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等國對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進行“雙反”,江西區域內(nei) 知名光伏企業(ye) 賽維麵臨(lin) 部分困境之時,江西省方麵近日公布了一個(ge) 設想宏大的《江西省光伏產(chan) 業(ye) “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
根據《規劃》,江西提出到2015年全省光伏產(chan) 業(ye) 收入達2500億(yi) 元,並把光伏發電成本控製在每千瓦時1元以內(nei) 。
“對我們(men) 來說都是利好消息。”江西最大的光伏製造企業(ye) 賽維董事長助理李龍吉在回複本報記者的短信中說,“對促進光伏行業(ye) 健康發展都有正麵作用。”
官方資料顯示,江西預計2012年光伏業(ye) 將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剛剛突破千億(yi) ,而“十二五”末就要達到2500億(yi) 元,在光伏業(ye) 一片寒冬的時候,如此增速讓業(ye) 內(nei) 人士頗為(wei) 驚訝。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光伏專(zhuan) 委會(hui) 秘書(shu) 長吳達成指出地方政府在扶持當地光伏企業(ye) 發展時,要有全局意識,應在整體(ti) 的市場環境中來考慮自己的扶持計劃,以避免盲目救市,拔苗助長的風險。
1000億(yi) 到2500億(yi)
官方資料顯示,經過5年的發展,江西以新餘(yu) 、上饒、九江、南昌等為(wei) 代表的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基地已初具規模,其中以賽維LDK公司最為(wei) 出名。
江西方麵顯然不滿足於(yu) 此,據最新出台的《規劃》,2015年該省光伏產(chan) 業(ye) 收入要達2500億(yi) 元,並使光伏產(chan) 業(ye) 由重要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上升為(wei) 全省重要的支柱產(chan) 業(ye) 。
但到2012年年底,江西方麵是努力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突破千億(yi) ,距離2016年2500億(yi) 元相距甚遠,每年要保持高速增長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尤其引人矚目的是,《規劃》還提出了相關(guan) 的技術目標,到2015年,光伏發電成本控製在每千瓦時1.0元以內(nei) 。
“技術層麵是完全可以的。”當本報記者就此求證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教授時,他肯定地說。
但光伏業(ye) 現狀卻讓外界對此目標頗擔憂,繼歐盟對華光伏產(chan) 業(ye) 提出反傾(qing) 銷調查後,近期歐盟再向WTO提出反補貼調查,這意味著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即將遭遇史上最嚴(yan) 重“雙反”調查。
11月19日,賽維LDK亦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紐交所退市警告通知,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負債(zhai) 率為(wei) 80%,目前公司的負債(zhai) 總計為(wei) 211.6億(yi) 元人民幣。
而此前10月19日,賽維LDK與(yu) 江西省新餘(yu) 市政府參股40%的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股權收購協議,此舉(ju) 被業(ye) 內(nei) 廣泛解讀為(wei) 新餘(yu) 市政府傾(qing) 力挽救賽維之舉(ju) 。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副理事長趙玉文對本報記者表示,地方政府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來製定相關(guan) 的政策扶持措施,“應該結合國情,尤其是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
靠市場或才是解決(jue) 之道
政府的有形之手在江西發展光伏等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在多位專(zhuan) 家看來,走市場化之路,依靠市場才是最終解決(jue) 之道。
“總體(ti) 方向是沒錯的,但最終還是要靠市場。”吳達成指出江西省不能因為(wei) 境內(nei) 幾家光伏龍頭企業(ye) 在本省GDP中占很大份額,就盲目地支持光伏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
吳指出地方政府的規劃目標也要同國家目標,其他省份目標做好協調,在合理政策扶持的同時,引導企業(ye) 麵對市場,這樣才能使得整個(ge)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走向健康持續的發展之路。
比如,在國外市場萎縮時,國內(nei) 光伏應用市場一直沒有大突破,這就極大地限製了光伏業(ye) 的發展,“在當前政策與(yu) 市場需求條件下,不足以消化國內(nei) 光伏企業(ye) 的產(chan) 能。”趙玉文說。
而部分政策限製也讓《規劃》目標能否實現打了個(ge) 問號。
就光伏發電並網以及電價(jia) 補貼問題,本報記者致電江西省發改委,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並網問題確實存在困難,而南昌新建縣的光伏電站年底才能並網發電,相關(guan) 電價(jia) 及補貼問題現在仍在研究過程中,不便透露。
江西方麵亦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規劃》就指出,江西省光伏產(chan) 業(ye) 和很多省份一樣,在過去的幾年裏都是一哄而上,尚未形成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整體(ti) 集群效應不夠突出。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