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遇冷產(chan) 能過剩來襲 繼LED企業(ye) 鈞多立老總跑路之後,深圳另一家小有名氣的LED企業(ye) 博倫(lun) 特光電也宣布倒閉。一時間,LED行業(ye) 人心惶惶。 記者從(cong) 多位行內(nei) 人士處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規模LED企業(ye) 約有4000家,而今年上半年已經有100多家中遊封裝企業(ye) ,300多家下遊應用企業(ye) 倒閉。 “每個(ge) 月都有大把LED廠家成立,也有大把的廠家倒閉,我們(men) 是靠著最後一絲(si) 微利在撐著,保不準哪天也關(guan) 門轉行了”,深圳市久盛光電有限公司老板姚利麵帶著些許無奈。 艱難的生存之道 姚利的工廠在深圳寶安安化工業(ye) 區,工廠規模不大,隻有幾十名工人,已經做了三年多的燈珠封裝了。 “對,透明的也是這個(ge) 單價(jia) ,五分錢已經很便宜了,再少就不行了,付現金的話可以少一厘錢,49厘,這個(ge) 報價(jia) 真的不貴了。” 跟客戶打完電話後,姚利略顯無奈地對南都記者說:“現在做L E D這行的人是越來越多,價(jia) 格也被壓得越來越低,幾分錢的貨客戶還要殺價(jia) 。”據姚利介紹,目前L E D封裝主要是出口海外,國內(nei) 市場集中在房地產(chan) 裝飾,但從(cong) 去年下半年開始,“訂單逐漸減少了,到目前比去年年初少了大概三分之一”。 深圳寶安安華工業(ye) 區高新奇大廈的B座2樓,就是姚利口中那個(ge) “做L E D封裝比我們(men) 好”的工廠。工廠門口沒有掛任何牌匾,廠門開著一條縫,“轟轟”的機器聲從(cong) 裏麵傳(chuan) 出來,門上貼著一張A 4紙,打印黑體(ti) 字告訴外來人“廠房重地,閑人免進”。 像這樣的廠家,在深圳比比皆是,“去年下半年是井噴時期”。據姚利介紹,深圳L E D企業(ye) 中99%以上為(wei) 中小企業(ye) ,分散在寶安、龍崗等地,沒有自有物業(ye) ,多靠租廠房生產(chan) ,月租高達25~35元/平米。“現在深圳大大小小的L E D企業(ye) 有4000多家,而在2008年,這個(ge) 數字隻有700家。” 艱難的不止處於(yu) 中遊做封裝的小廠,下遊做燈具應用的中小型廠商也處於(yu) 水深火熱之中。 深圳金銳(立馬)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從(cong) 七八年前開始專(zhuan) 門生產(chan) L E D電源,近兩(liang) 三年也涉足L E D照明燈具應用,工廠在深圳寶安區固戍華豐(feng) 世紀科技園,有一百多名員工。金銳(立馬)光電的門市店也在寶安數碼電子城,店內(nei) 擺放著各種戶外L E D燈和室內(nei) L E D燈。金銳(立馬)光電總經理黃立新認為(wei) ,“目前L E D要生存的話,隻能做外貿,但外貿的環境確實也不好”。對一個(ge) 個(ge) 走進門店內(nei) ,但看到高價(jia) 又轉身走掉的顧客,黃無奈地搖搖頭說,“現在隻能慢慢做,反正就這樣堅持著,不求利潤,但求保本。” 這還隻是L E D行業(ye) 艱難生存之道的冰山一角。業(ye) 內(nei) 人士深圳文卓綠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妙文說:“我是眼看著這個(ge) 行業(ye) 裏麵倒下了一片人,又看著一批新麵孔進來。有廠家甚至在今年年初剛開了,年中就關(guan) 門轉行了。” 國內(nei) 市場沒發育,國外市場又瘦身 廣東(dong) 綠色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E MC(合同能源管理)聯盟常務副秘書(shu) 長林昭景分析認為(wei) ,L E D的困境就在於(yu) 沒市場,特別是L E D照明領域。他指出,L E D照明多靠海外市場消化,而國內(nei) 市場主要靠工程項目,例如路燈改造以及公用照明(包括超市、醫院、住宅小區等)。 “通過渠道零售L E D燈具一定失敗,目前L E D燈具還是要做出口和工程項目”,林指出。 而林透露,路燈節能改造項目都是政府工程,要走的流程多,項目執行起來比較慢;鑒於(yu) 這樣的情況,E MC聯盟從(cong) 去年開始研究並於(yu) 今年下半年開始投資室內(nei) 照明項目。