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資本市場

號稱“拿下5G國產基站50%份額” 光芯片廠商雲嶺光電啟動IPO輔導

fun88网页下载 來源:財聯社2023-10-16 我要評論(0 )   

日前,武漢雲(yun) 嶺光電(以下簡稱“雲(yun) 嶺光電”)啟動IPO輔導,輔導機構為(wei) 海通證券。日前,武漢雲(yun) 嶺光電(以下簡稱“雲(yun) 嶺光電”)啟動IPO輔導,輔導機構為(wei) 海通證券。據悉,...

日前,武漢雲(yun) 嶺光電(以下簡稱“雲(yun) 嶺光電”)啟動IPO輔導,輔導機構為(wei) 海通證券。

日前,武漢雲(yun) 嶺光電(以下簡稱“雲(yun) 嶺光電”)啟動IPO輔導,輔導機構為(wei) 海通證券。

據悉,雲(yun) 嶺光電是一家具備垂直集成生產(chan) 能力的光芯片廠商,建有完整的芯片研發、生產(chan) 、測試及器件封裝生產(chan) 線,其主要產(chan) 品是10Gb/s、25Gb/s速率的光芯片。

在通訊芯片領域工作的從(cong) 業(ye) 者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光芯片是實現電光轉換功能的核心器件,主要應用於(yu) 數據中心和4G/5G移動通信基站。目前國內(nei) 2.5Gb及以下速率光芯片已基本實現了本土化,10Gb/s國產(chan) 廠商也在逐漸增加,25Gb/s及以上速率光芯片市場仍被國外廠商占據。

號稱“拿下50%的5G國產(chan) 基站份額”

據他介紹,光芯片的性能直接決(jue) 定了光通信網絡係統的傳(chuan) 輸速度和可靠性,其成本占到光模塊成本的30%-60%,且成本占比隨速率提升而增加。25Gb/s及以上速率光芯片主要應用場景,是5G基站和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這幾年需求增長很快,但基本依賴進口。

雲(yun) 嶺光電成立於(yu) 2018年1月,在2021年6月對外宣稱“旗下的5G用25G激光器芯片經過了國際通訊巨頭嚴(yan) 格的可靠性測試,是國內(nei) 唯一一家通過測試的全國產(chan) 化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企業(ye) ”。

一份有關(guan) 雲(yun) 嶺光電的價(jia) 值評估報告顯示,2021年雲(yun) 嶺光電研發的10G激光器芯片已量產(chan) ,是華為(wei) 公司的10Gb/s激光器產(chan) 品的供應商;5G用25Gb激光器芯片也已通過華為(wei) 公司的可靠性檢驗,將快速進入進口替代階段。

目前雲(yun) 嶺光電還未提交招股書(shu) ,光芯片產(chan) 能和經營情況無法得知全貌。官方資料顯示,2022年雲(yun) 嶺光電已擁有先進半導體(ti) 製造與(yu) 檢測設備300多台套,百級/千級/萬(wan) 級淨化廠房6000平米,可年產(chan) 光通信芯片7200萬(wan) 顆。

其中,25Gb/s速率光芯片已經實現量產(chan) 商業(ye) 化。其總經理龍浩在去年9月接受媒體(ti) 采訪時提到,25G高速率光芯片每個(ge) 月的出貨都在10萬(wan) 隻以上,國產(chan) 的基站當中占比達到了差不多50%的份額。

雲(yun) 嶺光電還表示,已實現光芯片核心材料和晶圓的自主研發。據董事長熊文介紹,實現核心材料自己研製後,可將生產(chan) 時間控製在一周內(nei) ,相較在國外購買(mai) 外延片或晶圓要快3個(ge) 月。

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已經有一家光芯片廠商源傑科技登陸科創板。該公司在2019年推出了25G激光器芯片,並實現25G激光器芯片係列產(chan) 品的大批量供貨。招股書(shu) 顯示,源傑科技10G、25G激光器芯片係列產(chan) 品的出貨量,在國內(nei) 同行業(ye) 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數據顯示,2021年,源傑科技實現芯片銷售3710萬(wan) 顆,2.5G光芯片、10G光芯片、25G光芯片發貨量全球市場占比分別為(wei) 7%、20%、0.34%。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為(wei) 5728.34萬(wan) 元,其中25G激光器芯片係列產(chan) 品的在手訂單,金額為(wei) 2313.55萬(wan) 元。

但在今年的半年報中,源傑科技業(ye) 績出現大幅下滑,2023年上半年,營業(ye) 收入為(wei) 6131.90萬(wan) 元,同比下降50.07%。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淨利潤為(wei) 1939.11萬(wan) 元,同比下降60.47%。它將下滑原因歸咎於(yu) 電信市場需求放緩。其中中國市場5G無線前傳(chuan) 市場逐步完成第一階段的大規模建設,國內(nei) 市場增量比預期的小。海外5G建設在逐步推進,但總體(ti) 規模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華工科技孵化

