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國內超九成多晶矽企業停產 並購重組迫在眉睫

星之球激光 來源:證券日報2013-01-28 我要評論(0 )   

隨著光伏行業(ye) 上市公司2012年度業(ye) 績預告的陸續發布,整個(ge) 光伏行業(ye) 的經營困境暴露無遺。東(dong) 方日升、向日葵損超億(yi) 元,超日太陽業(ye) 績大變臉,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幾乎無一幸...

    隨著光伏行業(ye) 上市公司2012年度業(ye) 績預告的陸續發布,整個(ge) 光伏行業(ye) 的經營困境暴露無遺。東(dong) 方日升、向日葵損超億(yi) 元,超日太陽業(ye) 績大變臉,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幾乎無一幸免。而其上遊多晶矽產(chan) 業(ye) 不僅(jin)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更麵臨(lin) 著技術、能耗等多重問題,行業(ye) 並購重組迫在眉睫。

  根據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有的60多家多晶矽企業(ye) 中,隻有4至5家在進行少量生產(chan) ,90%以上的企業(ye) 已經處於(yu) 停產(chan) 狀態,而且這一局麵可能短期內(nei) 很難改變。

  綜合競爭(zheng) 能力低下

 

  我國是光伏電池製造大國,也是多晶矽材料生產(chan) 大國。目前我國共有多晶矽生產(chan) 企業(ye) 60多家,如全部滿負荷生產(chan) ,年產(chan) 能要達到38.5萬(wan) 噸,可以滿足全球光伏企業(ye) 對多晶矽的需要。即使以50%的產(chan) 能計量年產(chan) 也達18萬(wan) ~20萬(wan) 噸的多晶矽,與(yu) 2012年國內(nei) 總需求約10萬(wan) 噸相比,嚴(yan) 重供大於(yu) 求。

  在國內(nei) 產(chan) 能過剩的同時,國外多晶矽加劇低價(jia) 傾(qing) 銷,加速了國內(nei) 企業(ye) 陷入困境。根據2012年前9個(ge) 月的海關(guan) 數據預測,去年全年進口量可能突破8.5萬(wan) 噸,同比增長32%。同時,由於(yu) 進口多晶矽不斷增加,國內(nei) 多晶矽受進口低價(jia) 抑製,產(chan) 量再次下滑。2012年上半年國內(nei) 多晶矽產(chan) 量為(wei) 3.8萬(wan) 噸;預計全年產(chan) 量為(wei) 6萬(wan) 噸左右,同比下滑25%。

  我國多晶矽行業(ye) 低效產(chan) 能過剩,綜合競爭(zheng) 力低下。目前,國內(nei) 企業(ye) 平均生產(chan) 成本為(wei) 40美元~50美元/千克,國內(nei) 規模型企業(ye) 的生產(chan) 成本大多在30美元~40美元/千克之間,而國外先進企業(ye) 的生產(chan) 成本在20美元/千克以下。國外進口價(jia) 格在20美元/千克左右,大量低價(jia) 多晶矽被傾(qing) 銷到國內(nei) 市場,導致進口占國內(nei) 市場份額從(cong) 2011年的45%增加至目前的60%以上。這些因素更加劇了國內(nei) 多晶矽企業(ye) 生存困難,導致九成以上企業(ye) 處於(yu) 停產(chan) 狀態,麵臨(lin) 被迫退出市場可能。

 

  小產(chan) 能企業(ye) 麵臨(lin) 破產(chan)

  我國從(cong) 2006年起上馬的1500噸以下小產(chan) 能多晶矽企業(ye) 約占半數以上。由於(yu) 蜂擁而上饑不擇食,造成在設備配置、引進工藝技術等方麵存在很多無法改變的缺陷。

  在設備選型配置上,受當時製造技術的限製,2006年~2010年大部分小產(chan) 能多晶矽生產(chan) 企業(ye) 采用9對、12對、18對棒還原爐,存在著爐型小、產(chan) 能低、能耗特別高的問題,根本無法與(yu) 現行36對棒還原爐相比,其中電耗上相差50%。生產(chan) 流程中占據重要環節的氫化轉換技術,現行冷氫化技術比原來的熱氫化,電耗省30%左右,轉化率高8%~10%。

  所以目前國內(nei) 小產(chan) 能多晶矽企業(ye) 普遍存在著設備投資成本高、建設成本高、綜合能耗高、產(chan) 能低、製成率低的“三高二低”生產(chan) 特點。雖然生產(chan) 工藝同樣采用改良西門子法,但工藝技術未能得到優(you) 化,造成企業(ye) 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先天不足,很難再有立足之地。

  目前國內(nei) 小產(chan) 能多晶矽生產(chan) 企業(ye) ,多晶矽綜合成本約50美元/千克,目前國際多晶矽市場價(jia) 格已降到17美元/千克,與(yu) 生產(chan) 成本相比嚴(yan) 重產(chan) 銷倒掛。#p#分頁標題#e#

    小產(chan) 能多晶矽企業(ye) 麵臨(lin) 企業(ye) 規模較小,產(chan) 能釋放能力不強,成本難以下降的多重壓力,在無規模優(you) 勢、技術優(you) 勢和持續經營能力的情況下,已無繼續生存發展之可能,甚至隻能走清算重組、或破產(chan) 的道路。

 

  行業(ye) 並購重組將加快

  國務院高度重視多晶矽行業(ye) 問題,2012年12月19日,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確定了加快光伏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善加利用市場倒逼機製,鼓勵企業(ye) 兼並重組,淘汰落後產(chan) 能,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等促進光伏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政策措施。

  今年1月7日,國家能源局在召開的201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hui) 議上提出,今年將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全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000萬(wan) 千瓦。這些舉(ju) 措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帶來希望的曙光,行業(ye) 並購也將加快推進,預計超過1/3甚至1/2的企業(ye) 將會(hui) 被兼並重組。

  事實上,早在兩(liang) 年前,國家就已關(guan) 注到光伏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能過剩問題。2010年12月31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本著堅決(jue) 抑製行業(ye) 重複建設和產(chan) 能過剩的目的,印發了《多晶矽行業(ye) 準入條件》。準入條件對多晶矽建設的規模以及回收利用和環保方麵都作了具體(ti) 的要求。規定要求太陽能級多晶矽項目每期規模大於(yu) 3000噸/年,半導體(ti) 級多晶矽項目規模大於(yu) 1000噸/年。還規定了資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的具體(ti) 指標。還要求到2011年底前,淘汰綜合電耗大於(yu) 200千瓦時/千克的太陽能級多晶矽生產(chan) 線。

  2011年12月,工信部對首批20家符合《多晶矽行業(ye) 準入條件》多晶矽入圍企業(ye) 進行公示,其他大部分3000噸以下企業(ye) 未達到準入條件,進入被破產(chan) 兼並的序列。

  2012年,多晶矽企業(ye) 總產(chan) 能超過38萬(wan) 噸,其中70%屬於(yu) 少數一線廠商。一線供應商即可滿足所有的多晶矽需求。國內(nei) 50多家二三線多晶矽廠商中大部分將在未來退出市場,或者等待並購重組。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