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潔淨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星之球科技 來源:科技部2012-05-09 我要評論(0 )   

潔淨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zhuan) 項規劃 一、形勢需求與(yu) 發展 (一)潔淨煤技術是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總量和優(you) 質能源需...


潔淨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zhuan) 項規劃

一、形勢——需求與(yu) 發展
(一)潔淨煤技術是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總量和優(you) 質能源需求數量都進入高速增長期。受化石能資源結構以煤為(wei) 主(約占96%)的製約,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生產(chan) 總量75%,占消費總量70%。預測表明,未來幾十年,煤炭在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結構中的主導作用不會(hui) 改變,同時煤炭生產(chan) 和利用中引發的環境、碳排放等問題也會(hui) 日益突出。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將發展潔淨煤技術作為(wei) 先進能源領域的重要技術方向,特別自“十五”開始,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持續部署,開發出一批具有世界領先/先進水平的潔淨煤技術,並在我國能源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二個(ge) 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要“推動能源生產(chan) 和利用方式變革,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新能源開發,推進傳(chuan) 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要“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wei) 約束性指標,有效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給發展潔淨煤技術賦予新的目標和要求。
潔淨煤技術已經成為(wei) 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
(二)重點潔淨煤技術發展概況
1. 先進燃煤發電技術
①在“超超臨(lin) 界發電”方麵,國內(nei) 具備了製造1000MW、25MPa、600℃等級發電機組的基礎和能力,預測到2020年,新建機組市場容量達500GW。但是,在高參數大容量機組的設計及製造、係統優(you) 化、高溫部件材料等方麵與(yu) 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建設超600℃大容量等級超臨(lin) 界發電機組係統集成示範、研發超700℃關(guan) 鍵材料和技術是今後幾年的重要任務。
②在“大型循環流化床”方麵,“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600MWe超臨(lin) 界循環流化床”已完成設計、製造技術研究,有待於(yu) 通過工業(ye) 示範集成單項成果,完成工業(ye) 裝備技術和運行考核;另外針對燃用劣質燃料、大型超臨(lin) 界CFB鍋爐係列、節能型CFB鍋爐也在開展大量新技術研發。
③在IGCC技術方麵,“十一五”863計劃重大項目“以煤氣化為(wei) 基礎的多聯產(chan) 示範工程”所依托的華能天津250MW級整體(ti) 煤氣聯合循環(IGCC)示範工程正在建設,將逐步進入試運行階段。目前,該項目主要研發內(nei) 容基本完成。
2. 煤基清潔燃料技術
