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3D打印設備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IDC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突破300億(yi) 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率提升至38%。而海關(guan) 總署公布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2024年中國出口3D打印裝備和材料、零件等總價(jia) 值93.71億(yi) 人民幣,相比2023年度增加24.49億(yi) 人民幣,增幅為(wei) 38.38%。其中,出口的3D打印機數量為(wei) 377.77萬(wan) 台,設備總價(jia) 值為(wei) 81.63億(yi) 人民幣,增長32.75%。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3D打印設備出口單價(jia) 同比增長22%,主要原因是FDM塑料3D打印機的單價(jia) 上漲了419元,顯示出產(chan) 品結構向高端化升級的顯著趨勢。
這一趨勢表明,我國3D打印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全球3D打印市場的重要參與(yu) 者,正憑借多方麵優(you) 勢,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國際市場競爭(zheng) 中占據有利地位。我國3D打印產(chan) 業(ye) 在全球市場的強勢崛起,也為(wei) 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出口激增:消費級3D打印成為(wei) “新引擎”
3D打印設備出口的爆發式增長,背後是消費級市場的強勢崛起。在出口的377.77萬(wan) 台3D打印設備中,用於(yu) 塑料或橡膠材料的3D打印設備出口數量占376萬(wan) 台,占總數量的99.56%。
相比2023年數量增加27萬(wan) 台。中國消費級3D打印機在數量上占據全球主導地位。
根據亞(ya) 馬遜平台數據,中國產(chan) FDM 3D打印機占據平台銷量的82%,其中售價(jia) 在300-500美元的中端機型同比增長210%,顯示市場正從(cong) 入門級向專(zhuan) 業(ye) 級過渡。
這種現象背後是應用場景的革命性突破。隨著創客運動的興(xing) 起和個(ge) 性化製造的需求猛增,消費級3D打印在模具製造、產(chan) 品打樣、工業(ye) 設計等應用領域之外,開拓更為(wei) 廣闊的應用場景。
據了解,北美地區已湧現超過1200家“3D打印農(nong) 場”,單台設備日均接單量達28件,平均投資回報周期縮短至14個(ge) 月;據教育部統計,全球已有67個(ge) 國家將3D打印納入K12課程標準,帶動教育專(zhuan) 用機型年出貨量突破50萬(wan) 台。而在Etsy等手工平台,中國產(chan) 樹脂3D打印機支撐的定製首飾業(ye) 務年交易額突破7億(yi) 美元,設計到交付周期壓縮至72小時……
消費級3D打印機正從(cong) “極客玩物”轉變為(wei) “生產(chan) 力工具”,“3D打印農(nong) 場”的出現,讓小批量生產(chan) 變得更加便捷高效,進一步刺激了市場對3D打印設備的需求。而物美價(jia) 廉的中國製造3D打印機逐漸成為(wei) 了市場的寵兒(er) ,創想三維、拓竹、閃鑄科技、縱維立方和愛樂(le) 酷等消費級3D打印企業(ye) 貢獻了重要力量。
浙江閃鑄科技消費級產(chan) 品經理吳昊天興(xing) 奮地透露,公司旗下AD5X 3D打印機海外市場首批產(chan) 品迅速售罄,該機型在北美市場的複購率已達37%,消費級3D打印機訂單旺季排產(chan) 周期達2-3個(ge) 月。
全自研破局:工業(ye) 級3D打印邁向高端化
跟消費級市場的蓬勃發展不一樣,2024年工業(ye) 級的金屬3D打印設備出口數量出現下滑——海關(guan) 總署的數據顯示,2024年金屬3D打印設備出口6449台,相比2023年減少3199台。
下滑的原因很多,或許跟歐美市場對工業(ye) 級3D打印應用增長乏力有關(guan) ——CONTEXT的報告稱,工業(ye) 級3D打印設備市場在2024年處於(yu) 低迷狀態;也或許跟標準的差異有關(guan) ——目前僅(jin) 有17%的3D打印產(chan) 品通過國際認證,製約高端市場拓展……
