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逸飛激光(688646.SH)半年報出爐。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逸飛激光實現營業(ye) 收入3.49億(yi) 元,同比增長11.25%;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下稱“淨利潤”)為(wei) 4038.21萬(wan) 元,同比增長11.93%。
對於(yu) 業(ye) 績增長的原因,逸飛激光在半年報中提到,公司聚焦主業(ye) 拓展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應用;成立工程技術研究院,打造一體(ti) 化平台;強化市場導向,進一步加大重點市場和產(chan) 品的布局等。
研發投入保持高位
逸飛激光是智能激光裝備及創新工藝方案提供商,能夠為(wei) 新能源電池、家電廚衛、裝配式建築、汽車零部件等領域提供智能裝備與(yu) 智慧物流裝備及係統。按照產(chan) 品功能劃分,公司主要產(chan) 品包括自動化產(chan) 線和智能化專(zhuan) 機,其中鋰電設備收入占比較高。2023年7月28日,公司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上市以來,逸飛激光業(ye) 績穩定。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約6.97億(yi) 元,同比增加29.36%;淨利潤約1.01億(yi) 元,同比增加7.7%。剛出爐的半年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3.49億(yi) 元,同比增長11.25%;淨利潤為(wei) 4038.21萬(wan) 元,同比增長11.93%。
激光產(chan) 業(ye) 及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均為(wei) 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逸飛激光自設立以來始終重視技術創新。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金額為(wei) 6943.1萬(wan) 元,占同期營業(ye) 收入的比例為(wei) 9.96%。今年一季度,逸飛激光研發投入1614.27萬(wan) 元,同比增長19.23%,占營收比例升至13.51%;整個(ge) 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為(wei) 3389.8萬(wan) 元,占同期營業(ye) 收入的比例為(wei) 9.72%。截至2024年6月30日,逸飛激光及子公司有研發人員364人,占員工總數38.68%;授權有效期內(nei) 的知識產(chan) 權共計577項。
逸飛激光透露,得益於(yu) 係統創新平台的建設,公司研發創新模式全麵升級,有效提升全流程研發效率,縮短新技術研發到量產(chan) 應用的周期,促進產(chan) 業(ye) 鏈協同的創新迭代和智造升級。公司高度注重產(chan) 品研發的投入和自身工藝技術的積累,成立了工程技術研究院,現已全麵投入使用,並依托研究院構建了新能源電池激光應用產(chan) 業(ye) 鏈共性創新平台。
積極拓展新業(ye) 務布局
近年來,在全球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儲(chu) 能及消費電子市場快速發展,鋰電池市場需求持續增加。GGII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鋰電池出貨量達到459GWh,同比增長21%。預計2024年中國鋰電池市場出貨量將超1100GWh,正式進入TWh時代。
今年上半年,逸飛激光持續聚焦激光智能裝備領域,加大重點市場的開拓力度,持續拓展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應用,推出了高速磁懸浮全極耳大圓柱電池組裝線,適用於(yu) 32、40、46、60係列鋼殼/鋁殼全極耳大圓柱電池的量產(chan) ;同時還推出了適用於(yu) 不同規格、類型電池柔性化批量生產(chan) 及重組梯次利用的模組PACK自動裝配線,並結合新能源電池行業(ye) 新技術等發展情況,相繼拓展了適用於(yu) 新型電芯結構件、鈉離子電池等領域的多種智能裝備。
逸飛激光方麵透露,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較為(wei) 充裕,主要是新能源電池業(ye) 務方麵。並且公司具備成熟的圓柱全極耳智能組裝線係列產(chan) 品,適用18—60mm直徑圓柱電池的量產(chan) 應用,已批量向行業(ye) 內(nei) 知名客戶交付。未來公司還將持續研究固態電池激光封裝工藝,打通固態電池製造關(guan) 鍵節點,開發固態電池新型設備,升級可適配固態電池生產(chan) 的鋰電池裝備,開發固態電池激光封裝產(chan) 線。
值得注意的是,逸飛激光在聚焦主業(ye) 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展新行業(ye) 、新業(ye) 務的布局。今年5月份,公司戰略收購無錫新聚力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聚力”)51%股權。該公司是一家智慧物流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產(chan) 品主要應用於(yu) 新能源電池等領域,雙方主營業(ye) 務均與(yu) 新能源電池有關(guan) ,且有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逸飛激光稱,該次交易有利於(yu) 整合雙方的市場、客戶、產(chan) 品等資源,發揮智慧物流與(yu) 智能裝備的協同效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