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chan) 業(ye) 從(cong) 一開始最具發展和最佳投資產(chan) 業(ye) ,曆經瘋狂到現如今的危機四伏。國外市場需求增長緩慢,國內(nei) 市場暫未打開,巨大的光伏產(chan) 能無從(cong) 消耗,像一座大山壓得產(chan) 業(ye) 喘不過氣。一時間,產(chan) 能過剩成為(wei) 大家討論最多的原罪。那麽(me) ,又是什麽(me) 原因造成光伏產(chan) 能的過剩?
觀點一:利潤太高
湖南一家港資企業(ye) 高層表示,光伏產(chan) 能之所以這麽(me) 大,就是因為(wei) 過去利潤太高了。在產(chan) 業(ye) 瘋狂的年景,有些環節高到50%的利潤,這是一種病態的現象。而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ye) 富士康,毛利隻有5個(ge) 點。
河北漢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一位研發人員指出,前幾年光伏利潤太高,受到企業(ye) 熱烈追捧,再加上熱錢太多,且找不到投資渠道,所以看到彼時光伏行業(ye) 利潤高時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哄而上。
隨著行業(ye) 進入整合期,國內(nei) 光伏組件及原料行業(ye) 已告別過去的暴利時代。這輪調整期過後,相信光伏市場將逐漸恢複理性,企業(ye) 將麵臨(lin) 研發、管理、成本控製等硬實力的考驗。
觀點二:門檻過低
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光伏產(chan) 業(ye) 各個(ge) 環節的技術三五年就能出師。“一個(ge) 矽片、電池、組件的生產(chan) 線,要是快的話,才幾個(ge) 月就可以投產(chan) 了。”
上述河北漢盛光電人士告訴記者,晶矽傳(chuan) 統技術成熟,很多設備廠家直接turn key(交鑰匙工程),有錢就能辦起來。
“另外,在整個(ge) 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中,組件製造由於(yu) 門檻低、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吸引了大批生產(chan) 企業(ye) ,使得組件小企業(ye) 眾(zhong) 多。”這也造成了國內(nei) 封裝產(chan) 能過剩,產(chan) 品質量參差不齊,且產(chan) 品附加值較低,組件企業(ye) 利潤微薄,競爭(zheng) 力能力弱的局麵。
行業(ye) 準入門檻過低,導致產(chan) 業(ye) 低水平、低技術的重複建設。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光伏產(chan) 業(ye) 鏈有的環節技術要求很高,國內(nei) 很少有企業(ye) 能夠涉足,甚至有的環節目前仍然是空白。
中國的光伏產(chan) 業(ye) 如果其他製造業(ye) 一樣,有著核心技術缺失之痛。來自山西的一位光伏研發人員示,國內(nei) 科研機構如中科院、上海交大太陽能所、浙江大學矽材料實驗室、中山大學等科研機構在產(chan) 研結合上較國外機構還存在較大差距。但是他們(men) 的發展速度和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將來依托中國作為(wei) 全世界最大的光伏製造基地這一優(you) 勢將得以更快的發展。
他指出,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ye) 和國內(nei) 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將有助於(yu) 推動產(chan) 學研相關(guan) 技術的成果轉化,這些合作平台也成為(wei) 高級研發人才培養(yang) 的搖籃。
觀點三:缺乏合理引導
光伏產(chan) 業(ye) 前些年一片坦途的時候,地方政府無不想大力發展這個(g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給出很多土地、稅收、銀貸方麵的優(you) 惠政策,全國各地的光伏開發區、產(chan) 業(ye) 園遍地開花。“大上快上”的招商政策導致了光伏企業(ye) 一哄而上,盲目建設、粗放擴張引發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
作為(wei) 一個(ge) 新興(xing) 行業(ye) ,光伏還遠未達到完全市場化的階段,政府的政策扶植、有序引導和適時幹預不可或缺。多位行業(ye) 人士指出,如果在政策上進行合理的引導,設置項目審批門檻,產(chan) 能過剩的情況會(hui) 得到一定的緩解。
早在2008年4月份,尚德電力CEO施正榮就對光伏企業(ye) 的跟風表示過擔憂,他說,國內(nei) 光伏企業(ye) 一哄而上的勢頭令人擔憂,到了給光伏企業(ye) 設一個(ge) 準入“門檻”的時候了。現在,很多省、市乃至縣都把光伏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來發展,但如果不好好嗬護,光伏產(chan) 業(ye) 有可能一哄而下。
“更重要的是,要加強產(chan) 業(ye)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控製規模,並執行嚴(yan) 格的環保準入。”
盡管彼時行業(ye) 內(nei) 不乏理性聲音,可還是抵不住大家對誘惑的屈從(cong) 。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還太年輕,成長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搖曳中的路途雖不平坦,但收獲的經驗彌足珍貴。
認清形勢,練好內(nei) 功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會(hui) 是孤立存在的,就像光伏產(chan) 能過剩的原因也是多方麵的。眼下,企業(ye) 如何渡過難關(guan) 最為(wei) 重要。有光伏人士犀利地指出,“即使是現在這個(ge) 行情,依然有企業(ye) 在賺錢,並不是全行業(ye) 的所有環節都虧(kui) ,企業(ye) 應從(cong) 自身找原因。”
上述湖南港資企業(ye) 高層表示,就最近幾個(ge) 月和同行的交流,我們(men) 認為(wei) ,組件價(jia) 格還要跌。希望企業(ye) 認清形勢,練好內(nei) 功,不要寄托於(yu) 政策的“救市”。
如果一味等待“救市”,隻怕會(hui) 像守株待兔一樣等來的是徒勞和企業(ye) 的優(you) 勢全無。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