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幕上用手寫(xie) 上一句“個(ge) 性簽名”,幾十秒後,一張印著手寫(xie) 內(nei) 容的薄銅片書(shu) 簽隨即誕生。這是來自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工激光”)的最新款產(chan) 品“名片刻印機”,它將神秘又熟悉的激光技術應用到了日常生活中。
這一台小小的設備,集合了無線信號傳(chuan) 輸、自動化上下料、視覺識別、激光定製打標等多個(ge) 功能,“這是激光打標的微型自動化產(chan) 線,我們(men) 為(wei) 手機廠商提供的其實也是這樣的裝置,但會(hui) 針對不同的加工需求,定製不同的設備、產(chan) 線。”華工激光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當前3C消費電子行業(ye) 70%以上製成工藝由激光技術實現,而華工激光能為(wei) 3C消費電子行業(ye) 提供激光自動化裝備、智能製造自動化產(chan) 線、智能製造智慧工廠,“我們(men) 已為(wei) 一線品牌廠商提供了2萬(wan) 多套裝備自動化產(chan) 線,包括華為(wei) 、Google、蘋果、小米等。”
華工激光汽車製造中的激光焊接、切割裝備展示。 本文攝影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華工激光,坐落於(yu) 武漢“光穀”,它是華工科技旗下的核心子公司,是我國激光工業(ye) 化應用的開創者、引領者,曾參與(yu) 製定激光行業(ye) 首個(ge) 國家標準,也是國內(nei) 規模最大的激光加工設備生產(chan) 基地。
據央視新聞報道,2022年6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北武漢考察時,首站便來到華工激光。這是繼2013年7月和2018年4月之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三次來到光穀,他指出:“要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
近年來,“光穀”始終堅持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一批批高新技術企業(ye) 拔地而起,一項項關(guan) 鍵技術取得突破,一件件“大國重器”孕育而生。如今的“光穀”,已成為(wei) 武漢科技創新發展以及製造業(ye) 進化升級的閃亮名片,同時它也是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地。
“奮進中國 大江澎湃”全網重大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媒體(ti) 團成員在參觀采訪。
6月15日,“奮進中國 大江澎湃”全網重大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媒體(ti) 團走進武漢“光穀”,實地探訪華工激光、華中數控等高新技術企業(ye) ,探尋武漢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背後的生動實踐。
用“一束光”照亮人民生活
作為(wei) 中國近代工業(ye) 的發源地,武漢曾是全國工業(ye) 重鎮。近年來,武漢加快向光電子信息、製造業(ye) 、汽車等支柱產(chan) 業(ye) 轉變,一項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不斷湧現。
在武漢“光穀”,誕生過我國第一根石英光纖、建成了我國第一個(ge) 光電傳(chuan) 輸係統。這裏不僅(jin) 是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基地、中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chan) 基地,還是中國最大的激光產(chan) 業(ye) 基地之一。
激光擁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之稱。在華工激光的展廳內(nei)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激光技術應用正“席卷”生活的方方麵麵。
“瓶蓋中的二維碼是激光的應用之一,可以實現一分鍾打4800多個(ge) ,速度非常快,而且還能取代傳(chuan) 統油墨對人體(ti) 的傷(shang) 害。”華工激光品牌發展部專(zhuan) 員郭夢霞介紹,身份證、護照上以及食品上的防偽(wei) 也是利用了激光工藝。
華工激光研發的名片刻印機。
除此之外,激光在醫療器械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時做胃鏡腸鏡檢查使用的活檢鉗,上麵的零部件就是采用激光技術加工的。”郭夢霞表示,對進入體(ti) 內(nei) 的醫療器械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無毛刺且具有抗拉性,激光焊接技術就能實現此要求。
“我們(men) 最快可以用42.5秒,焊完整個(ge) 汽車的車身。”郭夢霞稱,華工激光“汽車製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guan) 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相對於(yu) 傳(chuan) 統焊接技術,激光焊接具有生產(chan) 效率高,焊接成型美觀、密封性好,減省後續工序和材料,降低車身重量等優(you) 點。
此外,作為(wei) fun88官网平台工業(ye) 化應用的開創者、引領者,全球“激光+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權威提供商,華工激光還承擔了激光領域大部分國家重點項目和重大科技攻關(guan) 項目。針對脆性材料的精密加工,打造出超快激光精密微納加工設備,包括切割、鑽孔、打標、檢測等加工工藝,並針對玻璃蓋板、攝像頭窗口片、汽車後視鏡等應用領域推出了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在僅(jin) 兩(liang) 指寬的金屬片上,也能用激光切割出一座黃鶴樓;能加工最高精度可達頭發絲(si) 百分之一的消費電子產(chan) 品內(nei) 元器件……