         煤基清潔燃料技術指煤製清潔氣體(ti) 燃料、煤製油和化工品技術。“十五”以來,國家973、863、科技支撐等計劃專(zhuan) 門立題支持了多項技術內(nei) 容的開發,在煤製天然氣、漿態床費托合成、煤加氫液化、煤製烯烴等方麵進行了工業(ye) 示範,目前國內(nei) 已投入示範運行的煤製油總規模達到188萬(wan) 噸油當量/年、煤製烯烴115萬(wan) 噸/年、煤製乙二醇20萬(wan) 噸/年;煤製烯烴、漿態床費托合成、煤加氫液化等工業(ye) 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十一五”期間,863計劃在“以煤氣化為(wei) 基礎的多聯產(chan) 示範工程”項目中支持了“16萬(wan) 噸合成油-燃氣發電聯產(chan) ”課題,另外在“高灰熔點煤加壓氣化技術開發與(yu) 工業(ye) 示範”項目中支持了兩(liang) 個(ge) 氣化技術開發。目前煤氣化技術在某些核心技術及裝備製造方麵仍與(yu) 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尚有大量基礎理論和科學問題有待深入研究,自主開發和優(you) 化提高的潛力很大。
3. 燃氣輪機技術
          “十一五”863計劃重點項目中“100KW級微型燃氣輪機及其供能係統”課題已完成總體(ti) 方案設計,開始核心部件的設計與(yu) 製造,已完成微型燃機整機、燃燒室和永磁電機等工程設計。
“十一五”863計劃“重型燃氣輪機關(guan) 鍵技術及係統”重大項目於(yu) 2008年9月批複啟動,項目設置了“以R0110為(wei) 載體(ti) 的中低熱值燃料燃氣輪機設計研製及在IGCC電站中的工程應用示範”和“F級中低熱值燃料燃氣輪機關(guan) 鍵技術與(yu) 整機設計研究”兩(liang) 個(ge) 課題,目前正在實施中,預計2013年底完成。
4. 燃煤汙染物控製和治理技術
          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結構和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增長,使我國汙染控製和環境保護依然麵臨(lin) 巨大壓力。到2020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即使按照汙染物產(chan) 生量最少的情景預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將分別達到4000萬(wan) 噸和3500萬(wan) 噸。燃煤汙染作為(wei) 能源環境問題,將對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產(chan) 生重大影響和製約。
“十一五”期間,汙染物控製技術主要以“專(zhuan) 題”立題給予支持,難以形成大規模開發和工程應用示範。目前急需開發結合過程控製與(yu) 末端治理、可以實現汙染物資源化利用和多種汙染物聯合脫除的先進技術。
5. 高效燃煤與(yu) 工業(ye) 節能
        我國燃煤工業(ye) 鍋爐、窯爐用煤超過煤炭消費總量的20%,“十一五”期間科技支撐計劃列題支持了“高效燃煤工業(ye) 鍋爐係統技術”,專(zhuan) 題項目支持了餘(yu) 能餘(yu) 熱利用、過程優(you) 化節能等工業(ye) 節能技術,均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成果。目前,亟待開發解決(jue) 的重點節能技術有:特殊技術條件下的冶金節能,工業(ye) 低溫餘(yu) 熱回收,大容量高效燃煤工業(ye) 鍋爐成套技術及裝備,石油、化工、建材等工業(ye) 過程節能等。初步估算,該類技術的節能潛力超過1.5億(yi) 噸標準煤,約占到目前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5%,推動新型節能產(chan) 業(ye) 發展有重大意義(yi) 。
6. 二氧化碳分離、儲(chu) 存及利用
近年來,我國石油開采、煤電、煤製油化工等行業(ye) ,在燃煤煙氣CO2捕集和提純利用、富氧燃燒、煤化工高純CO2地質封存、驅油(EOR)和增采煤層氣(ECBM)等方麵開展了研究和工業(ye) 示範,取得了一批成果。
“十二五”期間,將加大在二氧化碳捕捉與(yu) 封存(CCS)方麵的研究和技術開發,進一步開展理論研究與(yu) 技術攻關(guan) ,實現自主知識產(chan) 權核心關(guan) 鍵技術突破以及相關(guan) 標準的製定,逐步縮小與(yu) 國外差距和實現技術引領。
二、指導思想與(yu) 目標
(一)指導思想
貫徹科學發展觀思想,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為(wei) 基本指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二個(ge) 五年規劃的建議》精神,以加快新能源建設和推進傳(chuan) 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為(wei) 重點,積極推動建設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實現潔淨煤技術跨越進步,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 國家需求、服務產(chan) 業(ye)
