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6年汽車產(chan) 業(ye) 率先突破千億(yi) 大關(guan) 後,湖北的千億(yi) 產(chan) 業(ye) 一路小跑,劃出一道靚麗(li) 的上升曲線。截至2012年底,汽車、鋼鐵、石化、電子信息、食品、紡織、機械、電力、建材、有色金屬等十大“台柱”產(chan) 業(ye) 支撐湖北經濟快速發展。肩負工業(ye) 強省重任,走新型工業(ye) 化道路,湖北哪些產(chan) 業(ye) 將策動經濟實現彎道超車?
為(wei) 此,本報派出四路記者,多方探尋未來助力湖北經濟快速發展的源動力。今起,本報將陸續推出助力湖北的四大千億(yi) 產(chan) 業(ye) “潛力股”
作為(wei) fun88官网平台技術的發源地、先行者、排頭兵,湖北匯聚了大批激光領域的優(you) 秀技術人才和研究成果,但在激光業(ye) 的產(chan) 值上,湖北激光業(ye) 先後被廣東(dong) 、江浙和環渤海地區超越。用“起了個(ge) 大早,趕了個(ge) 晚集”這句俗語來形容湖北激光產(chan) 業(ye) ,再恰當不過。
在新一輪競爭(zheng) 中,如何發揮湖北激光技術優(you) 勢,向激光產(chan) 業(ye) 大省邁進?
“成為(wei) 下一個(ge) 千億(yi) 產(chan) 業(ye) ,激光業(ye) 有很大的潛力”。全國政協常委,湖北省工商聯主席趙曉勇去年曾對湖北激光業(ye) 的發展有過深入的調研,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感歎:我省激光業(ye) 在經曆了萌芽、突破性、規模化發展階段後,目前已經進入進階發展階段,隻要打通全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鏈條,激光業(ye) 將有望實現千億(yi) 產(chan) 業(ye) 的大跨越。
競爭(zheng) 比拚日趨激烈
趙曉勇提供給本報的一份《關(guan) 於(yu) 推動湖北千億(yi) 元激光產(chan) 業(ye) 建設的建議》的調研報告顯示: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截至2011年底,武漢地區規模以上(產(chan) 值1000萬(wan) 以上)激光企業(ye) 僅(jin) 26家,其中包括,產(chan) 值規模過億(yi) 元以上企業(ye) 7家、5億(yi) 以上企業(ye) 3家、10億(yi) 以上企業(ye) 2家、15億(yi) 以上企業(ye) 1家(團結激光);在全國規模以上激光企業(ye) 數量占比25%左右,其中,激光裝備製造規模以上企業(ye) 占比40%左右,全國第一。
而深圳大族激光一家以民用激光為(wei) 主營方向企業(ye) ,2011年的營收總額就超過36億(yi) 元,遠遠超過湖北相關(guan) 激光企業(ye) 的營收。
不僅(jin) 在單個(ge) 企業(ye) 的比拚上,湖北不如外省,在全省或地區激光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值上,截至2011年,約150億(yi) 元產(chan) 值的湖北,也遠遠落後於(yu) 國內(nei) 相關(guan) 省份,處於(yu) “抱著技術、卻餓肚子”的尷尬境地:數據顯示,2011年,廣東(dong) 地區激光設備產(chan) 值雖然僅(jin) 35億(yi) 元,但激光加工及激光製品產(chan) 值達到260億(yi) 元以上,在激光應用領域排在全國第一位。
不僅(jin) 廣東(dong) 的激光業(ye) 產(chan) 值後來居上,長三角、環渤海灣地區特別是遼寧依托龐大的經濟規模和快速的產(chan) 業(ye) 升級,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去年初,遼寧省在鞍山市規劃建設我國首個(ge) 以激光技術為(wei) 特色的產(chan) 業(ye) 園遼寧(鞍山)激光科技產(chan) 業(ye) 園,最終打造成集激光技術研發、應用和生產(chan) 為(wei) 一體(ti) 的國家級激光產(chan) 業(ye) 基地,目標產(chan) 值1000億(yi) 元。
“廣東(dong) 等華南地區激光業(ye) 後來居上,源於(yu) 其先天優(you) 勢。”華工科技常務副總裁、華工激光董事長、總經理閔大勇分析,最近10年,當地企業(ye) 承接了來自世界的代加工服務,要求其適合激光產(chan) 業(ye) 的應用,所以激光加工及其製品的產(chan) 值比較大。這既是區位優(you) 勢使然,也是市場資源配置的結果。
有望彰顯集群效應