據介紹,E M C聯盟已簽下了在長沙的一個(ge) 一百萬(wan) 平米的小區進行公用照明的節能改造,廣州的部分醫院、深圳的部分超市公用照明的節能改造還在方案討論階段。林預計明年上半年,國內(nei) 室內(nei) 公用照明節能改造項目會(hui) 集中爆發。 但李妙文分析指出,“L E D燈具節能不省錢,由於(yu) 成本太高,加上人們(men) 對L E D燈具認識不夠,導致目前國內(nei) 戶外、公用照明領域市場尚未完全打開,家用照明更沒有市場可言。” 18W一米二L E D日光管135元,5W的L E D燈泡30元,L E D消防應急燈要60元,而普通的5W節能燈價(jia) 格在12- 20元不等,一般的5W燈泡價(jia) 格隻要3-5元。多數進入門店顧客一聽到L E D燈具價(jia) 格第一反應都是“這麽(me) 貴”或者“我不要L E D的”,然後轉身就走。黃立新無奈地說:“等到老百姓都能接受L E D燈具的價(jia) 格,我們(men) 的空間就有了。” 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深圳L E D照明產(chan) 品90%以上出口,國內(nei) 市場僅(jin) 消耗了不到10%。“很多做照明的廠是沒有國內(nei) L E D燈具訂單的,隻有一些外貿的單。”但受歐債(zhai) 危機影響,近兩(liang) 年海外市場在不斷“瘦身”。 所以,“很多大廠家是靠傳(chuan) 統燈具來支撐著L E D燈具的發展”,林透露。 此外,黃立新告訴南都記者,歐洲、美國市場對L E D燈具的要求很嚴(yan) 格,要通過各種檢測、認證,完成一個(ge) 訂單要很長時間;而中東(dong) 的需求量雖然大,但是開出的價(jia) 格比國內(nei) 市場還低,“一個(ge) L E D天花燈竟隻開出一塊二毛錢的價(jia) 格,L E D燈具的幾個(ge) 螺絲(si) 成本都差不多有一塊二毛錢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5月到7月期間,歐盟委員會(hui) 非食品類預警係統連續發出三道消費者警告,消費警告稱產(chan) 自中國的“O versol”牌L E D日光燈、“E coL ightN ordic”牌L E D燈管、“M ercury”牌L E D夜燈,不符合歐盟低電壓指令和歐洲相關(guan) 標準。有關(guan) 當局已下令將產(chan) 品撤出市場並從(cong) 消費者手中召回已售出的產(chan) 品。 產(chan) 能過剩又缺乏標準 從(cong) 2008年開始,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補貼推廣高效照明產(chan) 品,對大宗用戶和城鄉(xiang) 居民購買(mai) 節能燈分別給予30%和50%的補貼。2009年3月7日,深圳市在全國率先發布了《深圳市L E D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深圳市推廣高效節能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品示範工程實施方案》、《深圳市促進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發展的若幹措施》三個(ge) 文件促進L E D節能照明的發展;此後,廣東(dong) 省建立了20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深圳對於(yu) 參與(yu) 政府投資項目L E D示範工程的企業(ye) ,根據燈具的價(jia) 格給予10%的補助,並貼息3年,對承擔企業(ye) 投資項目LE D應用示範工程的企業(ye) ,按照LED燈具價(jia) 格的30%給予補貼。 在政策的引導下,LED照明領域成了“香餑餑”。 林昭景指出,“有的人不懂L E D行業(ye) ,而有的人正是看到市場尚未完全打開,反正就是人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在這個(ge) 領域分一杯羹,於(yu) 是不管懂還是不懂這個(ge) 行業(ye) 的人都湧了進來。” 姚利談到行業(ye) 競爭(zheng) 者越來越多時也無奈地說,“拿著二三十萬(wan) ,買(mai) 儀(yi) 器設備分期付款,招十幾、二十個(ge) 工人,就成一個(ge) 工廠了。” 