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圖達通CEO鮑君威:用激光雷達錯位競爭,才有希望

fun88网页下载 來源:賽博汽車2024-05-14 我要評論(0 )   

前段時間,特斯拉基於(yu) 端到端的FSD V12逐步開始大規模向北美用戶推送,新版本取消beta(測試版)的名稱,且取得了不俗的上路效果。這讓外界看到了的純視覺智駕方案跑通的...

前段時間,特斯拉基於端到端的FSD V12逐步開始大規模向北美用戶推送,新版本取消beta(測試版)的名稱,且取得了不俗的上路效果。

這讓外界看到了的純視覺智駕方案跑通的希望。由此,“去激光雷達”的聲音再次響亮了起來。
對於(yu) 這種情況,圖達通CEO鮑君威並不意外,甚至習(xi) 以為(wei) 常。
但習(xi) 慣,並不代表認同。鮑君威認為(wei) ,“這大多都不是真的,是噱頭,或者說是少數派”。
“我在2013年就買(mai) 了特斯拉,那時候還沒有FSD。”鮑君威坦言,2017年時,他是有些焦慮的。
就在前一年10月,特斯拉發布了一段4分鍾的Autopilot自動駕駛演示視頻,展示了一輛特斯拉Model X,采用純視覺硬件,在駕駛員全程雙手無接觸方向盤的情況下從(cong) 車庫駛出,完成了在城市、高速等路段的自動駕駛演示。
此時鮑君威的焦慮是有原因的。
幾乎同一時間,圖達通在美國矽穀成立
不過,很快,鮑君威就釋然了,且更篤定了激光雷達路線。
“2017年馬斯克就宣布年底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鮑君威稱,時間一年年過去,不但FSD沒實現,視頻也被爆出是擺拍,是為(wei) 了炒作。“回過頭看,特斯拉也是一家以商業(ye) 為(wei) 主的公司,車賣不掉的時候,就要拿FSD出來說說”。
退一萬(wan) 步說,就算特斯拉純視覺可以成功,其他企業(ye) 就能跟上嗎?
盡管鮑君威也認同,且多次表達,技術路線隻是手段,沒有對錯。不論是純視覺、還是多傳(chuan) 感器融合,最重要的還是提升用戶體(ti) 驗。
但是,“特斯拉有追求極致的馬斯克、有全球頂級的工程師團隊,還有最強的數據和算力積累……”鮑君威認為(wei) ,這些不是一般企業(ye) 可以比擬的,其中包含了很多隱形成本。“如果企業(ye) 盲目跟隨,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可能會(hui) 得不償(chang) 失。”
反之,在他看來,利用激光雷達進行錯位競爭(zheng) 才更有希望。“搭載激光雷達可以把特斯拉耗費很大算力、很多感知工程師的神經網絡跨越過去,這樣的話就才有機會(hui) ,跟上甚至超越它的節奏。
01
從(cong) 定點到上車,刷新行業(ye) 紀錄
在高階智能駕駛的感知領域,一直有兩(liang) 種主流路線,一種是依靠搭載激光雷達作為(wei) 核心傳(chuan) 感器,來進行車輛定位、以及周圍環境的感知和分析的方案;另一種是主要依靠車載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算法,來實現相應功能的方案。
後者有特斯拉“珠玉在前”,且硬件成本較低,被很多人認為(wei) ,是更終極的方向。
在此語境之下,大部分車載激光雷達企業(ye) 的上車之路都走得比較艱難,但圖達通是個(ge) 相對例外——它早早就遇到了“貴人”蔚來

蔚來資本參與了圖達通多輪融資
不僅產品上車蔚來,還得到了蔚來資本的多輪投資。
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朱岩曾對媒體表示,選擇圖達通,一方麵是產品因素;另一方麵,很大因素還是因為鮑君威——這位有過成功創業經驗,且又對技術研究很深的人
上世紀末,鮑君威在伯克利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其所在團隊發現了利用光做探針照在矽片上,會反射出許多微小的信號,對這些信號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出芯片表麵三維結構的大小。
隨後,團隊成立公司將上述技術商業化,解決了困擾整個產業許久的先進製程測量控製問題。“從2005年開始,全球幾乎所有先進半導體的生產線都用上了這種檢測技術。”
2001年,該公司被當時世界第二大的半導體公司東電電子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鮑君威留在其中完成了整套係統軟件算法、架構和硬件套件的全部研發和優化過程,並一直待到了2014年
彼時,百度美國研發中心成立,鮑君威果斷加入,並在自動駕駛事業部成立後開始負責車載計算係統與傳感器團隊的研發業務。
期間,鮑君威在與激光雷達供應商Velodyne的合作過程中,萌生了自己創業做激光雷達的想法。
2016年,鮑君威創立了圖達通,進入激光雷達領域,並很快於2018年實現了第一批激光雷達係統的出貨。
伴隨著2018年第一批產品的出貨,該公司得到了蔚來資本領投的3000萬美元A輪融資。
同時,蔚來汽車也開始對圖達通做技術評估,盡管雙方並未立刻推進合作,但在蔚來決定加大自動駕駛領域投入時,圖達通主動與蔚來進行了對接,最終促成了合作。
回想當初,鮑君威感歎,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十分不易。“最難是DV(Design Verification,設計驗證)、PV(Production Validation,生產確認)階段,每輪3個月、4個月、5個月連續測試,中間出現問題要再改正,是非常焦心的。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圖達通做出了更精細的產品。
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圖達通在展台大屏上實時展現了現場點雲。
“敢進行實時展示的不多,我們幾年前就做了。”鮑君威自信地說,“一方麵,很多企業怕露餡;另一方麵,內行會看出門道,很多點雲問題要處理掉,處理不掉在路上開的時候會出現誤報和漏報,是很危險的。”
技術成熟之後,商業回報緊接而來。