上文的芯片從(cong) 業(ye) 者表示,國內(nei) 5G基站建設鋪設的第一周期接近尾聲,下一階段,市場可能會(hui) 迭代到5.5G基站鋪設中。現在的光芯片、光模塊廠商應該已經在做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驗證了。

值得注意的是,雲(yun) 嶺光電並不是一家“單打獨鬥”的公司。成立於(yu) 2018年的雲(yun) 嶺光電其實是由被稱為(wei) “fun88官网平台第一股”的華工科技孵化。創立初期,雲(yun) 嶺光電注冊(ce) 資本為(wei) 1.38億(yi) 元,華工投資現金出資達6000萬(wan) 元,占總股本的43.56%。

在資金支持之外,華工科技還將子公司華工正源部分芯片生產(chan) 部門與(yu) 專(zhuan) 有技術剝離注入雲(yun) 嶺光電,並由華工正源董事長熊文出任雲(yun) 嶺光電董事長。華工正源的主營業(ye) 務就是光模塊,2022年在全球光器件供應商排名已經升至第八位。

2018年5月,華工科技在光穀聯交所公開掛牌出售華工正源芯片及TO封裝設備,20個(ge) 交易日後,雲(yun) 嶺光電成為(wei) 唯一接盤企業(ye) 。華工正源將具有完整芯片生產(chan) 部門及專(zhuan) 有技術等相關(guan) 資產(chan) 剝離注入雲(yun) 嶺光電,使雲(yun) 嶺光電能夠快速投入研發。

有了這些基礎,雲(yun) 嶺光電在2021年宣布完成了25Gb/s速率光芯片的研發。也是從(cong) 這一時間開始,雲(yun) 嶺光電加快了融資節奏。2021年6月、9月,雲(yun) 嶺光電分別完成了A輪、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叁道資本、蕪湖啟晨投資、極目成長等。

雲(yun) 嶺光電並未對外透露融資金額和估值。但在2021年7月,華工科技公告,擬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全資子公司華工投資所持有的雲(yun) 嶺光電8.2%股權,掛牌價(jia) 不低於(yu) 1.23億(yi) 元。轉讓完成後,華工投資仍持有雲(yun) 嶺光電17.04%的股權。按這一價(jia) 格估算,雲(yun) 嶺光電當時市值為(wei) 15億(yi) 元。

華工科技出售雲(yun) 嶺光電的情況還得到了投資者的關(guan) 注。投資者表示,芯片占光模塊成本的大部份,是關(guan) 鍵的技術,華工科技出於(yu) 什麽(me) 考慮,屢次剝離本來就有的關(guan) 鍵自主芯片技術及業(ye) 務?

對此,華工科技表示,轉讓雲(yun) 嶺光電部分股權,將進一步優(you) 化其股權結構,引入戰略投資方,有助於(yu) 雲(yun) 嶺光電提升產(chan) 業(ye) 鏈協同優(you) 勢,拓寬行業(ye) 應用渠道,提升市場份額,提升雲(yun) 嶺光電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和行業(ye) 影響力。轉讓後仍將作為(wei) 重要股東(dong) 與(yu) 雲(yun) 嶺光電開展深入合作。

2022年1月,雲(yun) 嶺光電又完成了B輪融資。這次的投資方包括蘇州國資蘇高新創投、陝西省政府引導基金出資的拓金資本、長江產(chan) 業(ye) 基金旗下的國投長江以及老股東(dong) 極目成長等。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雲(yun) 嶺光電連續完成多輪融資,一方麵是得到了投資機構的認可,另一方麵也可能與(yu) 光芯片研發投入極大有關(guan) 。其總經理龍浩在2022年年初接受采訪時就提到,公司在成立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實際研發投入甚至都超過了整體(ti) 營業(ye) 額的半數以上。25Gb/s光芯片研發曆時4年,先後投入三個(ge) 億(yi) 的研發資金和設備,經曆了上千次的試錯。

芯片從(cong) 業(ye) 者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光芯片的架構比電芯片係統複雜很多,裏麵有光源、處理器、探測器,經常也會(hui) 需要用到各種材料之間集成的協同作用。這也就意味整個(ge) 研發難度很大,試錯成本高。同時隻研發出一代產(chan) 品是遠遠不夠的,現在高端市場已經在向56G、112G迭代。這需要廠商持續投入,一旦落後於(yu) 市場節奏,就很難趕上去了。

總經理龍浩也對外表示,下一代芯片的研發,正在加速進行。“25G隻是整個(ge) 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ge) 節點,我們(men) 還在不停研究,新的下一代50G產(chan) 品已經在路上。”

來源:財聯社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