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中國博士生實驗室意外受傷,竟開啟一項偉大發明

fun88网页下载 來源:科學網2022-09-26 我要評論(0 )   

1993年平平無奇的一天,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超快光科學中心實驗室,一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生正忙著測試飛秒激光對石英玻璃的損傷(shang) 。憑借其導師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

1993年平平無奇的一天,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超快光科學中心實驗室,一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生正忙著測試飛秒激光對石英玻璃的損傷。憑借其導師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發明的啁啾脈衝放大(CPA)技術,他可以任意調節脈衝寬度來進行測試。他沉浸其中,直到一束激光在石英玻璃中以某個特定的角度反射到了他的右眼,恰巧當時他剛剛掀開了護目鏡。


這可是激光,受傷(shang) 是不可避免的。這名博士生當時絕不會(hui) 料到,這束低能量的雜散光最終成就了大名鼎鼎的飛秒LASIK手術,迄今惠及了2400萬(wan) 近視患者。

雖然這名博士生後來成為(wei) 飛秒LASIK核心專(zhuan) 利的第二發明人,但他與(yu) 該技術的獨特關(guan) 聯此前並未被公開過。即使穆魯教授說起這項技術的發明過程,基於(yu) 對個(ge) 人隱私的考慮,也僅(jin) 提及緣起於(yu) 他某個(ge) 研究生的意外操作。

當穆魯憑借CPA技術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後,在諾獎官方推特上,有人在穆魯介紹飛秒LASIK發現過程的帖子後追問:這個(ge) 研究生是誰?

杜德濤正是那個(ge) 研究生。2022年9月14日,美國科學促進會(hui) (AAAS)等幾家組織頒發的金鵝獎(Golden Goose Awards)5人名單中,杜德濤位列第三。這5人分別是:蒂博爾•尤哈斯(Tibor Juhasz)、羅恩•庫爾茨(Ron Kurtz)、杜德濤、穆魯和唐娜•斯特裏克蘭(lan) (Donna Strickland)。

他們(men) 均出自穆魯實驗室,斯特裏克蘭(lan) 是穆魯的研究生,雖未直接參與(yu) 飛秒LASIK手術的發明,但她和穆魯共同發明了該手術中最為(wei) 關(guan) 鍵的CPA技術,也因此與(yu) 穆魯共同獲得了諾獎。尤哈斯和庫爾茨是飛秒LASIK手術的引導者,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商業(ye) 成功。

金鵝獎本來就是獎給那些帶來意外驚喜的基礎研究,飛秒LASIK手術獲獎可謂實至名歸。

隻是此前,杜德濤在飛秒LASIK上的貢獻並非廣為(wei) 人知。
  

穆魯在實驗室

無意間的“小白鼠”


杜德濤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係的理論物理專業,在1990年加入了穆魯實驗室攻讀博士。當時全球有飛秒激光研究的實驗室隻有寥寥幾個,即使是穆魯實驗室的人員,也要提前預約才能使用飛秒激光裝置。於是,這裏就成了杜德濤的不二選擇。
 

杜德濤

此時,已經是穆魯和斯特裏克蘭(lan) 發明CPA技術的5年之後,穆魯也剛剛離開羅切斯特大學到密歇根大學才2年,這時候的穆魯實驗室還在忙著拓展CPA技術的應用。所謂CPA技術,就是通過在時間尺度上將脈衝(chong) 展寬、能量放大、然後在時間尺度上將脈衝(chong) 寬度壓縮的巧妙設計,開辟了實現超高功率激光的新途徑。

穆魯實驗室發現,利用CPA技術所獲得的飛秒脈衝(chong) 不僅(jin) 能將能量集中在飛秒量級的時間內(nei) ,而且集中在微米範圍的三維空間內(nei) ,那麽(me) 這就能夠對幾乎所有材料進行精確“冷加工”。