這為(wei) 我國的工業(ye) 3D打印提出了挑戰與(yu) 要求。在市場競爭(zheng) 更加激烈的當下,國內(nei) 企業(ye) 需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產(chan) 品質量,鞏固性價(jia) 比優(you) 勢,拓展海外市場份額。
目前,我國已在連續纖維3D打印、多材料打印、納米級打印等技術方麵實現重大突破,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且專(zhuan) 為(wei) 3D打印量身定製的新材料也在加速開發和認證中。華曙高科、鉑力特、光韻達等國內(nei) 3D打印產(chan) 業(ye) 頭部企業(ye) 正在全自研產(chan) 品的研發上悄悄發力,隨著鈦合金等金屬3D打印技術快速應用到消費電子等領域,迎來了訂單激增的“春天”。
有行業(ye) 專(zhuan) 家指出,目前,工業(ye) 級3D打印正向著多材料集成、批量定製、數字孿生融合的高端化方向突破。上海某企業(ye) 研發的梯度材料打印技術,可實現鈦合金-陶瓷-高分子材料的無縫過渡,已應用於(yu) 人造關(guan) 節製造;武漢某工廠的汽車模具產(chan) 線,通過36台聯機係統實現日均1200件複雜模具的生產(chan) ,良品率98.7%;樹根互聯開發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將打印過程數據采集點從(cong) 行業(ye) 常規的200個(ge) 提升至850個(ge) ,實現全過程質量追溯……
這些技術創新正在重構全球產(chan) 業(ye) 鏈。某國際航空製造企業(ye) 的供應鏈總監坦言:“中國的3D打印設備的性價(jia) 比優(you) 勢,使得單個(ge) 飛機部件的綜合成本下降27%,這迫使我們(men) 重新評估現有供應商體(ti) 係。”
產(chan) 業(ye) 鏈共振:助推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
中商產(chan) 業(ye) 研究院報告稱,預計2025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將超過630億(yi) 元,在過去的10年裏,實現了30倍增長。
3D打印市場的快速增長,如同強大的引擎,帶動了激光產(chan) 業(ye) 上下遊的協同發展。
在3D打印市場激增的帶動下,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迎來曆史性發展機遇。根據中國光學學會(hui) 激光加工專(zhuan) 委會(hui) 預測,到2026年,3D打印帶動的激光產(chan) 業(ye) 規模將突破2000億(yi) 元,其中激光器市場複合增長率達25%,光學元件市場增長率更將達34%。
一場製造業(ye) 的“蝶變”正在展開。
上遊激光器作為(wei) 3D打印設備的核心部件,市場需求激增。隨著國內(nei) 企業(ye) 對激光器核心部件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國產(chan) 化進程加速,銳科激光、創鑫激光等企業(ye) 市場份額逐步提升,打破了美國IPG公司的壟斷局麵。
中遊激光設備集成環節,企業(ye) 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除了漢邦激光的金屬3D打印設備,市場上還湧現出多種類型的激光加工設備,滿足不同行業(ye) 的多樣化需求。
下遊應用市場不斷拓展,3D打印技術在建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三峽大學自主研發的十二米級龍門式建築3D打印機,實現了全國首個(ge) 原位3D打印雙層建築的封頂,彰顯了3D打印技術在大型建築領域的應用潛力。
未來,產(chan) 業(ye) 生態將進一步完善,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將加強合作,推動3D打印和激光產(chan) 業(ye) 的協同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中的地位。
隨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大數據等技術將與(yu) 3D打印和激光技術深度融合,3D打印的精度和效率將大幅提升,應用領域也將得以拓展,3D打印技術將從(cong) “替代工藝”轉變為(wei) “使能技術”,從(cong) 而助推3D打印設備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為(wei) 激光產(chan) 業(ye) 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