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嵌入全球供應鏈裏的深度》,這是來自《經濟學人》的一篇深度調查報告。文中介紹 ,此報告前前後後花了九個(ge) 月。
這兩(liang) 年,我們(men) 經常聽到,因為(wei) 中國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不少跨國公司都在把供應鏈從(cong) 中國向東(dong) 南亞(ya) 轉移。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經濟學人》首先拿蘋果來舉(ju) 例。這幾年,蘋果的供應商紛紛在印度、巴西建廠投產(chan) ,去年還有消息說蘋果的Airpods生產(chan) 商要在越南擴建。
去年《經濟學人》對蘋果的供應商做過一個(ge) 量化分析。他們(men) 統計了過去5年蘋果公布過的200多個(ge) 主要供應商、750多個(ge) 生產(chan) 地點。結果發現,從(cong) 2015年到2019年,蘋果跟中國製造業(ye) 的結合其實一直都在深化。
2015年,蘋果44%的供應商工廠在中國,到了2019年上升到了47.6%。
這裏有一張《經濟學人》提供的圖表,你看一下就會(hui) 有個(ge) 直觀感受。
這張圖表統計了蘋果五家主要供應商的工廠地點。最左邊是2015年,最右邊是2019年,紅色是在中國的工廠,你可以看到紅色的麵積一直在增長。
光是富士康一家,在中國的生產(chan) 地點就在4年之內(nei) 從(cong) 19個(ge) 增加到了29個(ge) 。而另一家供應商和碩聯合,在中國的生產(chan) 點從(cong) 8個(ge) 增加到了12個(ge) 。
類似的,對於(yu) 亞(ya) 馬遜來說,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也是與(yu) 日俱增。
去年,《經濟學人》研究了亞(ya) 馬遜網站上最火的10000個(ge) 零售商,結果發現中國的零售商占比達到了38%,兩(liang) 年前,這個(ge) 數字還是25%。
而且在一些歐洲國家,中國零售商的占比還要更高。比如說在亞(ya) 馬遜法國的市場,來自中國的頂級零售商能占到47%,而西班牙市場這個(ge) 比例就更高了,是52%,而且這些比例還在增長。
那麽(me) 問題就來了,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一直聽說跨國公司想把供應鏈從(cong) 中國轉移出去,而且這話已經說了好幾年了,但結果卻是對中國的供應鏈越來越依賴呢?
《經濟學人》報告裏提到,供應鏈的確有從(cong) 中國轉移出去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低端產(chan) 業(ye) 。但是與(yu) 此同時,一些更高端的產(chan) 業(ye) 在中國的根卻紮得更深了。
而技術密集度高的高端產(chan) 品從(cong) 2000年開始穩步提升,目前在中國出口中占比1/4左右。這個(ge) 領域裏,中國的出口規模已經和美國、德國旗鼓相當了。
報告裏提到,在過去這二十年,全球供應鏈的趨勢是中國製造在低端產(chan) 業(ye) 裏占比越來越少,但是在高端產(chan) 業(ye) 中的占比越來越高。
這背後,一部分原因是中國自己的科技實力越來越強,但是還有另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創新在過去這20年時間裏實現了“產(chan) 業(ye) 化”。
限於(yu) 篇幅,文章中還有很多公司情況無法一樣羅列。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