這時候的杜德濤正處於(yu) 從(cong) 理論物理到實驗光學的轉型中,他在穆魯實驗室從(cong) 事CPA新技術的開發,研究如何把激光功率提得更高。

轉型雖大,但杜德濤發現自己“動手能力還不錯,能夠把激光調好並穩定工作”。他著迷於(yu) 各種物質材料的測試,並發現飛秒激光造成的損傷(shang) 有其獨特的優(you) 良性能,但他並沒有想到用生物材料來測試,直到意外發生。

並不近視的杜德濤,就這麽(me) 成了飛秒激光在生物組織測試的第一個(ge) “小白鼠”。究竟是當天太勞累,還是沒睡好,時至今日他已經記不清了。“反正不是心情不好”,因為(wei) 在做研究的時候,他從(cong) 沒有心情不好的狀況。

他當時隻察覺有一道光閃了一下,馬上意識到自己眼睛受傷(shang) 了。幸好這束激光能量很低,並未立即產(chan) 生不適,但穆魯還是讓杜德濤去密歇根大學的眼科中心做檢查。

接下來的細節被穆魯多次追述過:

我們(men) 非常重視,把這個(ge) 研究生送到了醫院。眼科醫生發現他眼睛的傷(shang) 斑“特別圓特別小”,驚訝地問:你們(men) 用的是什麽(me) 樣的激光?學生疑惑了:你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問?醫生給出的解釋是,“因為(wei) 你的損傷(shang) 是完美的”。


這位眼科醫生正是一道獲得金鵝獎的庫爾茨,他當時還是一名隻有2年經驗的住院醫師,但他敏銳意識到,杜德濤這個(ge) 完美的圓形傷(shang) 斑與(yu) 當時臨(lin) 床使用的其他激光損傷(shang) 迥異。就在數天後,這位眼科醫生給穆魯打電話,說他想來飛秒激光實驗室工作,進行飛秒激光在眼科的探索。

自此開始,杜德濤就和庫爾茨一起“戰鬥”,他們(men) 想要確認,這種在石英玻璃材料中能夠精確“加工”的飛秒激光,在生物材料中的表現究竟會(hui) 怎樣。通過在動物角膜中進行從(cong) 飛秒到納秒的各種驗證,他們(men) 發現其準確性相當高。它能在極短時間聚焦於(yu) 角膜組織內(nei) 極狹小的空間,其產(chan) 生的巨大能量讓生物組織電離,最終會(hui) 產(chan) 生無數微小氣泡以實現極其精密的組織切割。

1994年,這項研究迎來質的飛躍。當時,杜德濤和庫爾茨在加拿大一次醫學相關(guan) 的光學會(hui) 議上講述這項研究,引起了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科學家尤哈斯的注意。他正是5人金鵝獎名單中的第一人。據杜德濤透露,那時候尤哈斯也在做激光手術研究,隻是沒有用到飛秒激光,所以效果不佳。恰巧,尤哈斯也是穆魯的門下,曾在其羅切斯特大學實驗室擔任博士後。很快,尤哈斯就接到穆魯電話,邀請他前往密歇根大學開發飛秒LASIK手術。

至此,金鵝獎的5名成員悉數亮相。這時候,作為(wei) 校方,密歇根大學也提供了大學研究資金來推動這項工作。此外,這項研究還通過美國小企業(ye) 創新研究計劃(SBIR),得到了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hui) (NSF)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資助。

是偶然,也是必然


飛秒LASIK手術之後的故事,就與杜德濤漸行漸遠了。1997年,庫爾茨和尤哈斯創立了IntraLase公司,專注於飛秒LASIK手術的商業化。至2001年,該技術獲得美國FDA批準。再之後,IntraLase曆經上市、被收購,最終歸入強生視覺旗下。據商業媒體Crain’s Detroit Business的看法,IntraLase是密歇根大學孵化的最成功的創業公司之一。