李妙文對L E D廠家數量井噴略顯擔憂,“上遊中遊產(chan) 能明顯過剩,下遊應用市場尚未打開,結果可想而知。”而2011年行業(ye) 報告也指出,目前MOCVD (生產(chan) LED外延片的關(guan) 鍵設備)增長還是很快,去年安裝了300台,目前已經超過了600台,今年可能要超過1500台;並且目前國內(nei) 的外延片產(chan) 能、芯片產(chan) 能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端應用,存在著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的風險。 此外,林還透露:“現在很多進入LED行業(ye) 的企業(ye) 對LED的認知是不夠的,更別說精通了,加上國內(nei) 目前也沒有非常係統成熟的LE D檢測標準,市場上LE D燈具魚龍混雜。” 據李妙文透露,去年下半年,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路段進行LE D路燈測試,此次測試總共亮燈1200小時,參與(yu) 試驗的產(chan) 品光衰非常嚴(yan) 重———亮度從(cong) 原本60兆度降到40兆度,最後隻剩下10多兆度,明顯達不到“5萬(wan) 小時後光衰低於(yu) 30%”的要求。 LED燈具的技術、質量問題還不止這些。 黃立新透露,目前LED行業(ye) 內(nei) 不少廠家為(wei) 了降低成本,把芯片切小了,例如把原本邊長45μm (微米)芯片切割成邊長25μm,但是為(wei) 了保持相同的亮度,25μm的芯片也用45μm芯片配備的驅動電源,容易使芯片的壽命縮短。 “借雞生蛋”積聚風險 李妙文還指出,國內(nei) 做LE D的廠家基本都是在“借雞生蛋”———從(cong) 國外買(mai) 回大量的設備、買(mai) 芯片回來自己封裝,這就提高了L E D產(chan) 品生產(chan) 成本,降低了企業(ye) 利潤;而且由於(yu) 國內(nei) 技術水平本身達不到國際水準,在國內(nei) 封裝後芯片的質量下降,壽命縮短,後期維護成本非常高,所以L E D行業(ye) 的廠商常常是剛吞進去一筆資金就要吐出來;此外,新的生產(chan) 項目也需要廠家先投資,極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這也是大部分LE D廠家生存艱難,以至於(yu) 倒閉的原因。 深圳LED照明9成出口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深圳L E D照明產(chan) 品90%以上出口,國內(nei) 市場僅(jin) 消耗了不到10%。很多做照明的廠是沒有國內(nei) LE D燈具訂單的,隻有一些外貿的單。但受歐債(zhai) 危機影響,近兩(liang) 年海外市場在不斷“瘦身”。———業(ye) 內(nei) 人士 春天在哪裏? LED照明的春天究竟在哪裏? 廣東(dong) 綠色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E M C (合同能源管理)聯盟常務副秘書(shu) 長林昭景認為(wei) :“對這個(ge) 行業(ye) ,不用太悲觀但也不能太樂(le) 觀。” 對於(yu) 技術短板,林昭景承認,國內(nei) LED行業(ye) 在LED芯片技術上確實是空白的。但他同時指出,現在國內(nei) 不少研究機構針對LED芯片的襯底技術進行研發,尋找一種比美國的科瑞采用的碳化矽和日本日亞(ya) 采用的藍寶石更便宜的材料做芯片襯底。“此項研究成功後,不僅(jin) 可以避開技術壁壘,LED燈具的成本還會(hui) 大大下降。”林對此項研究持樂(le) 觀態度。 此外,林還指出,國內(nei) 的LED技術相比去年有所提升———國產(chan) 的0.5W以下的小功率芯片的質量是符合國際要求的,而部分廠商大功率的芯片每瓦也能達到140流明(電流單位),比去年年初提高了一倍,接近160多流明/瓦的國際水平。 前不久國家相關(guan) 部委出台的公告對艱難度日中的LED企業(ye) 或是福音:根據要求,我國將從(cong) 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五個(ge) 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產(chan) 品升級換代就在眼前,問題是,有多少企業(ye) 可以熬到春天? |
|
![]() |
