角來看,十四五的光伏到底會(hui) 怎樣?我們(men) 不妨大膽猜想一下。歡迎探討,歡迎拍磚。

猜想1.“十四五”年均新增裝機65GW

有觀察人士預計,2020年底風光總裝機容量可能達到470GW左右。基於(yu) 2030年1200GW目標的匡算,未來10年光伏年均新增容量為(wei) 43GW左右。

對於(yu) 這樣的增量,有媒體(ti) 表示“大失所望,很不開心,才1200GW!”。但1200GW隻是“底線”,更多人將注意力集中到“以上”二字。

回顧過去的光伏發展目標,裝機規模的實際增速往往遠超當時政策製定者的預期。根據2016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十三五規劃,2020年底中國光伏發電裝機目標為(wei) 105GW。但早在2018年9月,其累積裝機已達到165GW。而截止2020年底,中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到了240GW以上,是當年十三五規劃目標的兩(liang) 倍還多。

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預測,十四五階段,光伏年新增容量可能達到70GW,樂(le) 觀能達到90GW。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預計中國“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裝機量將超400GW。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達到300GW。

綜合各種要素,黑鷹光伏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年均新增裝機65GW。

猜想2. 從(cong) “製造業(ye) 思維”轉向“市場思維”

這一觀點,源於(yu) 吳軍(jun) 傑老師在《2021:光伏開啟“嶄新十年”》一文中的分析。筆者認為(wei) 很有價(jia) 值。

近年光伏應用市場的發展,更多是由製造業(ye) 推動的,所以這個(ge) 行業(ye) 無論產(chan) 品還是市場應用,都帶有較明顯的製造業(ye) 思維。

以業(ye) 內(nei) 最為(wei) 熱衷的組件尺寸“創新”來說,似乎在一夜之間,單調了多年的光伏組件規格型號,突然就變得豐(feng) 富了起來,呈現出一幅百花爭(zheng) 豔百舸爭(zheng) 流的繁榮圖景。可事實上,這是來自於(yu) 應用市場的需要嗎?

顯然不是,市場並沒有這樣的需求。相反,這給應用市場客戶帶去的更多的是麻煩。何況,即使是以製造業(ye) 的邏輯,產(chan) 品盡早定型和盡可能長時間定型,對於(yu) 行業(ye) 成熟和市場穩定同樣具有重要意義(yi) 。

另外,更大的生產(chan) 規模和更高的產(chan) 業(ye) 集中度,是製造業(ye) 構築競爭(zheng) 門檻最通常采取的有效手段,所以光伏企業(ye) 試圖通過產(chan) 能擴張乃至打通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來提升競爭(zheng) 力的做法也沒什麽(me) 不對,可為(wei) 何結果卻總是難以跳出“努力擴張,然後破產(chan) ”的夢魘般的循環呢?

其中原因,除了終端市場的非市場化因素和企業(ye) 自身經營問題外,恐怕就與(yu) 這種“以我為(wei) 主”的強勢製造業(ye) 思維對市場需求和發展規律的忽視有很大的關(guan) 係。這種思維,在此前巨大的降本壓力下,其實可以理解,也符合新興(xing) 技術產(chan) 業(ye) 的初期發展規律。但隨著平價(jia) 時代的來臨(lin) ,以及市場日漸成熟和競爭(zheng) 加劇,如果不能及時向市場思維轉型,恐怕還是很難回避墜入此前的循環。

猜想3. 中國光伏上市企業(ye) 突破200家

目前中國有104家光伏企業(ye) 征戰全球三大資本市場(A股、美股、港股),其中A股82家,港股17家,美股5家。

據黑鷹光伏統計,僅(jin) 2020年就有18家光伏企業(ye) ,或通過並購重組,或通過IPO登陸中國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上百億(yi) 元;目前還有十幾家光伏企業(ye) 已發布IPO方案(招股說明書(shu) ),等待證監會(hui) 最終審核結果。綜合最近三年來看,每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光伏企業(ye) 平均在15家左右。

在產(chan) 業(ye) 加速洗牌的形勢下,資本已是決(jue) 定企業(ye) 成敗的關(guan) 鍵要素。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會(hui) 有更多光伏企業(ye) 向資本市場發起有力衝(chong) 鋒,我們(men) 保守估計,十四五期間,至少會(hui) 有上百家光伏企業(ye) 向資本市場發起衝(chong) 鋒。綜合過往的經驗來看,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上市軍(jun) 團的數量很可能突破200家。