與之前的傳統LASIK手術相比,飛秒LASIK手術無需傳統刀片來製作角膜瓣,而是依靠計算機預先設置角膜瓣的厚度、直徑、形狀及角膜瓣蒂的位置和寬度等參數,這就得到了精確且表麵光滑的角膜瓣,同時還減少了術後幹眼症的發生。

2008年,庫爾茨和尤哈斯再度聯手研發了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有15%的白內障患者受益於該手術。而今尤哈斯在加州再度出發,領導一家新的初創公司瞄準了青光眼的治療。

這次激光意外並未給杜德濤留下傷痕,沒有炎症,醫生也沒有進行任何處理,視力也沒有受到影響,但傷斑還在。直到數月後,他覺得愈合了,沒有再去專門做檢查。他的猜測是,視網膜的神經損壞之後並沒有複原,但是大腦自己作了一些調整,把視網膜缺少的神經信息填補回來了。

對於杜德濤,他仍是飛秒精加工發明專利的第二發明人。這項專利名為“控製激光擊穿和燒蝕結構的方法”,他們在1994年就發起優先申請,並於1995年10月公開。這項發明正是飛秒LASIK手術的核心專利。

杜德濤並未沿著醫學激光之路走下去,雖然他和庫爾茨已完成飛秒LASIK手術的基礎研究。在1995年,他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並在畢業前拿到了一家公司的錄用通知,從事飛秒激光的應用開發。

之後,杜德濤陸續換了幾個職業方向,從超快工業激光器到激光微加工製藥,再到光纖通訊,再到激光雷達、激光等離子體診斷等等。直到近年他和大學同班同學陳如新博士一起回到北京,加上另外一個同班同學張自力博士走上了創業之路,成立了專注於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的睿鏃科技。而穆魯也欣然接受了杜德濤的邀請,成為該公司的科學委員會主席。

與很多科學曆史上的經典發現一樣,飛秒LASIK手術始於偶然,終於必然。

在杜德濤眼中,飛秒LASIK手術的發明曆程中有著一係列的偶然。穆魯想到CPA技術的概念就是有一次在滑雪纜車上的靈光乍現,加上杜德濤的意外事故、庫爾茨的敏銳意識以及加拿大偶遇尤哈斯,按照杜德濤的原話就是,“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集大成”。

至於“必然”,首先是穆魯一直專注於追求超快超強激光,並開創了很多前沿工作,這給他們實現飛秒LASIK手術埋下了“必然的種子”。

其次是密歇根大學校領導的遠見卓識。他們並沒有把杜德濤的實驗室事故僅僅當成負麵事件來管理,而是看到了其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潛力所在,給了穆魯更多的資金支持來研發醫學應用。還有一個前提,穆魯實驗室在更早時候就發現了飛秒激光可以造成損傷的獨特的優良性能。

然而,在杜德濤看來,這種實驗室意外並非好的研究榜樣,“要是我有選擇的話,我肯定不當小白鼠,因為風險是不確定的”。

當被問及對沒有沿著眼科手術之路走下去是否存有遺憾,杜德濤顯得頗為平靜。他的看法是,遺憾說不上,因為還是喜歡做原有的應用研究,並且“自我感覺還不錯”。

實際上,實驗室的意外並未給他帶來實質的病痛和不便,加上他很早就打算去工業界,而飛秒LASIK手術的研發當時仍屬於密歇根大學主導的初創項目,如果要繼續做下去,他可能需要留在穆魯實驗室擔任博士後。

數十年來,杜德濤很少公開談及他在飛秒LASIK手術發展曆程中的角色。因為杜德濤是激光專家,周圍的人們時常會無意中問他是否了解飛秒LASIK手術。隻有這時候,他們才會陡然意識到麵前的這個人就是那個偉大發明的核心人物之一,是應該被寫入眼科教材的人物。

參考資料:

https://www.goldengooseaward.org/01awardees/lasik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WO1995027587A1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