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從(cong) 武漢市獲悉,根據剛剛啟動的高新產(chan) 業(ye) 五年行動計劃,2016年武漢經濟中高新產(chan) 業(ye) 的含量將超過30%。
2011年武漢高新技術產(chan) 值、增加值分別為(wei) 3448億(yi) 元和1074億(yi) 元,占武漢GPD的15.9%。盡管武漢已經形成了電子信息、新材料、先進製造等三大主導高新產(chan) 業(ye) ,高新企業(ye) 595家,占全省55%,但武漢高新產(chan) 業(ye) 規模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居中下遊,具有國內(nei) 、國際競爭(zheng) 力企業(ye) 少,僅(jin) 有30%的技術開發機構建在企業(ye) ,遠低於(yu) 深圳的90%。
近日,武漢市科技局向武漢市人大報告“加快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的五年行動計劃”,稱到2016年,高新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力爭(zheng) 超過1.3萬(wan) 億(yi) 元,增加值超過4000億(yi) 元,GDP占比超過30%,構建與(yu) 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稱的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
根據該計劃,4年內(nei) 武漢光電子與(yu) 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製造產(chan) 值過3000億(yi) 元,新材料、高技術服務產(chan) 業(ye) 超過2000億(yi) 元,並打造一批“百億(yi) 企業(ye) ”,入列者包括烽火通信、長飛光纖、陽光凱迪、華工科技、冠捷科技等。
武漢市稱,將逐步加大投入。到2016年,市級財政科技支出將達一般預算支出的4%以上,各區超過1.5%;5年內(nei) 統籌200億(yi) 元資金用於(yu) 技術研發及產(chan) 業(ye) 化,以此帶動2000億(yi) 元以上社會(hui) 資金投入。
去年,武漢研發經費165億(yi) 元,占GDP2.44%,在全國19個(ge) 副省級以上城市中位列第九,與(yu) 武漢科技實力全國第三明顯不符。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