猜想4. 中國光伏從(cong) 業(ye) 人數將突破350萬(wan) 人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數據,早在三年前,包括大型水電在內(nei) 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就業(ye) 人數已經達到1030萬(wan) 人。這家機構預計,全球能源係統的脫碳可以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並到2050年為(wei) 可再生能源領域創造多達2800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

在上述可再生能源領域1030萬(wan) 的就業(ye) 人數中,太陽能光伏行業(ye) 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最大雇主,約占340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其中中國約占2/3的光伏就業(ye) 崗位,相當於(yu) 220萬(wan) 人。

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從(cong) 業(ye) 人數規模增長時,煤炭從(cong) 業(ye) 人數卻在5年裏減少了264萬(wan) 人,石油與(yu) 化學工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在五年裏也大幅下降30%。

基於(yu) 十四五期間光伏產(chan) 業(ye) 的規模發展預期,特別分布式(戶用)的加速發展,以及終端創新應用從(cong) 業(ye) 人員的增長,黑鷹光伏預期,截至2025年底,中國光伏從(cong) 業(ye) 人員將突破350萬(wan) 人。

猜想5. 大型央企強勢進入製造領域

十四五期間,可能會(hui) 有一個(ge) 新的“帶節奏”者加入到光伏製造環節的產(chan) 能擴張中來,其中,國有資本不能忽視。

綜合觀察,國有資本不僅(jin) 大規模投資下遊,而且很可能大規模進入製造環節。

黑鷹光伏從(cong) 業(ye) 內(nei) 人士獲得消息,已有大型國有資本在探討論證大規模進入光伏製造環節的可行性。據說產(chan) 能規模瞄準數十吉瓦,預一舉(ju) 成為(wei) 產(chan) 業(ye) 鏈某環節第一。

雖然類似的探討還處於(yu) “可研”階段,但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大趨勢大變局來看,永遠不要低估央企、國企的“能力”。十四五期間,電力央企中的“五大四小”將大規模布局下遊,這已經是眾(zhong) 所周知。類似企業(ye) 整體(ti) 實力強勁,如果大舉(ju) 進入製造,其又有下遊自身需要的呼應,可能性不小。類似去年以來出現的供應鏈卡脖子的事情,也可能成為(wei) 央企進入製造領域的誘因之一。

猜想6. 光伏總市值突破50000億(yi) 元

光伏十四五,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也包括,隨著平價(jia) 時代到來,光伏投資邏輯徹底改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過去的2020年,光伏概念指數整體(ti) 上漲達114.40%。在過去一年中,在資本市場上,光伏幾乎從(cong) “醜(chou) 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2020年,光伏出現了超過750個(ge) 漲停榜。2020年7月,中國光伏總市值突破10000億(yi) ;2020年12月,中國光伏總市值已突破20000億(yi) 。查閱數據,一批抓住光伏市場機遇的基金表現爆棚,翻倍基金數量大幅增加。

綜合投資邏輯的改變,國家層麵的定調,更多資本的進入,更多光伏企業(ye) 登陸資本市場,以及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的空間預期,我們(men) 猜測,截至十四五末,中國光伏上市企業(ye) 總市值將突破50000億(yi) 。

猜想7. 出現市值超過10000億(yi) 的光伏企業(ye)

截止目前,隆基股份市值超過4000億(yi) ,通威股份市值超過2000億(yi) ,陽光電源和信義(yi) 光能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yi) 。截止2020年底,在100餘(yu) 家中國光伏上市企業(ye) 中,總市值超過100億(yi) 的企業(ye) 達到了45家。

黑鷹光伏預判,十四五期間,隨著光伏投資邏輯的變化,投資者的整體(ti) 認可,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中可能出現市值超過10000億(yi) 的光伏企業(ye) 。其中市值超過5000億(yi) 的企業(ye) 達到3家,市值超過1000億(yi) 的光伏企業(ye) 超過15家。

猜想8. “五花八門”的資本將湧向光伏

首先,中國乃至全球傳(chuan) 統能源巨頭正紛紛擁進新能源領域。

數天前,中國石化邀請協鑫集團、天合光能、隆基集團、中環電子等4家新能源企業(ye) 召開視頻對話會(hui) ,尋求合作機遇,刷爆朋友圈。更往前,中國神華公告,公司擬作為(wei) 有限合夥(huo) 人出資40億(yi) 元,參與(yu) 設立國能新能源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有限合夥(huo) ),該基金整體(ti) 規模100.2億(yi) 元

