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第十六屆慕尼黑(上海)光博會(hui) 現場,廣東(dong) 粵港澳大灣區硬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硬科院”)宣布推出工業(ye) 級藍光半導體(ti) 直接輸出激光器,該產(chan) 品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輸出功率為(wei) 500瓦、1000瓦,結構簡潔,體(ti) 積小,可靠性高,同時具備高功率細光束輸出,高填充麵陣光束,擴展方便和自由空間直接輸出等特點,主要用於(yu) 高反材料的焊接、熔覆,3D打印等。
工業(ye) 級藍光半導體(ti) 直接輸出激光器
據介紹,這款工業(ye) 級藍光半導體(ti) 直接輸出激光器具有兩(liang) 大優(you) 勢:一是以藍光代替紅外激光,吸收率高、功耗小;二是以半導體(ti) 代替固體(ti) 激光機,穩定性強,無額外附加元件。據介紹,銅、金、鋁等高反射率金屬材料對藍光的吸收率是紅外激光的10倍以上,這意味著加工同種高反材料,假定使用紅外激光器所需功率為(wei) 4000瓦,藍光激光器則隻需400~800瓦的功率就能進行加工,還能減少飛濺,極大地節省了工業(ye) 製造中的成本,還能提高加工質量。
同時,相比於(yu) 價(jia) 格昂貴、體(ti) 積大、穩定性差的固體(ti) 激光機來說,半導體(ti) 激光機具有更多優(you) 勢。它的體(ti) 積是固體(ti) 激光機的1/10——1/5,穩定性更強,沒有額外附件元件,避免了固體(ti) 激光機需要經常維修的情況。
相較於(yu) 市場上藍光激光器常用的單管陣列光纖耦合輸出,硬科院發布的這款藍光半導體(ti) 直接輸出激光器采用了麵陣+自由空間直接輸出技術路線,避免了額外損失,大大提高了產(chan) 品的輸出功率。為(wei) 此,產(chan) 品的光路係統、散熱係統等都由硬科院自主開發設計。
據介紹,在電池、渦輪機以及燃氣爐等大量使用了銅材料,另外在一些電子產(chan) 品元器件很多地方也用了銅材料,相對於(yu) 紅外激光,藍光半導體(ti) 激光器對銅材料加工擁有很大優(you) 勢。隻要未來應用工藝成熟,藍光激光加工的需求量會(hui) 非常可觀。2020年起,中國的研究單位和企業(ye) 陸續推出了藍光半導體(ti) 激光器。
硬科院光電中心看到了藍光半導體(ti) 激光器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發揮中科院科研成果積累和硬科技創新生態體(ti) 係優(you) 勢,率先推出此款產(chan) 品,麵向光電芯片產(chan) 業(ye) 對激光技術的應用需求,填補國內(nei) 空白。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