結合國家需求和推動實施重大能源開發項目,服務於(yu) 國內(nei) 經濟發展和建設大局,以全社會(hui) 視野凝練戰略目標,注重科技創新對推動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作用,以基礎研究、關(guan) 鍵技術開發、係統集成創新為(wei) 目標,致力潔淨煤技術科技創新,全麵進行規劃部署。#p#分頁標題#e#
2. 世界一流、國際領先
自主創新,提升煤炭提質與(yu) 資源綜合利用、高效燃煤發電、先進煤基潔淨燃料、汙染物控製及資源化利用、工業(ye) 節能、重大裝備研製等技術和能力,建立世界一流研發平台,培養(yang) 世界一流科研隊伍,發展世界一流技術,獲得世界一流成果。
3. 承先啟後、統籌發展
認真總結“十五”、“十一五”取得的成果和存在問題,關(guan) 注“十二五”及中長期發展需求,統籌國內(nei) 科技資源,融合跨領域優(you) 勢能力,發揮產(chan) 學研結合和產(chan) 業(ye) 聯合創新機製和大型企業(ye) 的優(you) 勢,正確引領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
4. 強化管理、培養(yang) 能力
結合體(ti) 製、機製改革,注重“專(zhuan) 項規劃”實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加強立項、實施和驗收的組織管理部署,廣泛吸收社會(hui) 資源,培養(yang) 和建立一支專(zhuan) 兼配合、高水平、高效率的科技管理隊伍。
(三)規劃框架
根據近年來重點發展方向,結合立項和運行管理機製改革,以依托示範工程為(wei) 牽頭、關(guan) 鍵核心技術開發為(wei) 基礎、技術凝練和集成創新為(wei) 重點,對重點技術方向進行梳理。
框架關(guan) 係見下圖。
 
(四)規劃目標
         在煤炭提質與(yu) 資源綜合利用、高效潔淨燃煤發電、煤基潔淨燃料、高效燃煤與(yu) 工業(ye) 節能、隊伍建設和平台建設等方麵,突破重點基礎和核心關(guan) 鍵,開發出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工藝、新技術,實現重大係統技術集成,為(wei) 煤電、煤轉化等重點示範工程和建設潔淨煤技術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提供技術支持,達到世界先進、領先水平。
三、重點方向
(一)高效潔淨燃煤發電
我國50%的煤炭用於(yu) 發電,煤電占發電總量的80%以上,燃煤發電技術進步始終是先進能源技術的重點。目前和今後若幹年,國內(nei) 煤電裝機增量仍將處於(yu) 較高發展速度,技術發展趨勢是“大型、高參數、潔淨”。在此背景下,煤電重要發展方向有以下5個(ge) 方麵:
1. 大型超超臨(lin) 界發電成套技術和高參數超超臨(lin) 界關(guan) 鍵技術。
2. 高參數、新型循環流化床燃煤鍋爐。
3. 大規模整體(ti) 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關(guan) 鍵單元技術及裝備,燃氣輪機及其集成示範。
4. 燃煤汙染治理,二氧化碳分離、埋藏及利用技術。
(二)先進煤轉化
         提高煤質是潔淨煤技術的源頭,2010年我國煤炭消耗33億(yi) 噸,高效利用問題比較突出。“十一五”期間在專(zhuan) 題中對提升低品質煤質量、提高稀缺煤種利用效率、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進行了部署,但總體(ti) 上項目分散、力度偏小。目前,國內(nei) 有眾(zhong) 多企業(ye) 開發這一方麵的技術,但是由於(yu) 褐煤粉塵分離、煤焦油回收加工、汙水淨化等關(guan) 鍵技術沒有得到突破,成為(wei) 共性技術障礙;“十二五”期間擬加大對該類技術的支持,提升褐煤分級提質轉化、褐煤氣化等重點技術水平。
