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10中國造船與(yu) 國際船舶交易峰會(hui) ”在上海舉(ju) 行。此次會(hui) 議以“為(wei) 中國船企提供交易策略”和“將中國造船推向國際市場”為(wei) 宗旨,組委會(hui) 特邀了10多位國內(nei) 外船舶實業(ye) 界、研究界、法律及金融界等重量級人士到會(hui) ,與(yu) 近200名參會(hui) 代表交流探討當前形勢下中國造船的國際化市場營銷及其相關(guan) 策略,引起與(yu) 會(hui) 者的廣泛興(xing) 趣和積極探討。據記者了解,將中國造船與(yu) 國際船舶交易話題聯接作為(wei) 峰會(hui) 命題在國內(nei) 眾(zhong) 多業(ye) 內(nei) 會(hui) 議中尚屬首次。
中國船舶工業(ye) 市場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新龍就當前國際造船市場形勢和中國造船業(ye) 發展格局,作了《中國造船界的國際化營銷發展戰略》的專(zhuan) 題演講,結合中國造船業(ye) 國際化營銷存在的不足,分析“十二五”期間船舶業(ye) 國際營銷的外部環境,他建議,中國船企要不斷完善經營集中模式,建立起更加富有活力、高效運行的營銷體(ti) 係;要與(yu) 國外知名船舶經紀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要緊密跟蹤市場需求及船舶技術發展動態,提高對市場的判斷和研究能力;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營銷網絡,加強海外營銷網點建設,加大市場開發和客戶服務力度;要探索通過多元化的資本運作方式支持市場營銷等途徑。
中國造船業(ye) 產(chan) 能過剩如何應對是不少與(yu) 會(hui) 者尋求的話題。已在船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上海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監事會(hui) 主席陳金海的一個(ge) 《產(chan) 能過剩條件下船企的應對策略》演講引起參會(hui) 者認真關(guan) 注。金融風暴風險尚存,中國造船突圍攀升;產(chan) 能迷霧撲朔迷離;難題亟待破解:航運業(ye) 時高時低,前景難測;新規範接連出台,荊棘叢(cong) 生;匯率戰狼煙四起,動蕩難安;競爭(zheng) 力差距明顯,壓力倍增;成本帳節節升高,優(you) 勢不在……陳金海呼籲,船舶產(chan) 業(ye) 的政府調控、產(chan) 業(ye) 協同、專(zhuan) 業(ye) 分工、市場拓展、降本增效、苦練內(nei) 功等等都是當下需要采取重要措施。
美國TakenakaPartnersLCC的副董事長金庚俊先生和原上海船舶工業(ye) 貿易公司的陳存信高級工程師他們(men) 都圍繞造船新技術推動對船舶國際化市場重大影響作演講。金先生用自己熟悉的事例說明業(ye) 界一個(ge) 普遍的事實,船企競爭(zheng) 力提升源於(yu) “大多數都重視造船技術的發展,與(yu) 時俱進。”陳先生在帶著大家回顧了這些年船舶業(ye) 界的種種技術新規則出台後用理性的思考層層提出:如果我們(men) 設計不出符合新規則的船,我們(men) 隻能買(mai) 國外船東(dong) 提供的設計,不光船價(jia) 沒有競爭(zheng) 力,而且造船的成本和周期也會(hui) 受到嚴(yan) 重的影響。如果我們(men) 設計出符合新規則的船;由於(yu) 配套設備不能解決(jue) ,要從(cong) 國外進口,在市場競爭(zheng) 劇烈的情況下,同樣會(hui) 造成成本增加,周期拉長。如果我們(men) 設計出符合新規則的船,又能生產(chan) 配套設備,但是由於(yu) 船廠造船工藝落後,質量達不到標準,苦果也會(hui) 一樣結出。當前,歐、美、日、韓等船舶工業(ye) 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憑借自身技術憂勢,利用其在國際海事組織中所占據的有利地位和技術上的話語權,通過國際海事組織密集推出了一係列新標準、新規範,遏製著我國船舶工業(ye) 的順利發展。隻有手中掌握技術,才能占有國際規則、標準的話語權,才能有船舶貿易價(jia) 格的製定權,才能真正占有市場的份額。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香港法律界、上海交大等高層管理人士或專(zhuan) 家還就當今船舶交易中融資、租賃和法律事務等熱點問題提出了他們(men) 的意見和建議,這讓與(yu) 會(hui) 人士頗多受益。
峰會(hui) 除主題演講外,還設置了部分嘉賓與(yu) 參會(hui) 者的交流和互動,國內(nei) 一些知名造船企業(ye) 的代表和國外船舶界當前影響力企業(ye) 在中國市場的代表和廣大參會(hui) 者共同圍繞中國造船的國際化市場營銷和相關(guan) 策略進行了對話交流,探討了許多共同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問題。
這次會(hui) 議不僅(jin) 吸引了國內(nei) 造船及配件行業(ye) 人士,還吸引了不少融資租賃和法律界人士,特別是許多國外造船和船公司代表以及大的航運公司在中國的經紀代表等的參會(hui) ,更給會(hui) 議帶來新的前沿信息。本次峰會(hui) 是由江浙滬三地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主辦,並得到我國主要沿江、沿海6省船舶行業(ye) 協會(hui) 和上海航運交易所、上海市浙江商會(hui)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管理會(hui) 等單位大力支持,會(hui) 議由從(cong) 事國際船舶貿易多年的上海久和船舶進出口有限公司和已在船舶貿易的互聯網領域探索多年的中國國際船舶交易網全程承辦,呈現明顯的專(zhuan) 業(ye) 性、策略性和實務性特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