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連光源科學研究室研究員袁開軍(jun) 團隊,與(yu)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王興(xing) 安合作,利用自主研發的基於(yu) 大連相幹光源的離子成像實驗裝置,首次在CS2分子的光解中觀測到C+S2產(chan) 物通道,為(wei) 天文觀測到的星際介質S2的直接來源提供了實驗證據。
星際空間硫化物的產(chan) 生與(yu) 演化是重要的研究課題。20世紀80年代,國際紫外線探測器人造衛星(IUE satellite)陸續在多顆彗星上觀測到了CS、S2分子,而其母體(ti) 分子CS2由於(yu) 沒有永久偶極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未被觀測到。目前,普遍認為(wei) ,CS2是慧核、星際塵埃或冰核中存在的氣體(ti) 分子,而CS和S2是CS2光解產(chan) 生的,但CS2主要的解離機理並不十分清楚,S2尚未被實驗直接觀測到。因此,CS2的光解研究有助於(yu) 人們(men) 進一步了解彗星及星際塵埃的物質組成及其相互演化過程。
科研人員利用大連相幹光源結合時間切片-離子速度成像裝置,對CS2分子在紫外波段的雙光子光解和極紫外波段的單光子光解動力學開展研究。實驗觀測到CS2分子直接解離產(chan) 生C+S2的產(chan) 物通道,並獲得了具有振動量子態分辨的電子基態和電子激發態產(chan) 物S2(X3Σg-/a1Δg/b1Σg+)。此外,科研人員結合理論計算給出了解離機理,其中1B2電子激發態在CS2分子的異構化及隨後的解離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研究解釋了星際中S2碎片可能直接來源於(yu) CS2分子的輻射解離。
此前,科研人員探測了OCS分子解離生成C+SO的產(chan) 物通道(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2019)。結合該研究,科研人員證明了典型的三原子分子ABC解離有另一個(ge) 產(chan) 物通道,即中間原子抽取通道(B+AC),這個(ge) 通道可能普遍存在,有望為(wei) 天文觀測提供更多相關(guan) 依據以及觀測方法。
相關(guan) 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hui) 動態化學前沿研究中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關(guan) 鍵技術團隊等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等利用自由電子激光揭示星際介質S2碎片的直接來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