先進煤轉化技術包括煤製天然氣、煤製液體(ti) 燃料和化工品、先進煤氣化等成套工藝和技術。經過近十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wei) 先進煤轉化技術開發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大國。粗略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國共計投入約800億(yi) 元進行該類技術工業(ye) 示範。目前,該類技術方向尚有較多關(guan) 鍵技術需要科技支持,大規模工業(ye) 化核心技術和裝備的國產(chan) 化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jue) 。
重點研究以下技術:
1. 低階煤綜合加工提質技術。
2. 催化氣化等新型煤氣化技術。
3. 結合實施煤製氣體(ti) 、液體(ti) 燃料和化工品百萬(wan) 噸級工業(ye) 示範,開發研究大型合成反應器、高效低成本催化劑、專(zhuan) 用設備、油品加工催化劑和新工藝、新型催化合成、副產(chan) 品綜合利用等關(guan) 鍵技術。
4. 先進煤轉化發電大規模技術集成示範。
(三)先進節能技術
“十五”、“十一五”期間,先進能源技術領域持續部署了能源轉化、利用和工業(ye) 過程的重點節能技術研發,其中工業(ye) 窯爐餘(yu) 能餘(yu) 熱回收利用、工業(ye) 鍋爐高效燃煤等取得了一係列成果。“十二五”期間,將圍繞以下幾個(ge) 重點方向開展部署和研發。
1. 工業(ye) 窯爐餘(yu) 熱餘(yu) 能高效回收利用新技術。
2. 高效率、大容量工業(ye) 鍋爐島成套技術、裝備及應用示範。
3. 冶金行業(ye) 重點節能技術研發示範。
4. 石油、化工、建材等工業(ye) 過程節能、餘(yu) 能餘(yu) 熱利用。
5. 建築綜合節能技術。
(四)汙染物控製和資源化利用技術
“十二五”期間,主要針對燃煤NOx控製、超細顆粒物和重金屬控製、汙染物一體(ti) 化脫除和資源化利用等技術開展項目部署和研發。
四、重點任務
重點任務劃分為(wei) 重點基礎研究、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重大技術集成及工業(ye) 示範等三類,每一類根據技術方向分為(wei) “煤提質及資源綜合利用”、“高效潔淨燃煤發電”、“煤基清潔燃料”、“高效燃煤及工業(ye) 節能”等部分,“汙染物控製”、“二氧化碳分離/存儲(chu) /利用”、“重大能源裝備”等結合其應用劃分至上述幾個(ge) 方向。
“十二五”期間,在高參數發電鍋爐材料、煤基天然氣及高密度航油、狹窄空間高效低氮煤粉燃燒、冶金電爐非穩態廢熱回收等方麵開發出10-15項關(guan) 鍵、核心技術,形成約100項發明專(zhuan) 利,形成一批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的技術及裝備,整體(ti) 達到潔淨煤技術研發和產(chan) 業(ye) 應用國際領先水平。
(一)重點基礎研究
1. 煤提質及轉化基礎研究
針對褐煤、低變質煙煤分級轉化、綜合利用開展煤質與(yu) 轉化基礎研究,如熱衝(chong) 擊下褐煤粉化機理研究,毛細水分蒸發條件研究等;多煤種複雜煤質熱解、氣化、加氫、燃燒轉化基礎研究;地下水對地下氣化影響的基礎研究;新型高效催化反應基礎研究等。
2. 高效潔淨燃煤發電基礎研究
開展燃煤高參數超700℃超超臨(lin) 界發電整體(ti) 熱力係統優(you) 化、材料體(ti) 係、燃燒、傳(chuan) 熱和汙染特性等基礎研究;以近零排放IGCC為(wei) 目標的富氫燃燒和富氫燃機的材料和製造技術基礎研究;節能型、超低排放循環流化床新型流場模擬研究;燃煤火電機組超細顆粒物過程控製技術基礎研究;煤基活性吸附劑製備及再生關(guan) 鍵技術基礎。
3. 燃氣輪機材料及製造技術基礎研究
高溫材料、複雜製造技術、測試平台、運行管理等技術基礎研究。
(二)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
1. 煤提質及資源綜合利用
褐煤、低變質煙煤高效轉化、綜合利用新工藝,新技術研發及工業(ye) 示範,開發百萬(wan) 噸級工業(ye) 裝置工藝包;煤中礦物質先進綜合利用技術;煤礦大型節能及汙染物控製技術。
2. 高效潔淨燃煤發電
(1)開展超700℃超超臨(lin) 界發電機組的鍋爐、汽機、輔機以及高溫材料等關(guan) 鍵技術研究,為(wei) “十三五”期間實現工程示範打下基礎,主要技術指標:蒸汽溫度>700℃,壓力>30MPa,機組容量600MW;鍋爐效率>94%;汽輪機熱耗<6950Kj/KWH;發電機額定功率600MW,發電機效率≥99%;機組循環效率≥48.37%。
(2)600MW高參數超超臨(lin) 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工業(ye) 裝備技術研究、製造及工程示範,技術經濟指標接近同容量相近燃料煤粉爐機組,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開展50~300MW節能、超低排放型CFB鍋爐關(guan) 鍵技術及裝備研究,應用於(yu) 工業(ye) 示範。#p#分頁標題#e#
