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伏行業(ye) 的回暖,一線廠商在獲得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開工率也穩步上升。
在2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hui) 期間,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執行總裁舒樺表示,“光伏企業(ye) 這兩(liang) 年經曆了嚴(yan) 酷的寒冬,到今天應該說是迎來了發展的轉機,回暖跡象比較明顯。到9月份國內(nei) 一線企業(ye) 的供求出現了主流產(chan) 品的供不應求,一線企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也超過了80%,甚至滿產(chan) 。”
據介紹,光伏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都出現產(chan) 業(ye) 集中的現象,矽料、矽片集中程度較高,全球矽料80%的市場份額集中在4家公司,矽片前5家企業(ye) 享有65%的市場份額;電池和組件的集中度略低,前5家企業(ye) 分別占到25%和40%的份額,但是整合力度加快。一線廠商市場地位得到鞏固,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光伏一線品牌企業(ye) 引領行業(ye) 複蘇。國內(nei) 市場前13家組件廠國內(nei) 出貨比率已超過70%,海外出口額超過65%。一線組件廠出貨量達到11GW,同比增長36%,成本優(you) 勢愈發明顯。同時,一線組件廠區域分布開始趨向合理,市場影響力增強,而二三線廠商則逐漸喪(sang) 失競爭(zheng) 力。
舒樺表示,大部分企業(ye) 會(hui) 在第四季度扭虧(kui) ,不過短期內(nei) ,不少企業(ye) 現金流情況還不是很樂(le) 觀,尚未恢複自身造血功能。雖然2013年的產(chan) 品價(jia) 格略有回升,但相比前年同期已經有了將近60%的幅度下降。在價(jia) 格的競爭(zheng) 當中雖然成本還在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已經空間有限,各個(ge) 企業(ye) 的盈利能力在下降。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1~8月份,我國光伏產(chan) 品出口下降約27%,新興(xing) 市場占比超過50%,日本成為(wei) 繼美國之後中國的第二大市場,占出口額21%。同時,國內(nei) 市場快速發展,因此市場格局漸趨平衡。
據了解,日本光伏市場今年高速增長。日本計劃2020年太陽能光電係統安裝量目標達到28GW,2013年日本市場預期裝機量可能超過7GW.2013年美國市場預期裝機量4.5GW~5GW,未來幾年預期將保持1GW年增長規模。
此外,新的GW級市場開始湧現。例如印度尼赫魯國家太陽能項目,印度製定的目標是並網量達20GW;泰國也在推動一村一兆瓦光伏工程。環顧全球,光伏產(chan) 業(ye) 格局已經從(cong) 過去傳(chuan) 統的歐洲市場的單一獨大,現在已經開始蔓延到全球。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