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光纖光纜

中國光纜需求2015年突破2億芯公裏 強力政策令印度相形見絀

星之球激光 來源:C1142016-01-06 我要評論(0 )   

  2014年全世界光纜安裝總量達到3.11億(yi) 纖芯公裏,其中1.56億(yi) 在中國,即中國光纜市場世界占有率為(wei) 50%。而2015年中國光纜需求已增至2.01億(yi) 纖芯公裏,高達世界預計需求量...


  2014年全世界光纜安裝總量達到3.11億纖芯公裏,其中1.56億在中國,即中國光纜市場世界占有率為50%。而2015年中國光纜需求已增至2.01億纖芯公裏,高達世界預計需求量3.64億纖芯公裏的55%。
  中國光纜市場2015年同比增長率達到17%,而世界範圍內的其他國家——即“非中國市場”合計增長率僅為5%。2014至2015年巴西和俄羅斯兩大光纜市場的用量均有所減少。世界第三大光纜市場——印度的需求2014-2015年也趨於平穩。此外,歐洲及亞洲主要市場的2015年需求也趨於平穩或有所減少。
  考慮到中國市場的規模,其17%的增長率實屬驚人。2015年中國境內共計安裝光纜2.01億纖芯公裏,這一數字已超過2010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安裝總量。僅中國境內最大客戶——中國移動一家公司的光纜安裝量就已超過北美、西非、東歐以及中東地區所有網絡運營商的安裝總量。
  中國2015年光纜需求量是根據其光纜及光纖生產商、運營商、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公布數據進行預估的。10月14至16日於中國武漢召開的CRU亞太地區光纜大會的報告中,多家頂尖光纖光纜公司的高管均表示2015年中國移動的光纜消費量預計將超過1億纖芯公裏,全國消耗總量將超過2億纖芯公裏。大會上多名高管甚至預言中國2015年光纜消耗總量將超過2.1億纖芯公裏,達世界總量的58%。
  逾400多名參會代表參加了在武漢召開的光纖光纜大會
  2015年10月份於武漢召開的光纜大會是由CRU與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5年首次召開此會議便吸引來了超過400名參會人員。超過15個國家派代表前來參加,多數代表為華人。與會人數之多也反映了中國光纖及光纜市場迅猛而廣泛的發展。
  正如CRU市場報告中所述,世界光纜市場現在的價值相當於100億美元。該市場全球範圍內擁有數百家工廠及千萬名工程,市場及管理方麵的專業人員。中國目前擁有超過80家光纜工廠,其中多家屬於世界級的大企業。武漢乃是中國境內光纖、光纜及電信行業的重要樞紐。
  世界最大的光纜製造商中有兩家——烽火和長飛公司,均位於武漢。從10月14日大會項目考察的信息來看,烽火公司目前在中國境內六個不同地點擁有100條光纜生產線(其最大工廠位於武漢)。而長飛公司也在其位於武漢的長飛科技園建成了一座新光纜廠並已投產。考察團前往參觀時共有15條生產線(合股和擠壓生產線)正在運行,且該廠仍具備擴容潛力,生產線可增至30餘條。
  中國光纜行業巨頭麵臨供不應求的挑戰
  大會專題演講中長飛公司CEO莊丹先生強調2015年中國光纜需求量至少將達到2億纖芯公裏,或世界需求總量的55%。同時他還指出這僅是客觀保守預估,最終數字甚至可能達到2.2億纖芯公裏,因為照目前的趨勢來看,2015年年末市場毫無疲軟跡象。
  莊先生指出當前的需求水平已使中國及其他地區光纜製造商麵臨供不應求的局麵。主要限製因素在於預製棒產能。同時莊先生還提到2015年平均纖芯數有所下降,即生產相同纖芯公裏數的光纖將需要更多光纜。因此,光纜產能同樣也導致供應難題——某些類型光纜供不應求。
  小組討論期間,中國五大光纜製造商(烽火、富通、亨通、長飛和中天公司)高管均認為伴隨著光纜需求的持續增長,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麵還將延續至2016年。造成需求增長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政府提高寬帶覆蓋率的目標以及利用互聯網來拉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戰略決策。上述五家公司高管集體表示看好中國市場未來兩到三年內光纜需求的增長。
  而對於長期增長的可能性各方意見不一。中天公司總裁薛馳表示,政府決策將導致市場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快速發展,但是之後的需求增長將可能放緩。其他人則表示,2016年起將啟動的十三五計劃中“寬帶中國”新政策將促使需求不斷增長直至2020年。
