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德國在基礎科學方麵重視光電研究,成果顯著。自由電子激光裝置作為(wei) 新的研究手段,
更深層次的研究人類對太陽能的認識和利用。同時,再創激光能量世界紀錄。、德國馬普聚合物
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利用兩(liang) 種光活性物質將低能長波光子轉換成高能短波光子,
極大地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率,有助於(yu) 開發新一代高效太陽能電池。
作為(wei) 新的研究手段,德國漢堡電子同步加速器中心的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在1000萬(wan) 瓦電能的作用下,
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記錄:在13.5至13.8納米的波長上,產(chan) 生了每秒脈衝(chong) 150次、每次脈衝(chong) 能量達
170微焦耳的新紀錄。該中心還將建造3.4公裏長的歐洲自由電子倫(lun) 琴激光裝置(XFEL),
預計到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
(二)一個(ge) 由俄羅斯、比利時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小組,使用三度重合的低能粒子記錄技術:
同時記錄電子、光子的飛行時間和質子獲得的脈衝(chong) 能量,首次在實驗中觀察到中子衰變的新方式---放射
β(beta)衰變,即一個(ge) 自由中子衰變成質子、電子、反中微子和光子。該成果對粒子物理的研究有重要意義(y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