外銷遇冷產(chan) 能過剩來襲
繼LED企業(ye) 鈞多立老總跑路之後,深圳另一家小有名氣的LED企業(ye) 博倫(lun) 特光電也宣布倒閉。一時間,LED行業(ye) 人心惶惶。
記者從(cong) 多位行內(nei) 人士處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規模LED企業(ye) 約有4000家,而今年上半年已經有100多家中遊封裝企業(ye) ,300多家下遊應用企業(ye) 倒閉。
“每個(ge) 月都有大把LED廠家成立,也有大把的廠家倒閉,我們(men) 是靠著最後一絲(si) 微利在撐著,保不準哪天也關(guan) 門轉行了”,深圳市久盛光電有限公司老板姚利麵帶著些許無奈。
艱難的生存之道
姚利的工廠在深圳寶安安化工業(ye) 區,工廠規模不大,隻有幾十名工人,已經做了三年多的燈珠封裝了。
“對,透明的也是這個(ge) 單價(jia) ,五分錢已經很便宜了,再少就不行了,付現金的話可以少一厘錢,49厘,這個(ge) 報價(jia) 真的不貴了。”
跟客戶打完電話後,姚利略顯無奈地對南都記者說:“現在做L E D這行的人是越來越多,價(jia) 格也被壓得越來越低,幾分錢的貨客戶還要殺價(jia) 。”據姚利介紹,目前L E D封裝主要是出口海外,國內(nei) 市場集中在房地產(chan) 裝飾,但從(cong) 去年下半年開始,“訂單逐漸減少了,到目前比去年年初少了大概三分之一”。
深圳寶安安華工業(ye) 區高新奇大廈的B座2樓,就是姚利口中那個(ge) “做L E D封裝比我們(men) 好”的工廠。工廠門口沒有掛任何牌匾,廠門開著一條縫,“轟轟”的機器聲從(cong) 裏麵傳(chuan) 出來,門上貼著一張A 4紙,打印黑體(ti) 字告訴外來人“廠房重地,閑人免進”。
像這樣的廠家,在深圳比比皆是,“去年下半年是井噴時期”。據姚利介紹,深圳L E D企業(ye) 中99%以上為(wei) 中小企業(ye) ,分散在寶安、龍崗等地,沒有自有物業(ye) ,多靠租廠房生產(chan) ,月租高達25~35元/平米。“現在深圳大大小小的L E D企業(ye) 有4000多家,而在2008年,這個(ge) 數字隻有700家。”
艱難的不止處於(yu) 中遊做封裝的小廠,下遊做燈具應用的中小型廠商也處於(yu) 水深火熱之中。
深圳金銳(立馬)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從(cong) 七八年前開始專(zhuan) 門生產(chan) L E D電源,近兩(liang) 三年也涉足L E D照明燈具應用,工廠在深圳寶安區固戍華豐(feng) 世紀科技園,有一百多名員工。金銳(立馬)光電的門市店也在寶安數碼電子城,店內(nei) 擺放著各種戶外L E D燈和室內(nei) L E D燈。金銳(立馬)光電總經理黃立新認為(wei) ,“目前L E D要生存的話,隻能做外貿,但外貿的環境確實也不好”。對一個(ge) 個(ge) 走進門店內(nei) ,但看到高價(jia) 又轉身走掉的顧客,黃無奈地搖搖頭說,“現在隻能慢慢做,反正就這樣堅持著,不求利潤,但求保本。”
這還隻是L E D行業(ye) 艱難生存之道的冰山一角。業(ye) 內(nei) 人士深圳文卓綠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妙文說:“我是眼看著這個(ge) 行業(ye) 裏麵倒下了一片人,又看著一批新麵孔進來。有廠家甚至在今年年初剛開了,年中就關(guan) 門轉行了。”
國內(nei) 市場沒發育,國外市場又瘦身
廣東(dong) 綠色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E MC(合同能源管理)聯盟常務副秘書(shu) 長林昭景分析認為(wei) ,L E D的困境就在於(yu) 沒市場,特別是L E D照明領域。他指出,L E D照明多靠海外市場消化,而國內(nei) 市場主要靠工程項目,例如路燈改造以及公用照明(包括超市、醫院、住宅小區等)。
“通過渠道零售L E D燈具一定失敗,目前L E D燈具還是要做出口和工程項目”,林指出。
而林透露,路燈節能改造項目都是政府工程,要走的流程多,項目執行起來比較慢;鑒於(yu) 這樣的情況,E MC聯盟從(cong) 去年開始研究並於(yu) 今年下半年開始投資室內(nei) 照明項目。據介紹,E M C聯盟已簽下了在長沙的一個(ge) 一百萬(wan) 平米的小區進行公用照明的節能改造,廣州的部分醫院、深圳的部分超市公用照明的節能改造還在方案討論階段。林預計明年上半年,國內(nei) 室內(nei) 公用照明節能改造項目會(hui) 集中爆發。