影響短期需求的因素包括光纖入戶建設工程的持續實施。盡管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光纖入戶計劃已覆蓋中國主要城市的大多用戶,但政府對提高農村地區寬帶覆蓋率的要求,將使光纜需求在2016年後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因為農村地區人口密集程度低,覆蓋距離較遠。另一個影響短期需求的因素就是4G移動網絡設施的建設。而影響長期需求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將包括2020年左右麵世的5G移動網絡技術,以及中國經濟發展中城市化的進程。
  大會小組討論的問答環節中,多名發言人探討了為應對短期內供不應求局麵而擴大產能,同時麵對未來不確定的需求水平還應避免過度投資及產能過剩的問題。結論包括如下幾個需予重視的關於行業發展的問題,因為它們將有助於維持供需平衡:1.預製棒加工的研發,2.光纖及光纜出口增長,一些公司表示其出口目標將占光纜銷售總額的30%-40%,3.自動化及“人工智能”生產技術的研發。
  亞洲第二大市場——印度的增長形態有別
  盡管印度人口總數為中國的90%,但其2015年的光纜市場規模尚不足中國市場的10%。2015年印度GDP僅為中國的25%。兩國光纜用量的不同源於各自政府措施、收入分配、城市化及其他多種因素。10月份的光纜大會上,在就不同區域市場進行探討期間,斯特裏特公司首席商務官PankajPridayarshi先生提到,在移動及固定網絡覆蓋方麵印度目前尚處於世界較低水平,屬於較落後國家之一。為此他還舉例說,印度年均電信資本支出及光纖用量水平目前僅為中國的10%。印度實施了多項舉措以提高其網絡服務及使用量,但這些舉措在提升光纜需求方麵的成效不如中國政府措施那樣顯著。
  印度最近的一項措施就是其2011年年末頒布的全國光纖網絡計劃。該計劃目標十分遠大,稱要在兩年內共計安裝50萬公裏的光纜來連接25萬個村莊。Pridayarshi先生稱該計劃是個“巨大的失敗”,他指出該計劃雖在全國範圍實施了三年多,但此期間卻“毫無起色”。出現失敗的原因在於計劃本身就存在弊端,該計劃的實施需仰仗於和國家電信、鐵路、公共設施等有關部門的協作,而國家及各州政府部門間的協作能力卻差強人意。
  Pridayarshi先生還提到,印度全國光纖網絡計劃已於2015年年初進行整改並重新命名為——Bharat網絡計劃。現在,各州有權“按需”自主安裝區域內網絡(印度共有29個州)。Pridayarshi先生引用了多項新出台的政府舉措,包括“百慧城”和“數字印度”等,這些舉措包含多達9項為加強電信係統建設並推廣互聯網應用的具體計劃。其中一些計劃就涉及光纜應用。此外他還指出,未來影響光纜需求的因素還將包括政府為大幅提高移動信號塔光纖連接率而利用無源光纖網絡設備方麵的努力,“信號塔升級就等同於新的光纖入戶計劃”。
  有關印度國家計劃的論點,與先前小組討論中多名中國光纜製造商高管所述——中國政策措施是拉動市場的主要動力之說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對網絡建設及“覆蓋率”所製定的相關目標。近些年中國的電信運營商主要為國有企業,經常提前完成既定目標。
  4G移動通信設施的光纖應用是過去兩年間中國和印度光纜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在印度,以RelianceJioInfocommm公司為例,作為光纜消費大戶,其訂單數量在某些季度內甚至與印度電信公司(BharatSancharNigamLimited)比肩。11月份,印度另外兩家主要移動運營商,BhartiAirtel和沃達豐公司也紛紛宣布將在之後兩到三年內斥資數十億美元對各自基礎設施進行升級。
  其他發展中市場助力未來需求增長
  CRU首席谘詢師RichardMack先生為比對不同國家的光纜需求設計了一個框架。首先要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市場上共有多少家電信網絡運營商?現在仍有少數國家采用國有壟斷運營商,而其他國家則可能在不同區域擁有多家運營商,或多家運營商在同一區域進行競爭;以美國為例,其總計擁有超過千家電信運營商和一千多個有線電視網絡。
  其次要問的問題就涉及各運營商的網絡建設狀態,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網絡建設所需資金來源等。綜合上述因素,世界多數市場在光纜需求、支出重點、光纜用戶數量、不同運營商間競爭和合作管理規定等方麵,均與中國大不相同。
  共有三個區域對光纜製造商需求較高——即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這三者均是光纜淨進口國。這三個地區總計包括100多個國家,其中隻有12個國家擁有自己的光纜製造廠。其2014年光纜需求總量為3000萬纖芯公裏。此數字相當於中國2014年需求總量的20%。但這三個區域仍具備較強的增長潛力,相信隨著運營商們為提升各自固定和移動寬帶服務而不斷擴大並升級網絡,預計未來五年的年均增長率將超過10%。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