(3)在IGCC方麵,針對高效煤氣化、節能製氧、中溫脫除汙染物、重型燃氣輪機設計及製造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進行研發和工業(ye) 側(ce) 線示範。
(4)超600℃/1200MW級超超臨(lin) 界發電關(guan) 鍵技術及成套裝備研究,並應用於(yu) 工業(ye) 示範。
(5)建設3~5萬(wan) 噸級/年CO2捕集與(yu) 資源化利用全流程工藝,係統熱功率為(wei) 30MW,主要研究開發和示範富氫或富CO2等非常規燃燒技術。
(6)先進燃煤發電汙染控製技術。研發燃煤煙氣多種汙染物聯合脫除關(guan) 鍵技術,並在600MW電站鍋爐進行工業(ye) 示範。研究開發燃煤NOx過程控製關(guan) 鍵技術集成及示範,完成適於(yu) 我國各類煤種、各種燃燒方式的低NOx燃燒係統的研發和示範,研發適合我國動力燃煤特性的SCR脫硝催化劑,並進行工業(ye) 示範。
3. 煤基清潔燃料
(1)結合國內(nei) 工業(ye) 示範,開發3~5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煤基清潔燃料新技術,完成一批煤製清潔燃料及化工品發明專(zhuan) 利,推動建設大規模煤基多聯產(chan) 工業(ye) 示範,使我國煤基清潔燃氣、煤製油、煤製烯烴等工業(ye) 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煤製清潔燃氣關(guan) 鍵核心技術。開發出合成氣完全甲烷化催化劑製備、甲烷化反應器等關(guan) 鍵技術和成套工藝,並應用於(yu) 1000立方米/天、5萬(wan) 立米/天放大試驗和工業(ye) 示範工程;開發出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煤製天然氣成套工藝技術工藝包,並應用於(yu) 20億(yi) 立方米/年煤製天然氣示範工程。
開發出煤低溫催化氣化、煤加氫氣化兩(liang) 種製天然氣新工藝關(guan) 鍵技術及氣化爐等核心裝備,形成係統試驗室研發平台,建立2.4t/d煤低溫催化氣化和50t/d煤加氫氣化擴大試驗裝置,進行試驗運行,開發出投煤量為(wei) 千噸級/天的工藝包。
突破地下氣化關(guan) 鍵技術瓶頸,形成煤炭地下氣化過程穩定控製技術和地下水環境監控技術,開發煤地下氣化大型成套技術工藝軟件包及適於(yu) 現代化工業(ye) 生產(chan) 的大規模合成氣淨化技術以及汙水處理技術,實現煤炭地下氣化過程連續穩定生產(chan) 和地下、地上環境友好。
(2)煤製清潔液體(ti) 燃料及化工品核心關(guan) 鍵技術。開發出煤基費托合成大型化成套技術軟件包,開發出大型漿態床反應器及合成油產(chan) 品加工精製技術;開發節能節水的關(guan) 鍵技術和重要裝備;在百萬(wan) 噸級/年煤基合成油工業(ye) 示範工程上應用和驗證。
開發出甲醇製汽油大型化成套技術軟件包,探索甲醇轉化製取大宗能源產(chan) 品和重要化學品的新技術,在不小於(yu) 20萬(wan) 噸/年甲醇製汽油工業(ye) 示範工程中應用和驗證。
研究開發煤基液體(ti) 產(chan) 物(煤加氫液化生成油、F-T合成油、煤熱解油、煤加氫液化殘渣熱解油等)聯合加工的關(guan) 鍵單元技術,開展工程化技術研究,開發各單元技術的工藝包,為(wei) 製定煤基液體(ti) 產(chan) 物的聯合加工工藝路線提供技術支持,開發出煤基高密度軍(jun) 用航空燃油製備技術。
(3)開發新型煤氣化核心技術,並實現對現有落後氣化技術的替代。針對我國廣泛存在的高灰熔點(1500℃)、黏結性(黏結指數30以上)煤,開發適應煤質的先進高效煤氣化技術,實現每天加工煤量500噸級氣化裝置工業(ye) 示範。
開發適應於(yu) 低灰熔點(1100℃左右)、低灰融黏度煤的氣化技術,開發出每天加工量1000噸級工業(ye) 示範氣化裝置並投入示範運行。
開發出適於(yu) 高水分含量(20%以上)、高氧含量(10%以上)、低熱穩定性、低熱值褐煤直接氣化新技術和裝備,開發出500噸(煤)/天示範裝置工藝包。
(4)建成適用於(yu) 煤製清潔燃料技術通用能效測定與(yu) 評價(jia) 平台,研究測定方法標準;針對示範工程,進行工藝優(you) 化並確定出合理的工序能耗標準參考值,為(wei) 節能減排關(guan) 鍵技術提供技術方案。
4. 高效燃煤及工業(ye) 節能減排
開展多煤種複雜煤質研究和燃燒工藝創新基礎研究,開發工業(ye) 鍋爐島、冶金爐窯高效節能關(guan) 鍵技術,建成工業(ye) 示範,能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清潔燃煤係列化高效工業(ye) 鍋爐島技術