但李妙文分析指出,“L E D燈具節能不省錢,由於(yu) 成本太高,加上人們(men) 對L E D燈具認識不夠,導致目前國內(nei) 戶外、公用照明領域市場尚未完全打開,家用照明更沒有市場可言。”
18W一米二L E D日光管135元,5W的L E D燈泡30元,L E D消防應急燈要60元,而普通的5W節能燈價(jia) 格在12- 20元不等,一般的5W燈泡價(jia) 格隻要3-5元。多數進入門店顧客一聽到L E D燈具價(jia) 格第一反應都是“這麽(me) 貴”或者“我不要L E D的”,然後轉身就走。黃立新無奈地說:“等到老百姓都能接受L E D燈具的價(jia) 格,我們(men) 的空間就有了。”
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深圳L E D照明產(chan) 品90%以上出口,國內(nei) 市場僅(jin) 消耗了不到10%。“很多做照明的廠是沒有國內(nei) L E D燈具訂單的,隻有一些外貿的單。”但受歐債(zhai) 危機影響,近兩(liang) 年海外市場在不斷“瘦身”。
所以,“很多大廠家是靠傳(chuan) 統燈具來支撐著L E D燈具的發展”,林透露。
此外,黃立新告訴南都記者,歐洲、美國市場對L E D燈具的要求很嚴(yan) 格,要通過各種檢測、認證,完成一個(ge) 訂單要很長時間;而中東(dong) 的需求量雖然大,但是開出的價(jia) 格比國內(nei) 市場還低,“一個(ge) L E D天花燈竟隻開出一塊二毛錢的價(jia) 格,L E D燈具的幾個(ge) 螺絲(si) 成本都差不多有一塊二毛錢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5月到7月期間,歐盟委員會(hui) 非食品類預警係統連續發出三道消費者警告,消費警告稱產(chan) 自中國的“O versol”牌L E D日光燈、“E coL ightN ordic”牌L E D燈管、“M ercury”牌L E D夜燈,不符合歐盟低電壓指令和歐洲相關(guan) 標準。有關(guan) 當局已下令將產(chan) 品撤出市場並從(cong) 消費者手中召回已售出的產(chan) 品。
產(chan) 能過剩又缺乏標準
從(cong) 2008年開始,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補貼推廣高效照明產(chan) 品,對大宗用戶和城鄉(xiang) 居民購買(mai) 節能燈分別給予30%和50%的補貼。2009年3月7日,深圳市在全國率先發布了《深圳市L E D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深圳市推廣高效節能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品示範工程實施方案》、《深圳市促進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發展的若幹措施》三個(ge) 文件促進L E D節能照明的發展;此後,廣東(dong) 省建立了20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深圳對於(yu) 參與(yu) 政府投資項目L E D示範工程的企業(ye) ,根據燈具的價(jia) 格給予10%的補助,並貼息3年,對承擔企業(ye) 投資項目LE D應用示範工程的企業(ye) ,按照LED燈具價(jia) 格的30%給予補貼。
在政策的引導下,LED照明領域成了“香餑餑”。
林昭景指出,“有的人不懂L E D行業(ye) ,而有的人正是看到市場尚未完全打開,反正就是人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在這個(ge) 領域分一杯羹,於(yu) 是不管懂還是不懂這個(ge) 行業(ye) 的人都湧了進來。”
姚利談到行業(ye) 競爭(zheng) 者越來越多時也無奈地說,“拿著二三十萬(wan) ,買(mai) 儀(yi) 器設備分期付款,招十幾、二十個(ge) 工人,就成一個(ge) 工廠了。”
