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鑽孔的原理是將高能量的激光束照射在加工物體(ti) 上,物體(ti) 被照射部分溫度上升,當溫度達到熔點時開始熔化,同時吸收熔化潛熱;被熔化的物體(ti) 在激光束照射下繼續受熱,溫度進一步上升,當液體(ti) 達到汽化溫度時,開始汽化,同時吸收汽化潛熱,汽化物不斷揮發,在物體(ti) 上不斷留下深孔,完成鑽孔過程。
在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中,高速激光鑽孔是一個(ge) 重要的加工步驟,特別是在需要在每個(ge) 單元上鑽出10000多個(ge) 通孔的發射極穿孔卷繞(EWT)太陽能電池的製造中。因為(wei) 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線上的單個(ge) 加工步驟的典型持續時間為(wei) 1-2秒,每秒10000個(ge) 通孔的鑽孔速度是工業(ye) 化大規模生產(chan) 的最低要求。
目前市場上可獲得的激光源與(yu) 掃描振鏡所能實現的最大鑽孔速率為(wei) 每秒4000孔。采用一種新的光學概念,將高性能振鏡掃描和激光分頻器的結合使用,為(wei) 實現高速激光鑽孔提供了一種潛在解決(jue) 方案。這種方案要求激光源的平均輸出功率達到幾百瓦,脈衝(chong) 寬度保持在微秒範圍。目前已經有一些不同的係統解決(jue) 方案可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研究表明,脈衝(chong) 寬度和脈衝(chong) 能量是實現高效鑽孔的關(guan) 鍵因素。通過使用兩(liang) 台Jenoptik Jenlas IR 70激光器,有望在200微米厚的晶圓上實現9600孔/s的鑽孔速度,在180微米厚的晶圓上實現12500孔/s的鑽孔速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