2020年底,“廣東(dong) 高景太陽能”與(yu) 珠海市國資委共同簽署了總投資170億(yi) 元的光伏項目,涉及50GW的超大規模矽片項目。這家企業(ye) 的背後,是巨型資本公司IDG的身影。12月7日,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chan) 業(ye) ETF成立;很快,銀華基金光伏50ETF首發發布會(hui) 成功舉(ju) 行。

2020年12月,隆基股份公告,股東(dong) 李春安向高瓴資本轉讓價(jia) 值158.41億(yi) 元股份。12月28日上午,*ST海源旗下賽維電源10GW高效組件項目一期工程投產(chan) 慶典儀(yi) 式舉(ju) 行;這標誌著*ST海源正式進軍(jun) 光伏領域。

此外,黑鷹光伏統計發現,截止2020年9月末,100多位頂級投資者合計持有中國光伏上市公司523827萬(wan) 股股份,股份價(jia) 值超過1100億(yi) 元。

最新的消息是,曹德旺執掌的福耀玻璃募資46億(yi) 港幣進軍(jun) 光伏玻璃。

舉(ju) 以上這些例子是要說明一種現象和趨勢:越來越多、越來越雜、相關(guan) 或不相關(guan) 的資本,將在十四五期間湧向光伏產(chan) 業(ye) 。一些資本的構成和背景,甚至會(hui) 超乎我們(men) 的想象。

猜想9. 光伏“大基地”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ye) 年度大會(hui) 上,國家能源局相關(guan) 主管領導特別提到,能源局正在謀劃“十四五”期間新能源發展布局、基地示範工程行動計劃,考慮在三北、西南布局多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動建設一批百萬(wan) 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平價(jia) 基地。

對的,是“一批”。加之地方政府的積極呼應與(yu) 推動,能源電力央企、國企的積極參與(yu) ,十四期間,相信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大基地、大項目湧現出來。

按照太陽能發電網吳軍(jun) 傑老師的觀察:作為(wei) 承擔碳中和責任的國家隊,大型國企特別是能源國企由於(yu) 身負艱巨的減排任務,此前那種玩票似的光伏電站投資規模恐怕再難入其法眼,何況項目的開發周期和流程與(yu) 規模並沒有太直接的關(guan) 係,甚至大項目的開發壓力和非市場風險可能還要小一些,那為(wei) 什麽(me) 不一把就幹一票大的呢?

所以,光伏電站大基地建設,在十四五必然會(hui) 成為(wei) 一種趨勢。

目前,以風光水火儲(chu) 、源網荷儲(chu) 兩(liang) 個(ge) 一體(ti) 化為(wei) 主的基地申報火熱。據光伏們(men) 統計,目前規劃的大型基地項目數量超過20個(ge) ,光伏的儲(chu) 備容量已經超過40GW。以西北、東(dong) 北地區為(wei) 主的特高壓配套項目規劃也十分火爆,此外,目前規劃在“十四五”期間上報的特高壓已經超過15條線路。從(cong) 時間安排來看,新增的特高壓配套項目預計將在2022年之後陸續投運並且帶動光伏、風電大規模裝機。

猜想10. 分布式蓬勃發展

經曆了2018年“531”新政的打擊後,中國分布式光伏在2019、2020年又恢複了快速增長。

十四五期間,平價(jia) 上網為(wei) 分布式光伏大規模發展掃平了道路,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ye) 看好分布式光伏的投資價(jia) 值,展望“十四五”,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分布式光伏將成為(wei) 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一,按照目前的商業(ye) 模式,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收益率可達到10%甚至30%,大部分投資人/商正將分布式光伏項目作為(wei) 一個(ge) 優(you) 質資產(chan) 進行持有。其二,從(cong) 產(chan) 業(ye) 業(ye) 態看,未來5年分布式光伏的應用場景將極大豐(feng) 富。其三,綜合各方分析,結合目前發展現狀,“十四五”分布式光伏發展規模在1億(yi) ~1.7億(yi) 千瓦範圍之間。

