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天中創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是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顯示模組設備、半導體(ti) 類設備、煙草物流設備的研發、製造、銷售及服務於(yu) 一體(ti) 的高新技術生產(chan) 企業(ye) 。公司目前規模約400人,其中研發人員約占30%,擁有近200項專(zhuan) 利,取得了ISO9001質量體(ti) 係、知識產(chan) 權貫標體(ti) 係認證、服務體(ti) 係等多項認證。具備從(cong) 產(chan) 品設計到生產(chan) 加工的整體(ti) 製造能力。我司研發生產(chan) 的設備具備“國產(chan) 價(jia) 格,進口品質”,在國內(nei) 市場深受歡迎。

以激光陀螺儀(yi) 為(wei) 核心部件的導航係統是一種慣性導航係統,相對於(yu) 大家耳熟能詳的GPS和北鬥等衛星導航係統,熟知慣性導航係統的人很少。實際上,慣性導航係統的出現要比衛星導航係統早半個(ge) 多世紀,衛星導航係統可以實現與(yu) 慣性係統的組合導航,進一步提高導航係統的精度,但卻不能完全替代慣性導航係統,慣性導航係統不僅(jin) 能夠提供位置信息,還能解析載體(ti) 姿態信息,實現衛星導航係統無法實現的功能。此外,慣性係統不需要任何外部信息源,可以在深海、深空等各種場景下隨時作業(ye) ,並且能夠抵抗電子幹擾,在GPS等衛星導航係統失效的情況下仍可保持工作。因此,慣性導航係統是現代航空、航海、航天等領域的保底裝備,激光陀螺儀(yi) 等慣性器件更是無可替代的重要傳(chuan) 感器,其技術水平也是衡量一個(ge) 國家工業(ye) 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20世紀60年代,美國率先成功研製激光陀螺儀(yi) ,進而在世界範圍內(nei) 引發了一場導航領域的革命。由於(yu) 具有重要戰略意義(yi)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ei) ,激光陀螺儀(yi) 相關(guan) 產(chan) 品與(yu) 技術一直被歐美國家實施技術封鎖,我國直到1994年才在國防科技大學原光電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激光陀螺儀(yi) 之父”高伯龍的帶領下,研製出第一台激光陀螺儀(yi) ,成為(wei) 全球第四個(ge) 可獨立研製激光陀螺儀(yi) 的國家。 “激光陀螺儀(yi) 主要由控製電路和傳(chuan) 感器本體(ti) 兩(liang) 部分組成,其中,控製電路是激光陀螺儀(yi) 的‘大腦’,是激光陀螺儀(yi) 性能與(yu) 可靠性最為(wei) 複雜的一部分,也是降成本和提高易用性的主要突破點之一。”二零八公司創始人、首席專(zhuan) 家盧廣鋒表示,“上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控製電路采用分立器件形式,不僅(jin) 體(ti) 積大,而且需要生產(chan) 商購買(mai) 上百類零件自行組裝,造成統一標準缺失、集成度低、成本高等問題。”

為(wei) 彌補激光陀螺儀(yi) 成本高昂的“致命”缺陷,推動國產(chan) 化器件普及,二零八公司鑽研多年,成功研製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係列功能芯片。該係列芯片由5枚獨立功能芯片組成,分別實現激光陀螺的高壓啟輝、高壓維持、精密穩流、抖動驅動、穩頻及鎖區優(you) 化功能。相比上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控製電路,專(zhuan) 用係列芯片大大降低了電路設計的難度,體(ti) 積減小三分之一,成本降低一半,進一步推動了激光陀螺儀(yi) 的低成本國產(chan) 化,為(wei) 進一步拓展應用打開了空間。此次專(zhuan) 用芯片的研製成功,體(ti) 現了二零八公司在這一領域領先的研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