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作為(wei) 七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未來發展重點鎖定核電、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四大產(chan) 業(ye) 。其中,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基本確定,即未來5年分別達到1000萬(wan) 千瓦和1300萬(wan) 千瓦。從(cong) 規劃目標來看,生物質能“風頭”已經蓋過光伏。
有關(guan) 專(zhuan) 家指出,與(yu) 光伏相比,生物質發電更具成本優(you) 勢,這是導致其風頭正勁的重要原因。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推算,1300萬(wan) 千瓦發電裝機容量意味著要增加500-700個(ge) 生物質能發電廠,一年要建成100多家生物質能電廠。
“受日本核事故影響,核電發展的安全性更受重視,由此可能會(hui) 影響其發展的速度。”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分析指出,生物質能發電成本低而太陽能發電成本高,是導致生物質能未來5年發展更快的主因之一。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日前在我國首次農(nong) 村能源工作會(hui) 議上表示,要通過合理布局生物質發電項目、推廣應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穩步發展非糧生物液體(ti) 燃料、積極推進生物質氣化工程。
據透露,除了到2015年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1300萬(wan) 千瓦外,還要集中供氣達到300萬(wan) 戶、成型燃料年利用量達到2000萬(wan) 噸、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達到300萬(wan) 噸,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150萬(wan) 噸。專(zhuan) 家預計,到2015年各類生物質利用量至少超過4000萬(wan) 噸標準煤。
“對於(yu)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各地都非常看重,也在提供各種支持。”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向記者透露,不久前廣東(dong) 省發改委就下發通知,專(zhuan) 門調查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貸款需求情況。其目的就是采用貸款承諾、擔保、貼息等辦法,保障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建設項目的資金需求。
記者了解到,為(wei) 了全力支持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相關(guan) 部門已經確定了一些重大行動和重要支持政策。其中,目前國家發改委正組織編製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 計劃出台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工作方案,並有意推進大型自動化秸稈收集機械研發與(yu) 推廣,以求為(wei) 生物質能發展鋪平道路。此外,有關(guan) 部門還將推進燃氣內(nei) 燃發電機組 等關(guan) 鍵設備的研發,以及大型生物質氣化與(yu) 淨化成套設備等產(chan) 業(ye) 化。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常務理事李元普認為(wei) ,除上述措施外,還要加強生物能源植物原料的育種與(yu) 產(chan) 業(ye) 化。
正是看到生物質能發展的巨大潛能,近年來湖北、山東(dong) 等地方政府,以及凱迪電力(000939,股吧)、中糧生化(000930,股吧)等上市公司,紛紛集中優(you) 勢資源,加大對生物質能產(chan) 業(ye) 的投入。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