根據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yu) 統計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馮(feng) 凱輝的分析,分布式光伏有三大發展趨勢:從(cong) 規模總量上看,分布式光伏在未來電源中的占比將大幅增加;從(cong) 物理形態看,分布式光伏發展呈現出分布廣泛化、多元集成化和管理平台化趨勢,分布式光伏+儲(chu) 能等形式將逐步推進;從(cong) 市場定位看,分布式光伏不再是簡單的電源角色,正與(yu) 市場化改革深入融合、相互促進。

猜想11. 都要和央企國企大客戶“搞好關(guan) 係”

綜合目前各方信息來看,大型央企、國企將成為(wei) 光伏下遊電站投資的絕對主力。

比如,根據各家企業(ye) 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僅(jin) 七家能源央企光伏目標就達到190-200GW左右。其中,國家能源集團70-8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三峽新能源每年要實現1500萬(wan) 千瓦遞增。中國華電預估“十四五”光伏新增裝機2500萬(wan) -3000萬(wan) 千瓦。中廣核2000萬(wan) 千瓦以上的新能源裝機。中國華能新能源規劃裝機8000萬(wan) -1億(yi) 千瓦。中國大唐預計“十四五”新增光伏裝機2500萬(wan) -3000萬(wan) 千瓦。國家電投到2025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2800萬(wan) 千瓦。

此外,截止目前,在央企及企業(ye) 簽約的13個(ge) “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項目中,已明確提出建設規模總量累計為(wei) 27.93GW。

這也意味著,光伏產(chan) 業(ye) 鏈的相關(guan) 企業(ye) ,很大程度上,其營銷必須以滿足類似上述大型能源電力央企的需求基準。

比如EPC企業(ye) ,至少,此前那種以“路條”換業(ye) 務的玩法,在央企動輒省企戰略合作的降維打擊麵前,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同樣,那些此前以項目開發換產(chan) 品銷售的製造企業(ye) ,恐怕也難幸免。

對此,過去的2020年,很明顯的一大變化,就是包括晶科、華為(wei) 、晶澳、陽光電源、隆基、天合、正泰等等有規模有實力的很多企業(ye) ,都紛紛與(yu) 大型央企、地方國企簽訂各種戰略合作協議。這顯然就正是順應市場變化的嚐試。這種力圖鎖定央企、國企“大客戶”的戰略合作模式,很可能會(hui) 成為(wei) 光伏行業(ye) 的一種潮流。

猜想12. 出現營收超過1000億(yi) 的光伏企業(ye)

2020年前三季,79家主流光伏上市企業(ye) 創造了3443億(yi) 的營收,同比增12.99%,以及348億(yi) 元的淨利,同比增29.00%。其中,2020年前三季,隆基股份實現營收338.32億(yi) ,通威股份316.78億(yi) ,特變電工295.28億(yi) ,正泰電器232.47億(yi) ,天合光能199.26億(yi) ,晶澳科技166.95億(yi) 。基於(yu) 部分龍頭企業(ye) 截止目前的大規模產(chan) 能布局,伴隨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規模的快速增長,加之產(chan) 業(ye) 集中度的提升,以及部分龍頭企業(ye) 強烈的進取意誌,十四五期間,我們(men) 估計,很可能出現年營收超過1000億(yi) 的光伏企業(ye) 。

猜想13. 光伏十四五繳稅超過1500億(yi)

黑鷹光伏曾經統計過,從(cong) 2010年到2019年,十年間,中國光伏企業(ye) 總計繳稅超過1500億(yi) 元。進入十四五後,伴隨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整體(ti) 經營業(ye) 績的快速增長,我們(men) 預估,未來5年,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年均繳稅將超過300億(yi) ,十四五總計繳稅超過1500億(yi) 。

猜想14. 光伏三角債(zhai) 問題將得到緩解

從(cong) 如今的國際環境看,全球利益重新分配,國際分工重新定位。對於(yu) 光伏企業(ye) 而言,這既是大方向的長期利好,又是具有確定性的增長空間。最關(guan) 鍵的一點,平價(jia) 上網的逐漸到來正改變整個(ge) 行業(ye) 的投資邏輯。十四五期間,光伏逐漸脫離補貼,這無疑是個(ge) 偉(wei) 大的勝利。

