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軍(jun) 工企業(ye) ,受益行業(ye) 景氣度上行有望持續釋放業(ye) 績
公司前身是由江西地區老牌軍(jun) 工廠746廠(現聯創特微電子)及834廠(現北方聯創通信)合並而來,在軍(jun) 工半導體(ti) 分立器件及通信設備等方麵配套曆史悠久,其中特微電子是我國軍(jun) 用矽結型場效應晶體(ti) 管定點生產(chan) 廠家並已處於(yu) 行業(ye) 領先地位,下遊廣泛應用於(yu) 航空航天及兵器等多個(ge) 領域;聯營企業(ye) 北方聯創通信大股東(dong) 為(wei) 兵器集團旗下北方信息控製研究院,當前公司持股33%,其長期從(cong) 事通信指控產(chan) 品研製,並已實現從(cong) 通信單體(ti) 交換設備向分係統及係統總體(ti) 轉變,有望形成裝備信息化與(yu) 係統集成供應商。考慮到“十四五”期間軍(jun) 隊信息化建設或將是重中之重,預計公司軍(jun) 品業(ye) 務有望受益行業(ye) 景氣度提升持續釋放業(ye) 績。
■攜手中物院10所布局激光領域,有望成為(wei) 新業(ye) 績增長點
公司與(yu) 中物院10所合資成立激光技術產(chan) 業(ye) 化運營公司中久光電(持股55%),及中久光電產(chan) 業(ye) 研究院,以“產(chan) 業(ye) 項目+研究院“模式並依托10所在半導體(ti) 激光及全固態激光等研究領域領先優(you) 勢,持續推進相關(guan) 科研成果轉化。根據上證e互動,公司主要半導體(ti) 激光器產(chan) 品為(wei) 泵浦源,其是激光器核心部件之一,公司當前已投資建設6條泵浦源產(chan) 線,已成功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封鎖,同時公司亦有望以泵浦源產(chan) 品為(wei) 切入點向上延展至激光芯片,向下延展至激光設備及武器裝備等方向,在軍(jun) 民品領域應用廣泛。根據e互動,公司激光業(ye) 務經營情況良好且產(chan) 品訂單正在陸續交付中,此外,伴隨公司產(chan) 業(ye) 園區建成後規模效應逐漸顯現,成本端亦將不斷下降,產(chan) 品盈利能力或仍有提升空間,有望成為(wei) 公司未來重要業(ye) 績增量。
■進軍(jun) 高溫超導產(chan) 業(ye) ,或進一步增厚公司業(ye) 績
根據公告,參股公司江西聯創超導(持股40%)兆瓦級超導磁體(ti) 感應加熱裝置已研製成功,主要應用於(yu) 高端鋁型材及鈦合金等金屬加熱行業(ye) ,相較傳(chuan) 統加熱方式,其可實現對大尺寸金屬工件的快速,且加熱速度較快且溫度均勻性和較好,適用於(yu) 航空航天等對原材料品質要求較高的行業(ye) ,預計未來行業(ye) 應用前景廣闊,根據人民網(16.990, -0.40, -2.30%)江西頻道,當前聯創超導已與(yu) 中鋁集團及南山鋁業(ye) 等建立合作關(guan) 係,及其他多家國內(nei) 大型鋁合金、鈦合金加工企業(ye) 深度接洽,未來市場空間或將逐步打開,且公司高溫超導產(chan) 業(ye) 已正式進入產(chan) 業(ye) 化階段,未來有望成為(wei) 公司重要利潤增長點,並進一步增厚業(ye) 績。
■背光源及智能控製器等傳(chuan) 統業(ye) 務穩健增長,夯實公司基本盤
公司是光電子器件領域骨幹企業(ye) ,主要產(chan) 品包括LED器件、背光源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顯示器及模塊以及家電智能控製器件等,其中1)背光源產(chan) 品:子公司聯創致光是國內(nei) 眾(zhong) 多知名手機品牌核心背光源產(chan) 品供應商;此外,根據公告,聯創致光已與(yu) 南昌地方國資設立合資企業(ye) ,或有助於(yu) 擴大公司產(chan) 能,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2)智能控製器產(chan) 品:子公司華聯電子(持股50.01%)是伊萊克斯及格力電器等國內(nei) 外知名企業(ye) 供應商,當前市占率穩定,預計伴隨下遊產(chan) 品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及公司加大降本增效措施,未來業(ye) 績有望保持穩健增長。此外,公司還持有宏發電聲22.04%股權,受益其業(ye) 績保持穩定增長,預計未來有望為(wei) 公司持續貢獻穩定投資收益。
■投資建議:公司前身是南昌地區老牌軍(jun) 工廠,軍(jun) 工配套曆史悠久,並有望在“十四五”期間受益軍(jun) 工行業(ye) 高景氣度加速釋放業(ye) 績;同時公司聯手中物院十所高起點切入激光賽道,有望成為(wei) 重要業(ye) 績增量,此外公司積極布局高溫超導領域並已和國內(nei) 多家鋁、鈦合金企業(ye) 深度接洽,未來放量可期。民品領域公司背光源及智能控製器產(chan) 品積累深厚,繼續夯實基本盤。我們(men) 預計公司2020-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wei) 2.74、4.66、6.06億(yi) 元,對應估值分別為(wei) 39、23、18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A”評級。
■風險提示:軍(jun) 品訂單不及預期;激光及超導領域進展不及預期;民品訂單不及預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