李妙文對L E D廠家數量井噴略顯擔憂,“上遊中遊產(chan) 能明顯過剩,下遊應用市場尚未打開,結果可想而知。”而2011年行業(ye) 報告也指出,目前MOCVD (生產(chan) LED外延片的關(guan) 鍵設備)增長還是很快,去年安裝了300台,目前已經超過了600台,今年可能要超過1500台;並且目前國內(nei) 的外延片產(chan) 能、芯片產(chan) 能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端應用,存在著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的風險。#p#分頁標題#e#
此外,林還透露:“現在很多進入LED行業(ye) 的企業(ye) 對LED的認知是不夠的,更別說精通了,加上國內(nei) 目前也沒有非常係統成熟的LE D檢測標準,市場上LE D燈具魚龍混雜。”
據李妙文透露,去年下半年,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路段進行LE D路燈測試,此次測試總共亮燈1200小時,參與(yu) 試驗的產(chan) 品光衰非常嚴(yan) 重———亮度從(cong) 原本60兆度降到40兆度,最後隻剩下10多兆度,明顯達不到“5萬(wan) 小時後光衰低於(yu) 30%”的要求。
LED燈具的技術、質量問題還不止這些。
黃立新透露,目前LED行業(ye) 內(nei) 不少廠家為(wei) 了降低成本,把芯片切小了,例如把原本邊長45μm (微米)芯片切割成邊長25μm,但是為(wei) 了保持相同的亮度,25μm的芯片也用45μm芯片配備的驅動電源,容易使芯片的壽命縮短。
“借雞生蛋”積聚風險
李妙文還指出,國內(nei) 做LE D的廠家基本都是在“借雞生蛋”———從(cong) 國外買(mai) 回大量的設備、買(mai) 芯片回來自己封裝,這就提高了L E D產(chan) 品生產(chan) 成本,降低了企業(ye) 利潤;而且由於(yu) 國內(nei) 技術水平本身達不到國際水準,在國內(nei) 封裝後芯片的質量下降,壽命縮短,後期維護成本非常高,所以L E D行業(ye) 的廠商常常是剛吞進去一筆資金就要吐出來;此外,新的生產(chan) 項目也需要廠家先投資,極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這也是大部分LE D廠家生存艱難,以至於(yu) 倒閉的原因。
深圳LED照明9成出口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深圳L E D照明產(chan) 品90%以上出口,國內(nei) 市場僅(jin) 消耗了不到10%。很多做照明的廠是沒有國內(nei) LE D燈具訂單的,隻有一些外貿的單。但受歐債(zhai) 危機影響,近兩(liang) 年海外市場在不斷“瘦身”。———業(ye) 內(nei) 人士
春天在哪裏?
LED照明的春天究竟在哪裏?
廣東(dong) 綠色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E M C (合同能源管理)聯盟常務副秘書(shu) 長林昭景認為(wei) :“對這個(ge) 行業(ye) ,不用太悲觀但也不能太樂(le) 觀。”
對於(yu) 技術短板,林昭景承認,國內(nei) LED行業(ye) 在LED芯片技術上確實是空白的。但他同時指出,現在國內(nei) 不少研究機構針對LED芯片的襯底技術進行研發,尋找一種比美國的科瑞采用的碳化矽和日本日亞(ya) 采用的藍寶石更便宜的材料做芯片襯底。“此項研究成功後,不僅(jin) 可以避開技術壁壘,LED燈具的成本還會(hui) 大大下降。”林對此項研究持樂(le) 觀態度。
此外,林還指出,國內(nei) 的LED技術相比去年有所提升———國產(chan) 的0.5W以下的小功率芯片的質量是符合國際要求的,而部分廠商大功率的芯片每瓦也能達到140流明(電流單位),比去年年初提高了一倍,接近160多流明/瓦的國際水平。
前不久國家相關(guan) 部委出台的公告對艱難度日中的LED企業(ye) 或是福音:根據要求,我國將從(cong) 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五個(ge) 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產(chan) 品升級換代就在眼前,問題是,有多少企業(ye) 可以熬到春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