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鋁合金因其密度低、導熱性高、加工性能好、機械性能優(you) 異的優(you) 點,在航空航天和汽車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鋁合金較低的熔點和較差的耐磨性限製了其在高耐磨和高溫工況領域的進一步應用,比如氣缸、內(nei) 燃機的凸輪、活塞、閥座等產(chan) 品就不能用單一的鋁合金製造。目前,許多人在嚐試使用激光熔覆工藝來實現鋁合金的表麵改性,比如通過在鋁合金基體(ti) 上熔覆鎳基、銅基、鐵基合金來獲得更好的耐磨性和高溫性能。
銅合金具有高導熱性和自潤滑性能,非常有利於(yu) 在確保導熱性的前提下提高鋁合金表麵的耐高溫性和耐磨性。因此,銅合金是鋁合金表麵熔覆的首選材料。但是,鋁合金和銅合金對傳(chuan) 統的1064nm波長的紅外激光的吸收率極低,分別隻有為(wei) ∼7%和∼5%。
使用低功率進行熔覆時,能量輸入不夠,粉末不能完全熔化。
1-2德國在這方麵的進展
2019年,德國激光器廠商Laserline的Simon等人通過實驗證明,1000瓦的藍色激光在光斑直徑為2mm的情況下,仍然不能在銅基板上熔化純銅合金。
紅-藍混合激光可以克服藍色激光器的低功率密度和大功率紅外激光的不穩定性性問題,有望實現高反射率材料的高效熔覆或SLM增材製造。實際上,德國激光器廠商Laserline的Simon等人,在紅-藍混合激光熔覆純銅方麵做過一些研究,但缺乏相關的微觀結構和缺陷分析。
我國的上海交通大學在這個基礎之上,係統的研究了藍光、紅光和紅-藍混合激光在鋁基材上熔覆純銅時的熔池穩定性、熔池尺寸和熔覆層的微觀結構。討論了不同激光的成形機理。為紅-藍混合激光在高反射率材料(如銅、金、鋁等)的增材製造應用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02、材料和方法
(1)熔覆實驗是在深圳市聯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的UW-B4310M高功率紅外-藍光混合激光器上進行的,它由一個(ge) 連續的3000W(1064nm)紅外激光器、一個(ge) 1000W(450nm)藍光激光器和一套控製軟件組成。
(2)紅外激光器發射高斯光束,光斑大小為(wei) 2.4mm。藍色激光器發射平頂光束,光斑大小為(wei) 1.75mm。
(3)平頂光束通過光束整形技術獲得。
(4)兩(liang) 個(ge) 激光束的軸線在空間上重疊。
(5)在實驗中,氣體(ti) 霧化純銅粉的尺寸分布範圍為(wei) 50至150μm,其平均尺寸為(wei) 120.5μm。純銅粉的氧含量被控製在0.013wt%以下。
(6)使用的基材是AlSi7Mg合金,名義(yi) 化學成分(wt.%)為(wei) 6.85Si,0.02Fe,0.03Cu,0.28Mg,0.03Mn,0.01Zn,0.03Ti,Al(Balance)
(7)預設粉末層厚度1mm。
(8)在不同的激光源下,開展單道實驗。實驗參數見下表,其中所有樣品的掃描速度(v)為(wei) 60毫米/秒。
(9)所有的實驗都是在氬氣的保護下進行的。氬氣的流量為(wei) 15升/分鍾。(10)在熔覆過程中,使用了一台Revealer® X113 CMOS高速攝像機來觀察熔池,其采樣頻率為(wei) 6800 fps(幀/秒)。
3-1熔池的形態
(4)小結論:紅外激光器的能量密度過高或過低不適合在AlSi7Mg襯底上覆純銅合金。雖然可以在1000瓦時獲得無缺陷熔覆單道,但低激光功率限製了沉積效率。
(2)AlSi7Mg基板上純銅單道的球化現象很明顯,表明藍色激光器的能量輸入嚴(yan) 重不足。
(2)與(yu) 紅外激光樣品相比,混合激光樣品的截麵和縱截麵的尺寸更大,樣品中的孔洞缺陷(20-50微米)明顯縮小。
3-2 微觀結構
(1)隨著純紅外激光功率從(cong) 200瓦增加到2600瓦,一次枝晶臂間距(PDAS)從(cong) 0.71微米增加到1.43微米。
(2)在紅外-藍色混合激光源下,隨著紅外激光功率從(cong) 200瓦增加到2600瓦,PDAS從(cong) 1.56微米增加到2.42微米。
在紅外激光熔覆過程中,由於金屬蒸汽造成的劇烈後坐壓力,形成了明顯的飛濺、液滴和凹陷區。隨著激光向前移動,這些凹陷會閉合並演變成空腔,惡化樣品的力學性能。
當使用同軸紅外-藍色混合激光器時,熔池周圍的顆粒飛濺大大減少,熔池的球化現象消失。
(1)當使用紅外激光器時,在高功率密度條件下會(hui) 產(chan) 生一個(ge) 鑰匙孔。鑰匙孔的內(nei) 壁通過多次反射和吸收顯著提高了激光的總吸收率。
(4)總之,紅外激光器下高反射率材料之間的熔覆過程非常不穩定,很容易形成氣孔和飛濺。
(1)藍色激光的作用下沒有鑰匙孔,總吸收率仍為(wei) 65%,吸收率沒有大的波動。
(4)不幸的是,藍色激光器的功率密度不足以完全熔化粉末,導致嚴(yan) 重的球狀現象。
(4)總之,混合激光器在鋁基板上熔覆純銅時有高穩定性、缺陷更少和更大的熔池尺寸等優(you) 點。
(3)引領全球增材製造技術的德國弗勞恩霍夫實驗室(Fraunhofer)的官網有這麽(me) 一張圖,描述的是增材製造技術未來的發展脈絡及我們(men) 目前所處的階段。無疑,增材製造技術已經來到了簡單工業(ye) 應用到廣泛接受和大規模工業(ye) 應用的曆史交匯點,SLM等技術本身帶來的商業(ye) 價(jia) 值還會(hui) 進一步爆發,但我們(men) 也要意識到,這些技術很快會(hui) 達到瓶頸。光束整形(激光束整形:SLM的未來)、麵曝光(區域打印 或將顛覆SLM)、綠光、藍光、混合光、飛行打印(飛行打印)等新型技術,都有可能是引發下一次技術跳躍的契機。這個(ge) 行業(ye) 和這個(ge) 世界一樣,發展的太快了。不學習(xi) 進步的企業(ye) 和步伐慢的企業(ye) ,終將被曆史洪流淘汰,成為(wei) 一朵曾經澎湃的浪花。
參考文獻:
Stable cladding of high reflectivity pure copper on the aluminum alloy substrate by an infrared-blue hybrid laser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