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行為(wei) 向市場傳(chuan) 遞的最直接信號,即是“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認可當前估值水平”。然而盤點以往案例,一些高管在增持背後卻有著深層意圖,如為(wei) 再融資護航、為(wei) “大小非”減持造勢等。
對於(yu) 故事多多的華工科技而言,眾(zhong) 高管今年來的三次增持令資本市場矚目。不過,高管們(men) 的低價(jia) 增持令去年6月高價(jia) 認購定增股票、目前深度套牢的投資公司不滿,直言“被欺騙”。而在部分投資者看來,或許高管們(men) 的增持隻是在為(wei) 這些投資公司即將到來的解禁造勢而已。
作秀式增持?
根據華工科技的公告,華工科技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部分經營骨幹人員通過武漢新金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金石”)於(yu) 2012年1月10日—11日買(mai) 入4,070,356股公司股票,成交均價(jia) 為(wei) 13.51元,占公司總股本的0.91%。
2012年2月13日,新金石再次買(mai) 入372,610股,成交均價(jia) 為(wei) 14.93元;2012年3月5日,其又買(mai) 入1,006,053股公司股票,成交均價(jia) 為(wei) 16.69元,此時已經累計買(mai) 入5,449,019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229%。
那麽(me) ,擁有多少股份才會(hui) 讓新金石得到滿足?答案是3%!
新金石公司在3月5日增持後稱:將履行相關(guan) 計劃,自第二次增持日起的三個(ge) 月內(nei) ,根據資本市場的情況,繼續通過二級市場購買(mai) 公司股票,購買(mai) 股份總數量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至多再買(mai) 入占公司總股本的1.7771%)。
然而,距離今年2月13日的第二次增持已經過去三個(ge) 月了,投資者卻再未見到新金石的增持公告。
投資者對此質疑,難道新金石隻是作秀式增持?華工科技董秘劉軍(jun) 對中國資本證券網表示:“從(cong) 信披角度講,我們(men) 還沒有收到新金石公司的通知。”
7734.46萬(wan) 元增持資金何處來?
上述三次增持,新金石共計耗資約7734.46萬(wan) 元。那麽(me) ,這些錢從(cong) 何而來?
資料顯示,新金石成立於(yu) 2011年11月30日,注冊(ce) 資本1000萬(wan) 元。注冊(ce) 地在武漢市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湯遜湖北路33號華工科技園創新基地10棟。根據工商資料可知,新金石法人代表/負責人與(yu) 華工科技董秘劉衛重名。
而新金石的股東(dong) 構成如下:馬新強先生(華工科技董事長,持股10%)、王中先生(董事、總裁,持股8%)、閔大勇先生(董事、常務副總裁,持股5%)、劉含樹先生(副總裁,持股5%)、楊興(xing) 國先生(副總裁,持股5%)、聶波先生(副總裁,持股5%)、熊文先生(副總裁,持股5%)、楊肖先生(副總裁,持股5%)、劉衛先生(董事會(hui) 秘書(shu) ,持股5%)、張勤女士(人力資源總監)及其他10名骨幹員工(持股37%),湖北勁牌投資有限公司共計21名股東(dong) 以現金共同出資組建新金石公司。這樣看來,新金石的負責人應該就是公司董秘劉衛無疑。
而湖北勁牌投資有限公司係勁牌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yu) 2004年4月29日,注冊(ce) 資本8000萬(wan) 元人民幣,主要從(cong) 事礦業(ye) 投資、國內(nei) 商品貿易投資、金融投資及采礦技術谘詢服務。
高管個(ge) 人何以短時間內(nei) 調集數千萬(wan) 的資金?背後真正的“財主”應該就是湖北勁牌投資有限公司。
對此,華工科技董秘劉衛也表示:“高管當然沒那麽(me) 多錢,肯定需要引進投資公司。”
劉衛坦言:“當初成立新金石的動機其實就是作為(wei) 股權激勵的一種製度性安排。雖然借錢增持成本較高,但有也總比沒有強。”
那麽(me) ,這種借錢增持的成本究竟有多高?給高管帶來的收益又有多少?這其中的風險與(yu) 收益恐怕也隻有高管們(men) 自己清楚了。
或為(wei) 定增認購方減持造勢?
一年前,也就是2011年6月8日,華工科技剛以每股20元的價(jia) 格完成了定向增發。而6名認購對象認購的37,950,500股自2011年6月8日起限售期為(wei) 12個(ge) 月。也就是說,2012年6月8日是這6家認購方股票全部解禁的日子。
這六家認購方分別為(wei)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認購750萬(wan) 股,深圳市中信聯合創業(ye) 投資有限公司認購720萬(wan) 股,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認購600萬(wan) 股,昆明盛世景投資中心認購610萬(wan) 股,佳木斯興(xing) 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1000萬(wan) 股,嘉興(xing) 鼎峰優(you) 選股權投資中心認購115.05萬(wan) 股。
但截至5月22日收盤,華工科技的股價(jia) 收於(yu) 16.58元。換句話說,這6家認購方至今還在被套牢中。
對於(yu) 這六家認購方而言,深度套牢並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兒(er) ,從(cong) 他們(men) 認購那天起,他們(men) 就已經是浮虧(kui) 。2011年6月8日的上市交易日,公司股價(jia) 報收於(yu) 19.15元,低於(yu) 每股20元的增發價(jia) 。
有認購方甚至認為(wei) “被欺騙”,公司高管自己低價(jia) 買(mai) 入,“不厚道”。而在投資者看來,故事的版本變成:這可能是華工科技為(wei) 這六家認購方解禁後拋售股票而刻意拉升股價(jia) 的“抬轎子”行為(wei) 。事實上,自從(cong) 新金石第一次買(mai) 入華工科技,華工科技的股價(jia) 就開始不斷上漲了。
對此,劉衛表示:“我不回答是否是抬轎子的行為(wei) ,(新金石)之所以買(mai) 入公司股票,應該是認為(wei) 價(jia) 值被低估了。從(cong) 大盤來講,去年增發時的點位和現在就有很大不同,並且,增發時,幾十家機構爭(zheng) 先恐後想認購,但他們(men) 肯定也沒想到現在是這個(ge) 樣子,這是係統性風險。”
那麽(me) ,既然新金石的增持行為(wei) 可以理解為(wei) 對公司高管們(men) 變相的股權激勵,那麽(me) 高管們(men) 又準備在何時“套現”而落袋為(wei) 安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