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激光雷達公司上海禾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賽科技”)宣布完成超過3億(yi) 美元D輪融資,領投方包括高瓴創投、小米集團、美團和CPE。同時參與(yu) 本輪融資的還有華泰美元基金,以及老股東(dong) 光速中國、光速全球、啟明創投等。
禾賽科技方麵表示,此次融資將用於(yu) 支持麵向前裝量產(chan) 的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的大規模量產(chan) 交付(已獲多個(ge) OEM定點)、禾賽麥克斯韋智能製造中心的建設,以及車規級高性能激光雷達芯片的研發。
這是禾賽科技終止IPO後首次獲得新融資。
今年1月7日,禾賽科技申請科創板IPO獲得受理,計劃募資20億(yi) 元,估值超過100億(yi) 元。不過,兩(liang) 個(ge) 月後,禾賽科技向上交所申請主動撤回IPO申請文件。3月11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稱,終止對禾賽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jue) 定。
對於(yu) 禾賽科技終止IPO,或與(yu) 其經營虧(kui) 損有關(guan) 。
根據招股書(shu) ,自2013年成立至今,禾賽科技隻在2018年實現了盈利,淨利潤為(wei) 1611萬(wan) 元,2019年淨虧(kui) 損1.5億(yi) 元,2020年前三個(ge) 季度淨虧(kui) 損為(wei) 9380萬(wan) 元。近兩(liang) 年,虧(kui) 損幅度還有擴大趨勢。
不過,作為(wei) 實現自動駕駛最核心的傳(chuan) 感器,激光雷達直接影響著行業(ye) 的發展速度和水平,其市場和前景一直被資本看好。
據禾賽科技官方表示,美國加州DMV公布的65家獲得無人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的公司中,超過50%已經是禾賽科技的客戶。在全球Robotaxi市場,禾賽科技的市占率也處於(yu) 領先。
整車企業(ye) 對激光雷達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長城汽車、蔚來、小鵬、奔馳、奧迪、寶馬等紛紛宣布在即將推出的新車上搭載激光雷達,多以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純固態激光雷達為(wei) 主。
特別是隨著激光雷達成本不斷降低,即便一直不看好激光雷達的馬斯克,也在近期開始使用激光雷達企業(ye) Luminar的產(chan) 品進行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禾賽科技此輪融資的領投方也出現了小米和美團的身影。小米已於(yu) 今年3月30日正式對外宣告立項智能電動汽車業(ye) 務,圍繞汽車產(chan) 業(ye) 鏈進行投資布局也是其造車計劃的一部分。就在6月3日,小米還投資了自動駕駛係統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縱目科技。
至於(yu) 美團,其研發的無人配送車已經過5年的測試和運營,對於(yu) 兼顧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激光雷達有著更高的需求,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美團會(hui) 參與(yu) 領投禾賽科技。
隨著激光雷達前裝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有報告預測,到2025年,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7億(yi) 美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