2021年1月的NIO Day 2020,蔚來發布了首款旗艦轎車ET7,搭載了來自圖達通的激光雷達。
2022年3月,圖達通的激光雷達產(chan) 品跟隨蔚來ET7開啟量產(chan) 交付。
漸漸地,蔚來NT2.0全係配置圖達通獵鷹激光雷達。
在此之下,圖達通的交付量也很快突破1萬(wan) 、5萬(wan) 、10萬(wan) 、20萬(wan) ……
“我們(men) 是行業(ye) 落地速度最快的。從(cong) 2020年底定點,到2022年3月上市,刷新了行業(ye) 紀錄,以後也不會(hui) 有人能夠超越了。”鮑君威自豪的說,“現在回頭看,這七八年沒有白做,真正對業(ye) 界有很大的有推動作用。沒有圖達通,高端激光雷達上車會(hui) 晚幾年,這還是有很大成就感的。”
02
“楊戩”正在上車,可對第三方出貨
激光雷達產(chan) 品不斷搭載上蔚來車型的同時,雙方還同步秘密幹了另一件大事:自研芯片
2023年9月,蔚來汽車在技術日發布了首顆自研芯片量產(chan) ,型號為(wei) NX6031,主要用於(yu) 控製激光雷達,中文名“楊戩”。

據鮑君威透露,這款芯片是蔚來和圖達通聯合研發的,是成本約占一顆成熟TOF激光雷達BOM成本10%~20%的ASIC(專(zhuan) 用芯片)
早在2021年雙方已經開始著手自研芯片事宜。這也是鮑君威直接參與(yu) 研發的第一款芯片,主要由蔚來主導,圖達通10人左右參與(yu) 了這件事。在此之前,鮑君威以為(wei) ,開發新品需要若幹次迭代,沒想到大約花了一年左右時間,一次流片成功
一般來說,激光雷達內(nei) 部的主要芯片有三類,分別負責激光發送、接收以及數據(點雲(yun) )處理。
“楊戩”主要用於(yu) 數據處理。
在“楊戩”發布之前,業(ye) 內(nei) 主要用賽靈思FPGA芯片的ZU係列做信號處理。
與(yu) 外界對自研這顆芯片必要性存在質疑不同,鮑君威認為(wei) ,這件事非常必要且正常
“一個(ge) 產(chan) 品從(cong) 早期幾萬(wan) 台到十幾萬(wan) 台,甚至更多,因為(wei) 最開始算法還沒有完全穩定,肯定需要先用比較通用芯片,經過簡單量產(chan) 驗證後,開始思考性能提高、成本降低以及供應鏈安全”。在鮑君威看來,“楊戩”的誕生順勢而來。
當下這個(ge) 時間點,“楊戩”正在上車中
“可能對於(yu) 消費者來說,沒有特別大的感知,它與(yu) 第一代平台是可以兼容的”。鮑君威稱,但是對於(yu) 車企來說感知度很高。
首先最明顯的,是成本的降低。鮑君威稱,單顆芯片降低近100美元,比例不低

其次是性能的提高。目前為(wei) 了與(yu) 第一代兼容,還沒有把ASIC芯片的所有性能進行釋放,下一代產(chan) 品,k3會(hui) 把“楊戩”此前設定的所有性能都釋放出來,性能指標還會(hui) 進一步提高。
鮑君威還透露,這款芯片不隻是為(wei) 蔚來車型設計,未來會(hui) 對外銷售。“我們(men) 有完全的芯片許可,可以賣給其他客戶的。某種程度上,我們(men) 是通過蔚來采購芯片,同時可以對任何第三方出貨”。
03
降本很重要,但不是唯一話題
幾年合作下來,圖達通與(yu) 蔚來的關(guan) 係越發緊密,也越發合拍。
但好像隻有蔚來。
圖達通麵臨(lin) 另一大難題:如何獲得更多的客戶
對此,鮑君威也坦言,圖達通目前主要的客戶是蔚來,去年90%的出貨量都來自蔚來汽車,也就是說大概為(wei) 十幾萬(wan) 台的水平