“531”後至今,很多光伏企業(ye) 依然活得很難。新能源行業(ye) 龐大的“三角債(zhai) ”規模就是就是證明。根據光伏企業(ye) 財報,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截止2020年三季度,光伏產(chan) 業(ye) “三角債(zhai) ”規模超過2000億(yi) ,甚至更高。一些企業(ye) 的資金壓力及風險還在傳(chuan) 遞。

眾(zhong) 所周知,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超過千億(yi) ,補貼資金缺口巨大及撥放不及時,已嚴(yan) 重製約了產(chan) 業(ye) 的進一步發展,嚴(yan) 重影響電站投資商的生存與(yu) 發展。由於(yu) 光伏電站投資運營商巨額應收款難以快速變現,隻能將資金壓力及風險向產(chan) 業(ye) 鏈上遊層層傳(chuan) 遞,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巨大的應收款壓力長期籠罩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

十四五期間,伴隨補貼拖欠問題的解決(jue) ,加之平價(jia) 上網的到來,以及光伏投資邏輯的變化,我們(men) 先相信困擾光伏行業(ye) 的三角債(zhai) 問題將得到極大緩解。

猜想15. 非技術成本將明顯下降

光伏十年發展,我們(men) 取得了諸多“第一”。但在行業(ye) 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光伏依然不得不麵對各種風險、各種壓力、各種或隱或現的“坑”。其中,很長一段時間,“非技術性因素”是阻礙平價(jia) 上網的重要原因。我們(men) 稱之為(wei) 光伏發展的“五座大山”,其中包括補貼拖欠、限電問題、融資成本高企、各種稅收、電網接入費用等。

雖然近幾年我國光伏電站發電成本在不斷下降,但這幾乎都是由製造業(ye) 降本增效帶來的,與(yu) 之相反的是,隨著技術成本的不斷下降,非技術成本的占比卻越來越高。

不過,整體(ti) 樂(le) 觀來看,進入十四五,我們(men) 相信,隨著碳中和與(yu) 能源轉型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非技術性”問題無疑會(hui) 被提到更關(guan) 鍵的位置,就會(hui) 被更快的解決(jue) 。

根據光伏們(men) 的分析,細分來看,隨著央企、國企大規模進軍(jun) 光伏投資領域,融資成本高的瓶頸在逐漸弱化,但也因為(wei) 如此,民營企業(ye) 更難在光伏投資領域與(yu) 國家隊PK。

在用地成本上,隨著近兩(liang) 年光伏投資重心重回西部,與(yu) 中東(dong) 部較高的土地價(jia) 格相比,將有一個(ge) 下降的趨勢;盡管國家能源局數次下文要求電網企業(ye) 承擔接入成本,但實際操作中,為(wei) 了趕項目並網,大部分的升壓站、線路等還都是由投資企業(ye) 自建,隨著進入平價(jia) 之後搶裝的結束,這一部分成本或許將有所下降。

猜想16. 寡頭格局趨向穩定

眾(zhong) 所周知,2020年,疫情“黑天鵝”背景下,光伏產(chan) 業(ye) 卻“逆勢擴張”,產(chan) 業(ye) 鏈各大核心環節均出現大規模的擴產(chan) 。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截止2020年三季度,中國光伏上市企業(ye) 的對外投資規模超過了4000億(yi) 元。

雖然光伏十四五的發展預期超過以往,但大規模擴產(chan) 的結局,必然還是出現大規模的結構性過剩。由此,慘烈的競爭(zheng) 和持續的洗牌不可避免。在關(guan) 鍵製造環節,除卻強勢的新進入者,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是趨勢,寡頭市場將在十四五期間愈發明顯。

曾經有光伏龍頭企業(ye) 的掌門人向黑鷹光伏判斷,十四五末期,光伏組件環節,全球將隻剩下10家規模企業(ye) 。

可以確定的幾點:其一,加劇產(chan) 能結構性過剩,加速產(chan) 能洗牌,先進技術代替落後技術,高性價(jia) 比產(chan) 品代替低性價(jia) 比產(chan) 品,階段性的價(jia) 格戰肯定出現;其二,加速企業(ye) 經營分化,一些缺乏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將很快被淘汰;其三,產(chan) 業(ye) 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恒強“馬太效應”,加速光伏“寡頭時代”來臨(lin) ;其四,伴隨平價(jia) 上網的到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愈發明顯,由此,企業(ye) 更加要比拚綜合實力。