開發出高效低排放燃煤工業(ye) 鍋爐島係統技術,包括:運行熱效率90%以上的大型(58MW)煤粉工業(ye) 鍋爐島,運行熱效率82%以上的大型(58MW或以上)層燃工業(ye) 鍋爐島,SO2、NOx達到排放標準,粉塵排放濃度<30mg/m3,並形成係列產(chan) 品;研究與(yu) 不同煤種相適宜的工業(ye) 鍋爐設計標準;研究工業(ye) 鍋爐煙氣低溫餘(yu) 熱回收關(guan) 鍵技術並進行工業(ye) 示範,形成係列產(chan) 品;開發煤與(yu) 生物燃料協同燃燒技術;開發出可實現遠程監控和集成管理的工業(ye) 鍋爐自動運行管理係統技術;完成不同容量的工業(ye) 鍋爐工程示範並研究和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2)工業(ye) 爐窯餘(yu) 能高效回收及梯級利用技術
開發可分別用於(yu) 高、中、低溫三種品質餘(yu) 熱回收利用技術,通過工業(ye) 示範工程建設和運行,係統節能率達到15%~30%。
(3)冶金工業(ye) 餘(yu) 能高效利用技術
研發基於(yu) 熱管、蓄熱、蓄能、低溫餘(yu) 熱回收等餘(yu) 熱高效回收新技術,研發針對煉鋼爐、各種礦熱爐、煉鐵高爐、煉焦爐等大型冶金爐窯的非穩態煙氣、爐渣、產(chan) 品及副產(chan) 品等餘(yu) 熱回收關(guan) 鍵技術,建設鋼鐵工業(ye) 間歇性餘(yu) 熱綜合發電示範工程。
研究開發提高低揮發分非煉焦煤配加新工藝,開發新一代煤調濕關(guan) 鍵技術,開發焦爐裝煤煙塵減排新技術及示範;開發焦化廢水有效處理及可資源化回收利用新技術及示範。
(三)重大技術集成及工業(ye) 示範
1. IGCC-多聯產(chan) 技術工業(ye) 集成示範
通過對煤基多聯產(chan) 戰略技術係統研究,實現適合於(yu) 多聯產(chan) 係統的新型煤氣化及氣化島係統、先進原料氣淨化和變換工藝、高選擇性煤基清潔燃料和化工品合成催化劑、大型燃氣輪機設計製造及燃機島係統、蒸汽輪機及其它輔機係統、發電係統控製及運行等關(guan) 鍵技術研發成果集成,建成大規模IGCC-多聯產(chan) 技術工業(ye) 集成示範。同時探索構成近零排放多聯產(chan) 係統的技術途徑。
示範工程規模:400-500MW級電力,100萬(wan) 噸級液體(ti) 燃料或相同當量級化工品,3000噸/天級氣化爐、9F級低熱值燃氣輪機等。
該項目實施擬依托國內(nei) 具有發電和煤炭綜合產(chan) 業(ye) 發展實力的大型國有企業(ye) 為(wei) 牽頭和實施主體(ti) ,聯合在煤氣化、燃氣輪機、煤清潔轉化等方麵具有研發實力和業(ye) 績的機構共同承擔。
考慮到體(ti) 製機製對IGCC等大型工業(ye) 示範項目審批的影響以及“十一五”重型燃氣輪機項目執行時間延續,本規劃將對相關(guan) 的工業(ye) 示範項目采取分步推動的方法。
2. 大規模高效煤基轉化多聯產(chan) 技術集成示範
目前,結合國內(nei) 煤轉化大規模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新型煤轉化產(chan) 業(ye) 工業(ye) 示範啟動,建設以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高效低成本為(wei) 目標、實現大規模高效煤基轉化多聯產(chan) 技術集成的示範工程正在受到潔淨煤技術領域的關(guan) 注。
該技術集成包括了大型煤焦化、煤基清潔燃料集成加工、煤氣淨化與(yu) 汙染物控製及資源化利用、餘(yu) 能回收梯級利用與(yu) 發電等專(zhuan) 項技術,形成數百萬(wan) 噸級煤轉化及煤基清潔燃料、數百萬(wan) 兆瓦以上發電規模,達到係統能效提高5%以上、關(guan) 鍵產(chan) 品降低直接能耗10%以上的效果。
該項目對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煤高效清潔轉化技術具有重要引領意義(yi) 。
3. 超600℃超超臨(lin) 界發電機組工業(ye) 示範
集成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大容量、高參數超臨(lin) 界600℃/1200MW級發電機組關(guan) 鍵技術研發成果,包括係統設計、鍋爐設計與(yu) 製造、汽輪機設計與(yu) 製造、機組運行與(yu) 控製、機組集成與(yu) 示範工程整體(ti) 設計等核心關(guan) 鍵技術。#p#分頁標題#e#
通過示範,完成600℃/1200MW級發電機組成套技術自主開發與(yu) 工程建設,全麵提升我國該級別超超臨(lin) 界發電技術能力,提升與(yu) 國外同類技術的競爭(zheng) 力。
