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節緬懷親(qin) 人和烈士的同時,一個(ge) 獨特的墓碑引起了人們(men) 的關(guan) 注,他的墓碑是一個(ge) 激光器的模型,除此之外沒有一個(ge) 字。在銀河公墓的群墓中,有一個(ge) 與(yu) 周圍黑色方形的墓碑不同的墓碑,它的形狀似一個(ge) 激光器。說到激光器,就不能不提到一位東(dong) 莞籍的科學家——鄧錫銘,他是我國的激光科技之父,光學、激光學專(zhuan) 家。
鄧錫銘(1930年~1997年),男,廣東(dong) 東(dong) 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激光專(zhuan) 家,他組織研發出我國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並創建了以“神光”係列為(wei) 代表的高功率激光裝置。
1960年5月15日,美國人梅曼宣布獲得了人類第一束激光,並在同年7月7日,宣布發明了世界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目前廣泛應用於(yu) 工業(ye) 、國防、醫學和太空技術等眾(zhong) 多領域,被稱為(wei) 20世紀繼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ti) 之後,人類的又一重大發明。
盡管激光極其重要,但在1960年,國內(nei) 卻少有人關(guan) 注。而鄧錫銘就在此時,率先倡議在我國開拓激光科技領域。1961年9月,在鄧錫銘的組織和親(qin) 自參與(yu) 下,我國第一台激光機——小球照明紅寶石激光器誕生,拉開了我國激光科技發展的大幕。
與(yu) 此同時,在上世紀60年代,鄧錫銘主持研製成功國內(nei) 第一台氦氖氣體(ti) 激光器,幾乎與(yu) 國外同時獨立提出了高功率激光Q開關(guan) 原理,貢獻了一係列對激光特性早期認識具有重要意義(yi) 的理論與(yu) 實驗成果,成為(wei) 我國激光科技領域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
鄧錫銘不僅(jin) 留下了以“神光”係列為(wei) 代表的高功率激光裝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向世人表明了他的孜孜不倦的探索與(yu) 創新以及為(wei) 此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在他的身上充分體(ti) 現了人生的價(jia) 值。
鄧錫銘為(wei) 我國的激光事業(ye) 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精神值得後世人們(men) 的學習(xi) 。也祝願中國的激光事業(ye) 能夠在未來發展的更強更大,不辜負先輩的期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