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能總部位於(yu) 德國漢堡,曾是歐洲最大太陽能集團,此番申請破產(chan) 主要源於(yu) 其10%的現有債(zhai) 權人反對吸納新戰略投資商的計劃。在康能之前,德國的各大太陽能企業(ye) ,如Q-cells、博世太陽能、Sovello、Odersun等,已先後宣布破產(chan) 或退出光伏業(ye) 務
7月5日,來自中國商務部網站的一則新聞稱,曾為(wei) 歐洲最大太陽能集團的光伏企業(ye) 德國Conergy集團(下稱“康能”)已向地方法院遞交啟動破產(chan) 程序的申請。
在此之前,德國的各大太陽能企業(ye) ,如Q-cells、博世太陽能、Sovello、Odersun等,已先後宣布破產(chan) 或退出光伏業(ye) 務。據德國《世界報》報道,康能公司曾是德國太陽能行業(ye) 的一麵旗幟,是德國僅(jin) 存的幾家光伏企業(ye) 之一。
目前正值中歐光伏談判敏感時期,康能的破產(chan) 難免會(hui) 對雙方談判產(chan) 生影響。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本是中國商務部發布對歐美多晶矽雙反初裁結果的日子,但至今仍未發布。
6年內(nei) 市值僅(jin) 剩約1/44
“一個(ge) 大型光伏項目出乎意料的付款延遲引發了其德國組件和安裝係統生產(chan) 流動性問題”
康能總部位於(yu) 德國漢堡,曾是歐洲最大太陽能集團。在2007年太陽能行業(ye) 發展高峰期,康能的市值超過22億(yi) 歐元,如今隻有5700萬(wan) 歐元。數據顯示,2012年,該公司營收4.74億(yi) 歐元(6.11億(yi) 美元),運營虧(kui) 損8300萬(wan) 歐元。據悉,該企業(ye) 下屬各子公司也將申請破產(chan) 。
值得玩味的是,去年,該公司新任董事長孔貝格公開表示:“海外市場尤其是在亞(ya) 洲和北美地區表現不俗,希望今明兩(liang) 年可能鹹魚翻身恢複盈利。”如今看來,鹹魚並未翻身。
據悉,此番申請破產(chan) 主要源於(yu) 其10%的現有債(zhai) 權人反對吸納新戰略投資商的計劃。康能表示,一個(ge) 大型光伏項目出乎意料的付款延遲引發了其德國組件和安裝係統生產(chan) 流動性問題,迫使公司尋求債(zhai) 權人保護。
孔貝格稱,“過去15個(ge) 月,我們(men) 已經向債(zhai) 權人展示了投資商的兩(liang) 個(ge) 具體(ti) 投資方案。很遺憾,他們(men) 並沒有就提案的及時實現達成可靠協議。沒有一個(ge) 穩固的資本結構,康能集團很難繼續其發展計劃。”
和許多光伏組件製造商一樣,康能已經將其業(ye) 務重點轉向了對光伏項目依賴性更大的下遊市場,但這需要更多的資金注入。
康能目前寄希望於(yu) 亞(ya) 洲的一位投資商為(wei) 其清償(chang) 銀行債(zhai) 務、注入新資。公司在聲明中稱,公司領導層始終對前景保持樂(le) 觀,他們(men) 相信在破產(chan) 程序下,通過新投資人的資助,公司將會(hui) 重新開展業(ye) 務。
德國光伏企業(ye) 相繼倒下
“全球掀起頁岩氣的勘探熱潮,很多國家減少了對新能源投資,將重心移至頁岩氣相關(guan) 項目上”
事實上,在康能之前,德國的各大太陽能企業(ye) ,如Q-cells、博世太陽能、Sovello、Odersun等,已先後宣布破產(chan) 或退出光伏業(ye) 務。
今年4月,市值在2007年高達80億(yi) 歐元,如今估計隻有3500萬(wan) 歐元的德國太陽能電池廠Q-Cells提出破產(chan) 聲請。今年3月,博世宣布無力生產(chan) 並裁員,預計在2014年終結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的業(ye) 務,屆時,所有的開發及營銷活動被終止。初步估計,博世總虧(kui) 損達24億(yi) 歐元。該公司將其歸因於(yu) 全球產(chan) 能過剩及無法支撐的組件價(jia) 格下滑。
分析人士認為(wei) ,來自亞(ya) 洲廠商後來居上的競爭(zheng) ,以及德國政府取消對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政策補貼的決(jue) 定是這些光伏企業(ye) 紛紛倒閉的原因。
對此,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不以為(wei) 然。他認為(wei) ,造成歐洲光伏企業(ye) 的根本原因在於(yu) 美國發起的頁岩氣革命,“美國頁岩氣‘靜悄悄’開發成功後,全球掀起頁岩氣的勘探熱潮,這也讓很多國家減少了對新能源等方麵的投資,資本也將重心從(cong) 新能源移至頁岩氣相關(guan) 項目上,資本的減少加劇了企業(ye) 的破產(chan) ,這種現象同樣在中國市場上演。”
中歐光伏談判價(jia) 差較大
布魯塞爾代表團提出最低價(jia) 格是:每瓦0.65歐元(0.85美元/瓦),北京談判代表表示:“0.50歐元/瓦更容易被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值中歐光伏談判的敏感時期,雙方正在進行價(jia) 格談判。如果在8月5日之前無法達成協議,中國企業(ye) 的反傾(qing) 銷稅將提高至67.9%。據記者了解,目前雙方的價(jia) 格差距較大。據悉,布魯塞爾代表團提出最低價(jia) 格是:每瓦0.65歐元(0.85美元/瓦),目前該報價(jia) 被中方拒絕。北京談判代表稱,一些德國公司在歐盟市場銷售價(jia) 格已低於(yu) 0.58歐元/瓦。北京談判代表表示:“0.50歐元/瓦更容易被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在商務部東(dong) 門傳(chuan) 達室旁邊服務大廳裏的“調查程序參考時間表”顯示,7月4日是商務部發布“歐盟太陽能級多晶矽反傾(qing) 銷初裁決(jue) 定公告”的最後期限。但當天並未發布。對歐盟多晶矽提起雙反調查一直被視為(wei) 中國對歐盟的反製手段。
結果發布的延遲令業(ye) 界猜測紛紛。他們(men) 猜測,中歐光伏價(jia) 格承諾的談判還無結果,雙方仍在博弈,靴子落地晚些更有主動性。
那麽(me) ,康能此時宣布破產(chan) 是否會(hui) 影響談判?畢竟,歐盟對中國光伏發起反壟斷調查的由頭便是歐洲光伏企業(ye) 因中國光伏企業(ye) 的傾(qing) 銷而倒閉。
“歐洲光伏企業(ye) 的倒閉是整個(ge) 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導致,並非中國企業(ye) 。”韓小平表示。他甚至表示,雙方談判破裂對於(yu) 中國光伏行業(ye) 的發展反而是件好事,可以加速國內(nei) 市場的啟動,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一旦開啟,潛力很大。“屆時,歐盟此時的雙反是提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