猜想17. 目前40%企業(ye) 五年裏倒閉退出

殘酷的競爭(zheng) 和洗牌,將使很多目前市場上的光伏企業(ye) 在未來五年中以各種方式離開光伏市場。

我們(men) 從(cong) “天眼查”可以看到,每年會(hui) 有大量新的光伏企業(ye) 注冊(ce) 成立,也會(hui) 有的大量光伏企業(ye) 離開這個(ge) 市場。“前景一片光明”這話根本不能概括整個(ge) 行業(ye) 發展的真實境況。就如《動物莊園》裏的遊戲,強者吞噬了弱者,拳頭大的打贏了拳頭小的,商業(ye) 競爭(zheng) 極其殘酷。

十四五期間,強烈的市場化競爭(zheng) ,以及恒久的“馬太效應”下,除了目前市場上很多“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小企業(ye) 可能慘遭淘汰,一些現在三四線、甚至二線光伏企業(ye) 也可能被淘汰出局。

有抽樣調查顯示,我國集團企業(ye) 的平均壽命為(wei) 7、8 年,民營企業(ye) 平均壽命僅(jin) 3.7 年,中小企業(ye) 平均壽命更是隻有 2.5 年。在充滿活力的充分競爭(zheng) 下,目前很多尚存市場的光伏企業(ye) ,很可能在十四五期間倒閉(注:當然,也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進入者)

猜想18. 儲(chu) 能的度電成本將降至0.2元以內(nei)

儲(chu) 能將成為(wei) 光伏“十四五”發展的重要支撐,這已經成為(wei) 行業(ye) 的共識。這不僅(jin) 是源於(yu) 電網與(yu) 消納的限製,另一方麵,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搭配儲(chu) 能,使其成為(wei) 穩定可靠的電源形式,更是光伏本身發展的需要。

實際上,光儲(chu) 融合的新趨勢已經在今年逐漸凸顯。2020以來包括山東(dong) 、山西、安徽等不少省份、地區針對光伏、風電陸續提出了一次性調頻等要求,對於(yu) 新能源電站來說,與(yu) 儲(chu) 能的結合,不僅(jin) 有助於(yu) 實現電力平穩輸出,同時還將進一步推動光伏實現高比例發展。綜合各方機構的分析,預計“十四五”期間,儲(chu) 能的度電成本將會(hui) 降至2毛錢以內(nei) ,整個(ge) 行業(ye) 可以由光伏平價(jia) 走向光儲(chu) 平價(jia) ,從(cong) 而反過來促進光伏產(chan) 業(ye) 的進一步發展。

猜想19. 傳(chuan) 統能源巨頭成功變身新能源企業(ye)

2020年,大量中國乃至全球傳(chuan) 統能源企業(ye) ,預向新能源領域投注巨資,整個(ge) 企業(ye) 向新能源企業(ye) 轉型。從(cong) 投資力度以及預期規劃,我們(men) 都能看到一些老牌能源企業(ye) 轉型的決(jue) 心。

比如:美國能源巨頭杜克能源欲斥資4000億(yi) 砸向風電、光伏等領域。西班牙石油巨頭雷普索爾計劃將可再生能源產(chan) 能擴大五倍。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計劃未來十年內(nei) ,每年在可再生能源上投入30億(yi) 美元。葡萄牙石油巨頭GalpEnergía計劃到2030年,將其可再生能源的規模擴大到10吉瓦,歐洲最大電力公司之一Enel擬投資700億(yi) 歐元擴大太陽能、風能業(ye) 務。西班牙電力巨頭Iberdrola計劃5年投入760億(yi) 歐元,將可再生能源裝機增至60GW.....

在國內(nei) ,很多能源電力企業(ye) 均加速向清潔能源方向轉型。比如,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就表態,到2023年將實現國家電投在國內(nei) 的“碳達峰”,同時為(wei) “中國3060”樹立央企新品牌。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則表示,2025年,中國華能清潔能源裝機50%以上。

可以預期,十四五期間內(nei) ,可能會(hui) 有傳(chuan) 統能源電力企業(ye) 徹底轉身為(wei) 清潔能源企業(ye) 。

猜想20. 不用再猜想,可以確定,每位光伏人都增長5歲,存活發展的所有光伏企業(ye) 均增長5歲,光伏企業(ye) 家們(men) 也增長5歲,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更加成熟,也更加強大,在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體(ti) 係中占據愈加重要的位置。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