後來者居上,激光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日趨激烈,在技術上更占優(you) 勢的湖北,怎樣才能立於(yu) 不敗之地?記者在多日的調研中獲悉,湖北已悄然擂響了“打造激光千億(yi) 產(chan) 業(ye) ”的戰鼓:相關(guan) 部門已為(wei) 激光產(chan) 業(ye) 的發展籌劃並完善產(chan) 業(ye) 規劃。
借助東(dong) 部產(chan) 業(ye) 轉移,以及中部崛起等外圍政策和環境的變化,湖北激光業(ye) 也正在迎接著“美好時光”。
麵對這樣的機遇,趙曉勇建議:目前僅(jin) 依靠單個(ge) 企業(ye) 自發的發展壯大的動力還不足,還要把分散的動力集合起來,推動其發展。延伸產(chan) 業(ye) 的覆蓋麵,使企業(ye) 合作,產(chan) 業(ye) 合作,區域合作,技術合作有效地結合起來。逐步完善激光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條。
閔大勇也表示:“政府搞好產(chan) 業(ye) 規劃、引導及招商,可以極大促進武漢激光產(chan) 業(ye) 。”
公開資料顯示,東(dong) 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擬在左嶺新城籌建目前國內(nei) 最大的激光產(chan) 業(ye) 基地。根據武漢官方說法,該基地一期工程預計5年建成,屆時,園區科工貿年生產(chan) 總值可達300億(yi) 元,創稅25億(yi) 元並間接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總值500億(yi) 元左右,最終基地將打造千億(yi) 激光產(chan) 業(ye) 鏈。
據了解,正是基於(yu) 光穀激光產(chan) 業(ye) 的這種集群效應,截至2012年底,僅(jin) 華工科技就將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徐進林等12位全球頂尖激光人才收入麾下。如今,華工激光從(cong) 上遊激光器到下遊激光先進精密微細加工裝備、大功率數控激光加工係統、激光再製造係統,已形成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
湖北優(you) 勢下的“加速度”
閔大勇估算,激光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規模往下遊成幾何級數放大增長,1個(ge) 單位的激光材料產(chan) 值,將產(chan) 生約10倍的激光器產(chan) 值、約5—10倍的激光係統集成產(chan) 值、約20倍激光應用產(chan) 值。
“激光產(chan) 業(ye) 特征就是規模不大,所有新的市場開拓都是基於(yu) 不斷發現新的應用領域。”閔大勇稱。
去年6月,華工科技公司與(yu) 武鋼研究院曆時兩(liang) 年合作,開發出了國內(nei) 首套激光拚焊機組,並將投入使用。武鋼將在全國建20條激光拚焊設備生產(chan) 線,建成後年產(chan) 值將達百億(yi) 元。
不僅(jin) 華工激光,在湖北規模最大的團結激光、產(chan) 業(ye) 品類最全的楚天激光也都擁有自身的拳頭產(chan) 品。
楚天激光2007年底與(yu) 歐洲一流的激光係統製造商—意大利ELEN集團合資組建武漢奔騰楚天激光公司,專(zhuan) 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中高功率激光切割設備,如今在國內(nei) 占有重要市場份額,還實現批量出口,該公司已成為(wei) 我國航天器精密加工裝備的供應商。
而團結激光下屬武漢科威晶激光公司2007年產(chan) 值僅(jin) 1000萬(wan) ,得益於(yu) 國際合作,2011年產(chan) 值突破2億(yi) 元。
“我感覺,5年左右,中國將取代日本,在激光產(chan) 業(ye) 與(yu) 美國、德國形成三強鼎立的格局。”閔大勇稱。
他山之石
在美國,受激光技術應用影響和推動的國民經濟年產(chan) 值約為(wei) 7.5萬(wan) 億(yi) 美元,涉及生物與(yu) 國民健康、交通與(yu) 能源、通信與(yu) IT業(ye) 、文學藝術與(yu) 製造業(ye) 等。
在我國,激光技術在國民經濟中逐步顯現放大效應。
2011年,全國激光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約1100億(yi) 元。其中,激光設備銷售收入約300億(yi) 元,產(chan) 業(ye) 鏈下遊的激光加工服務業(ye) 約350億(yi) 元,激光製品約450億(yi) 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