華工激光在手機中的應用,目前,消費電子行業(ye) 70%以上製程工藝由激光技術實現。
“華工科技其實有很多的機會(hui) 去投資房地產(chan) 、金融,掙快錢,但 20 多年來我們(men) 一直秉持‘代表國家競爭(zheng) 力,具備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初心,紮根實體(ti) 經濟,心無旁騖推進高科技國產(chan) 化。” 華工激光總經理鄧家科在接受長江日報采訪時曾提到,不僅(jin) 僅(jin) 是光纖激光器,在工業(ye) 強基、高端光芯片、激光裝備等領域,華工通過裝備國產(chan) 化、突破核心技術等方式,讓更多的中國企業(ye) 能用得起高精尖的工業(ye) 基礎裝備。
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製造
華工激光用“一束光”,照亮了產(chan) 業(ye) 升級的前路,也照亮了武漢高質量發展的前路。
在光穀的另一端,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中數控”)則攻克一個(ge) 個(ge) “卡脖子”難題。
近年來,以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為(wei) 製造代表的中國高端製造業(ye) 發展勢頭迅猛。這些都離不開擁有“工業(ye) 母機”之稱的數控機床。
不過,長時間以來,先進的數控技術一直掌握在外國企業(ye) 手中。麵對國外的封鎖、打壓甚至是製裁,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員苦熬數十年,研製出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數控係統,為(wei) 中國機床裝上了“中國大腦”。
“華中數控的使命就是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智造”。6月15日上午,華中數控品牌與(yu) 市場策劃部副部長張幼龍向澎湃新聞介紹。
更新迭代的華中數控係統。
時間回到1986年,時任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院長的機械製造專(zhuan) 家黃樹槐教授,帶隊前往日本考察。
在日本的一家研究所中,幾本畫冊(ce) 讓黃樹槐等人深受“刺激”。
張幼龍介紹,“當時給黃教授一行人展示的畫冊(ce) 中,陳列了日本機床數控係統,但它們(men) 都被塗上了不同顏色,例如紅色、綠色、黃色等等。此後得知,不同的顏色表示銷售的不同區域。賣給歐美的是先進型號產(chan) 品,賣給中國等國家的則是把其中高精尖技術閹割的低端產(chan) 品。”
然而,要提高中國製造的品質,高性能數控機床必不可缺。回國以後,黃樹槐召集各個(ge) 領域的專(zhuan) 家,舉(ju) 全校之力攻關(guan) 。
年複一年,屬於(yu) 中國人自己的數控係統正在武漢悄然孕育。公開報道顯示,2001年,華中Ⅰ型數控係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迄今為(wei) 止國產(chan) 數控係統獲得的最高國家級獎項。2016年,華中8型數控係統研發成功。中國機械工業(ye) 聯合會(hui) 組織的鑒定會(hui) 表示,該係統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初,華中數控與(yu) 華工激光聯合,完成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的核心單元技術——五軸聯動數控係統的全國產(chan) 化方案。
華中數控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生產(chan) 冰刀的數控車床。
另據湖北日報報道,經過100多名科研工作者,800個(ge) 日夜的集中攻關(guan) ,“華中9型智能數控係統”問世,並於(yu) 2021年北京第十七屆國際機床展開幕當天正式發布。它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yu) 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是世界上首個(ge) 搭載AI芯片的智能數控係統,實現了中國數控係統技術從(cong) “被封鎖”到“跟跑”,再到“領跑”的轉折性變化。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曾表示,高端數控機床是中國製造業(ye) 的芯片,而數控係統是高端數控機床的芯片。這種關(guan) 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必須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製造,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華中數控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機器。
從(cong) 華中Ⅰ型,到華中9型,背後是華中數控一代接一代人堅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是武漢勇擔使命、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wei) 城市發展主導戰略的生動體(ti) 現。
時下,武漢正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一大批科創平台正加快建設,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選擇與(yu) 武漢“雙向奔赴”。長江之畔、東(dong) 湖之濱,一座創新湧動的新時代英雄之城,正大步走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