4. 重型燃氣輪機關(guan) 鍵技術集成及應用示範
對F級重型燃氣輪機技術,集成熱端部件(燃燒室、透平葉片)的設計與(yu) 製造技術、高效低汙染燃燒室設計與(yu) 製造工藝、適應靈活空分配置的先進高效寬穩定裕度壓氣機研製、燃氣輪機調節係統等研發成果,形成整機製造技術及係統集成優(you) 化設計技術。
對E級燃氣輪機,集成燃氣輪機及聯合循環控製、變頻啟動係統及燃料係統、發電機組軸係分析、燃氣輪機輔助係統、聯合循環電站成套係統配套設備選型、參數優(you) 化及熱力循環分析、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運行調試等技術成果,形成成套係統的設計、研製、調試、運行維護技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能源科技戰略研究
         目前,世界工業(ye) 發達國家都把能源戰略和能源科技戰略作為(wei) 持續、滾動研究的重要課題,以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能源供應不斷提出的需求以及世界或區域能源生產(chan) 的變化,同時還要適應生態環境、減少或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等對能源發展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樣,我國能源發展以及對能源科技的需求和策略也處於(yu) 不斷變化和調整過程,這樣就使得對能源科技發展的戰略研究變得更重要。
“十二五”期間,一則需要將能源科技戰略研究作為(wei) 一項重點科研工作,專(zhuan) 項啟動實施;同時還要建成客觀有效的能源科技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及時調整和校正項目部署方向、客觀準確檢驗成果提供保障。
(二)積極建設能源公共科技平台
        能源科技項目的共性之一是項目大、費用高,與(yu) 工業(ye) 示範和成果應用結合緊密,技術研發平台投入大,從(cong) 國家需求出發,通過項目支持投資建設技術研發公共平台是一件重要的科技推動措施。
“十二五”期間,需要在以下技術領域加大公共科技研發平台建設:高參數超超臨(lin) 界發電技術研發平台,重型燃氣輪機開發與(yu) 整機測試平台,煤基清潔燃料新技術研發、係統能效評估平台,高效燃煤工業(ye) 鍋爐島成套技術研發與(yu) 集成示範平台等。
(三)關(guan) 於(yu) 體(ti) 製、機製創新及保障
         根據科技部有關(guan) 科技管理改革的精神和部署,加快先進能源技術領域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改革。
針對“十二五”潔淨煤技術快速發展和科技需求大的特點,積極組織有代表性、綜合性和顯示度的重大或重點項目,為(wei) “十二五”或其後的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在“十二五”項目部署和實施中,要突出項目內(nei) 容的可操作性,加強部委間溝通和協調,項目實施采取分步推進的方法。
加強項目設計、立項、實施、驗收等各個(ge) 環節的部署協調和綜合管理,從(cong) 機製創新入手,擇優(you) 選取課題第一承擔單位,同時形成專(zhuan) 業(ye) 化、企業(ye) 化和社會(hui) 化管理三結合,以實現對項目資金申請、使用、研究階段成果等進行統一管理和監督協調,同時,設立獨立專(zhuan) 家組進行跟蹤協助管理。在課題承擔單位選擇方麵,要選擇具備較好的研究基礎和具備工程示範能力的企業(ye) 或科學院所。
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基地的作用,加快成果產(chan) 業(ye) 化,推動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工程,圍繞本專(zhuan) 項確定的主要目標,合理選擇技術路徑和產(chan) 業(ye) 路線,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產(chan) 業(ye) 集群的形成和創新發展。
充分發揮地方政府部門宏觀管理與(yu) 政策引導作用,不斷完善統籌協調機製,加強政府部門、企業(ye) 和科研機構在管理、數據共享、聯合行動等方麵的協調,構建跨部門的交流合作與(yu) 協調配合平台,形成產(chan) 學研一體(ti) 的技術聯盟,推動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化聯動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