其他客戶方麵,圖達通稱,主要是對激光雷達有強需求的客戶,比如商用車,它的特點是車比較重、比較沉,對安全要求也更高。“在中國商用車市場,我們(men) 是十分重要的激光雷達提供商。一方麵,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性能很高;另一方麵,真正經過了車規級驗證。”
他舉(ju) 例稱,比如自動駕駛礦卡,圖達通有一個(ge) 客戶,激光雷達上車1年半左右時間,小時數達到了1萬(wan) ,說明車一直在跑,激光雷達也經受住了考驗。
至於(yu) 2024年的出貨量,鮑君威無法給出準確數字。“我們(men) 今年的主要客戶肯定還是蔚來,要看車企的銷量,以及其他客戶的擴展情況,大概會(hui) 在20-30萬(wan) 台區間”。
對於(yu) 外界認為(wei) ,圖達通攬客速度慢,與(yu) 技術路線比較特別,產(chan) 品價(jia) 格比較貴有關(guan) 。鮑君威並不認同。
在他看來,市場還處於(yu) 比較早期階段,談不上形勢已定,各家策略不同而已。“我們(men) 選擇的是先從(cong) 最高端做起,把這一類客戶牢牢錨定住,現在友商也在提產(chan) 品往上走,實際看他們(men) 的一些性能指標,和我們(men) 幾年前的一樣,大家殊途同歸,隻是走的路線不太一樣而已”。

圖達通圖像級超遠距激光雷達點雲
從外界來看,圖達通選擇的路,是處處特別的。
激光雷達產品有多種分類方式。
按掃描方式,可以分為機械式、固態式和混合固態式,這裏麵又有MEMS、Flash、轉鏡、棱鏡等不同技術路線之分。按激光源波長,可以分為905nm和1550nm。
與禾賽、速騰選擇905nm不同,圖達通的第一款產品Falcon(獵鷹),為1550nm激光器+混合固態二維掃描。這在當時的鮑君威看來,是唯一能夠量產的實現高性能的激光雷達架構。
當然,圖達通不止有1550nm產品,也覆蓋了905nm。

此次北京車展,圖達通發布了兩(liang) 款產(chan) 品,第三代圖像級超遠距主視雷達獵鷹K3(Falcon K3)與(yu) 超廣角激光雷達靈雀D(Robin D),分別為(wei) 1550nm與(yu) 905nm技術路線
鮑君威稱,兩(liang) 者都是主流路線,隻是側(ce) 重點有些不同
1550nm將成為(wei) 覆蓋L3+日常用車全場景自動駕駛必備傳(chuan) 感器;兼顧性能和成本優(you) 勢的905nm路線產(chan) 品,將成為(wei) L2及L2+輔助駕駛重要部分。“就像汽車品牌一樣,有高端的、有大眾(zhong) 的。不同自動駕駛體(ti) 驗需求,需要不同品牌的激光雷達”。
至於(yu) 降本,鮑君威覺得,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任何新技術發展,都是成本不斷降低、性能不斷提高的成果,不需要變成很大的事情來公布。“降本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話題,也不應該是唯一的話題。”
實際上,就在車展前,速騰與(yu) 禾賽分別出牌,先後發布新品MX和ATX,將激光雷達產(chan) 品價(jia) 格下調,甚至喊出了“千元機時代”。
對此,鮑君威表示“大家講的千元機都不是今天,而是未來一兩(liang) 年、兩(liang) 三年左右。頭部企業(ye) 的技術路線差不多,在一定體(ti) 量、技術積累下,競爭(zheng) 水平也是差不太多的。”
同時,他也認為(wei) ,未來隨著智駕更廣泛的普及,會(hui) 發現激光雷達帶來的價(jia) 值是巨大的。“核心是體(ti) 驗,如果體(ti) 驗不好100元都覺得貴。”
但如果有價(jia) 值,可能大家也願意以比較高的價(jia) 格購買(mai)

比如手機,iphoness出來時大家覺得很貴,但體(ti) 驗到智能機的優(you) 勢後,在15年前很多人就已經願意花大幾千買(mai) 它,因為(wei) 體(ti) 驗好。
再比如,安全氣囊,大家基本不用也不想用到它,但上車數量越來越多,因為(wei) 關(guan) 鍵時候能救命。
之所以當下行業(ye) 對激光雷達存有疑慮,鮑君威理解,是很多車企還沒有真正把它用好。如果未來大家嚐到了激光雷達的甜頭,可能會(hui) 越來越依賴它,甚至將其變成安全件,會(hui) 期待更高價(jia) 值的產(chan) 品、增加單車激光雷達數量也並非不可能。
他覺得,這個(ge) 時間點很快就會(hui) 來到,大概就在未來兩(liang) 到三年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