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常熟市第十三、十四批科技鎮長團成員,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授楊尚磊(左一)在企業(ye) 指導技術研發。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張 曄 實習(xi) 生 趙雨佳
又到科技鎮長團任期輪換時。包建東(dong) 能否第三次延任科技鎮長團成員,成為(wei) 常熟市辛莊鎮企業(ye) 家們(men) 的一塊“心病”。
作為(wei) 常熟市第十四、第十五批科技鎮長團成員,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包建東(dong) ,在短短兩(liang) 年內(nei) ,已經為(wei) 辛莊鎮的企業(ye) 開啟了一扇又一扇技術寶庫的大門。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常熟技術轉移中心在辛莊鎮揭牌。此後,不論包建東(dong) 是否還在此掛職,南京理工大學的人才、成果都將源源不斷地通過這個(ge) 中心對接辛莊鎮乃至全常熟的企業(ye) 。
兩(liang) 年來,常熟市第十四、第十五批科技鎮長團主動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最佳結合點的優(you) 勢,主動服務地方,形成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人才與(yu) 企業(ye) 、新成果與(yu) 新賽道有效對接的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領跑電子封裝新賽道
對於(yu) 絕大多數人來說,皮升是一個(ge) 陌生的名詞。作為(wei) 計量單位,1皮升相當於(yu) 10^-12升。
“我們(men) 研發的電子封裝3D打印設備,噴出的每一滴UV膠水僅(jin) 有80皮升,肉眼根本無法看到,通過1024個(ge) 噴頭精準噴射到指定區域,實現高強度的保護。”在蘇州康尼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建東(dong) 正在與(yu) 科研團隊商討進一步提升機器視覺識別精度的方法。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依托這項技術,康尼格成功實現轉型,在電子封裝新賽道上率先起跑。
常熟是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強市,辛莊又是產(chan) 業(ye) 重鎮,規模以上企業(ye) 達2400多家。每批科技鎮長團成員任期僅(jin) 有一年,如何解企業(ye) 之難,紓企業(ye) 之困,成為(wei) 包建東(dong) 肩頭沉甸甸的責任。
2021年8月底,剛到辛莊鎮,包建東(dong) 就走進科研和生產(chan) 一線,發現“問題”、拿出“幹貨”,尋找工作突破口。
兩(liang) 年來,在包建東(dong) 的幫助下,華淩光電(常熟)有限公司上線了智能倉(cang) 儲(chu) 係統項目,實現數據化統一管理,原來20人的工作現在僅(jin) 需3人操作;江蘇博濤智能熱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實現主營產(chan) 品核心零部件國產(chan) 化,目前已小批量生產(chan) 並交付客戶;蘇州德揚數控機械有限公司解決(jue) 了產(chan) 品長期運行導致的受熱變形問題,提高了加工精度……在辛莊鎮,像這樣受益於(yu) 包建東(dong) 的企業(ye) 還有很多。
傾(qing) 心綠色發展獻良策
頭頂藍天白雲(yun) ,一種不易察覺的汙染卻對生態環境和人體(ti) 健康帶來嚴(yan) 重危害。
第十五批科技鎮長團成員、江蘇省VOCs(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控製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東(dong) 來到常熟後,就開始對這種看不見的“臭氧汙染”開展精準防控,並倒逼大批企業(ye) 轉型升級、重塑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常熟的臭氧汙染一直居高不下,這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和企業(ye) 數量相關(guan) 。”陳東(dong) 說,氮氧化物(NO_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_S)是生成臭氧的直接原料,常熟有1000多家企業(ye) 列入環保監測,但過去缺少精準識別技術,防控效果不佳。
在陳東(dong) 的推動下,常熟在省內(nei) 率先建成揮發性有機物活性因子庫,為(wei) 每家企業(ye) 的排放氣體(ti) 設立“識別碼”,誰超標就處罰誰。今年以來,常熟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升幅位居蘇州市第二位。
作為(wei) 遠近聞名的“玻璃模具之鄉(xiang) ”,沙家浜鎮的大氣汙染備受詬病,印染、模具製作等生產(chan) 過程中散發的異味,嚴(yan) 重影響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蘇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安環負責人高偉(wei) 告訴記者,經過科技鎮長團的“把脈問診”,公司自加壓力,投入600萬(wan) 元更新兩(liang) 套蓄熱式熱力焚化爐,投用後將釋放30%的產(chan) 能。
今年6月,全國首家氟化物汙染治理研發中心在常熟成立。該中心與(yu)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深度合作,通過產(chan) 、學、研、用緊密結合,推動含氟汙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助力轉型升級“向光行”
作為(wei) 第十三、十四批科技鎮長團成員,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授楊尚磊在常熟市尚湖鎮掛職後,將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特長——焊接和激光製造,應用於(yu) 尚湖鎮的主導產(chan) 業(ye) 。
楊尚磊還把“科技鎮長學堂”搬進尚湖鎮政府,為(wei) 鎮領導班子上起專(zhuan) 業(ye) 課。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激光”這個(ge) 熟悉又陌生的名詞進入鎮領導班子的視野。
2022年6月21日,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範滇元的指導和幫助下,蘇州市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高強激光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揭牌成立,成為(wei) 尚湖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通過激光技術的應用,我們(men) 拓展了業(ye) 務範圍,也為(wei) 客戶提升了生產(chan) 工藝,滿足安全環保等需求,促進了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蘇州市楓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石維說。
第十五批科技鎮長團成員、東(dong) 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孫桂芳來到尚湖鎮後,為(wei) 常熟市首譽機械有限公司給出了激光合金化修複刀具解決(jue) 方案,有望提升刀具服役壽命、降低停機損失。針對常熟通潤公司生產(chan) 液壓千斤頂過程中的廢氣多、碳排放大、需要清除焊渣等問題,孫桂芳給出了激光焊接製造方案,降低碳排放20%,提高焊接強度30%,還省去了清除焊渣的工序。短短兩(liang) 年,尚湖鎮激光產(chan) 業(ye) 集聚已初具規模,目前已簽約落地激光產(chan) 業(ye) 項目和科技人才項目20個(ge) 。
常熟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秦猛表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在於(yu) 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的融合發展,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chan) 業(ye) 鏈,以創新、產(chan) 業(ye) 、人才、資金四鏈融合為(wei) 抓手,促進創新和產(chan) 業(ye) 的主體(ti) 相互作用、產(chan) 生聚合效應,才能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活力與(yu) 競爭(zheng) 力。在這方麵,科技鎮長團起了很好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張 曄 實習(xi) 生 趙雨佳)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