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掃描儀

3D Systems Sense 3D掃描儀評測

星之球科技 來源:PChome2013-12-09 我要評論(0 )   

近年來,3D打印在業(ye) 界所引發的反響大家都有目共睹。不過相關(guan) 的技術公司基本都把重心放在了3D打印機本身,並把它們(men) 做的廉價(jia) 和易用。但是,競爭(zheng) 的腳步讓這些公司無暇去思...

 近年來,3D打印在業(ye) 界所引發的反響大家都有目共睹。不過相關(guan) 的技術公司基本都把重心放在了3D打印機本身,並把它們(men) 做的廉價(jia) 和易用。但是,競爭(zheng) 的腳步讓這些公司無暇去思考那些並不精通CAD的人應該要如何去製作3D文件。

 

  在今年的SXSW上,MakerBot帶來了他們(men) 的解決(jue) 方案:售價(jia) 1400美元的Digitizer。它是可旋轉的桌麵式掃描床,可以捕捉最大8x8英寸的物體(ti) 。而本文的主角——3D Systems的Sense卻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道路:這款售價(jia) 400美元的手持式3D掃描儀(yi) 能夠生成整個(ge) 人體(ti) 的3D文件。

 

  硬件

  乍看之下,Sense在外型上和釘槍有些相似,所以如果你把它對準別人的腦袋,這個(ge) 畫麵看上去會(hui) 有些讓人緊張。不過仔細觀察之下可以看出,這部設備其實沒什麽(me) 嚇人的地方。它長方形的機身被觸感柔軟的灰色材料所覆蓋,兩(liang) 側(ce) 都有大大的Sense標誌。設備中心有一個(ge) 握把,其內(nei) 部一圈是磨砂材質的半透明白色塑料,帶來了紮實、舒適的握持感。

 

  在設備正麵,你會(hui) 看到由透明塑料所保護的雙攝像頭和紅外傳(chuan) 感器,這個(ge) 搭配立刻讓我們(men) 想起了微軟的Kinect。在這些之下,是一個(ge) 小小的3DSystems標誌。設備底部是用於(yu) 連接三腳架的接口,如果把它放在一個(ge) 可旋轉的平台上,你的掃描方式看起來就會(hui) 更加專(zhuan) 業(ye) 。由於(yu) 重量不到1磅,這款設備用起來非常輕鬆,長時間使用也不會(hui) 產(chan) 生負擔。Sense整體(ti) 的做工相對紮實,但其正麵很容易就會(hui) 彈出來,這可能是為(wei) 了便於(yu) 維修。如果你不太過用力地去搗鼓它,這應該不會(hui) 造成什麽(me) 問題。

 

  作為(wei) 一代產(chan) 品,Sense需要通過USB線連接PC來使用。根據宣傳(chuan) 材料顯示,這款設備還可以和Windows8平板協作。更多的兼容性正在開發當中,不過就目前來講,你在掃描時必須帶著自己的筆記本或者是Windows平板,而這樣做不僅(jin) 會(hui) 帶來不小的負擔,同時USB線還很容易會(hui) 在移動的時候纏在掃描物上。也許在二代產(chan) 品中,3DSystems可以加入無線支持或者是內(nei) 存卡槽——不過額外的電池也將增加設備的重量。

 

  軟件

  Sense的配套軟件目前僅(jin) 有Windows版本的,Mac用戶則需要繼續等待了(預計明年1月份推出)。而對於(yu) androids和ioses的支持目前還沒有消息,不過兩(liang) 者明顯會(hui) 是平板兼容性的關(guan) 鍵。

 

  雖然3DSystems的團隊沒能及時照顧到各個(ge) 平台,但他們(men) 顯然在用戶界麵的友好程度上下足了功夫,並大體(ti) 上取得了成功。除了一些小問題以外,如果你會(hui) 從(cong) 數碼相機上把照片複製到計算機上,那麽(me) 使用Sense的軟件就不成問題。軟件的UI采用了亮藍色的主題風格,和Windows8的設計美學相呼應,但也有一些不應該出現的最基本問題。

 

  開啟軟件並連接Sense之後,它會(hui) 問你“你想要掃描什麽(me) ?”問題的下方提供了“人”和“物體(ti) ”兩(liang) 個(ge) 選項,並配以基本的標誌,所以即便你連字都不識,也能搞清楚該幹什麽(me) 。除了上麵這些東(dong) 西之外,整個(ge) 屏幕基本上是空的。選擇“人”之後,軟件會(hui) 問你打算掃描頭部還是整個(ge) 身體(ti) 。而在物體(ti) 掃描這一邊,你需要選擇掃描物體(ti) 的大小程度,包括小(書(shu) ,筆記本,足球),中(吉他,輪胎,手提箱),和大(桌子,摩托車,沙發)。在選擇之後,你就可以開始掃描了。但如果你選錯了,軟件中是沒有返回選項的,要麽(me) 無視它繼續掃描(結果可能會(hui) 出錯),要麽(me) 徹底關(guan) 掉軟件再重新打開。這實在是一個(ge) 不應該出現的問題。

 

 掃描

  就像軟件一樣,掃描的過程也非常直接。點擊屏幕上的“開始掃描”後,軟件會(hui) 倒數三二一。由於(yu) 機身上沒有物理按鍵,一手拿著平板一手拿著掃描儀(yi) 可能會(hui) 很麻煩。

 

  作為(wei) 一部手持式的掃描儀(yi) ,你的任務基本上就是“畫出”物體(ti) ,通過移動來確保Sense的攝像頭收集到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好在它的軟件會(hui) 讓我們(men) 清楚地了解到掃描的進程,攝像頭沒有掃描到的區域會(hui) 呈現空白。

 

  掃描一件物體(ti) 所需的時間取決(jue) 於(yu) 它的大小和細節,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整個(ge) 掃描過程花不了一分鍾。如果你用手機拍過全景照片,那麽(me) 掃描也是小菜一碟,同時軟件也會(hui) 告訴你設備和物體(ti) 的距離太遠還是太近。

 

  我們(men) 很容易就能看出為(wei) 什麽(me) 3DSystems基本上隻使用人來展示自己的這款設備:Sense感覺上就像是一部專(zhuan) 為(wei) 掃描人體(ti) 而生的設備。雖然學習(xi) 上可能會(hui) 有一點困難,我們(men) 最初的一些嚐試也會(hui) 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筆者覺得Sense掃描人體(ti) 的速度已經足夠快了。此外,在掃描任何物體(ti) 時,你都需要把它放在一個(ge) 平板上,雖然平板也會(hui) 被部分掃描進去,但別擔心,這個(ge) 問題在後麵的步驟當中可以被解決(jue) 。

 

  掃描小物體(ti) 就有點困難了。在展示小物體(ti) 的掃描時,3DSystems所使用的是一個(ge) 棒球,而這應該會(hui) 讓你清楚地了解到這方麵的限製。在測試當中,筆者在掃描10英寸以下高度的物體(ti) 時會(hui) 遇到一些問題。

 

  首先,掃描儀(yi) 在精確識別我們(men) 視圖掃描的實體(ti) 時會(hui) 遇到困難。當Sense發生偏移時,軟件會(hui) 顯示出“丟(diu) 失跟蹤”的提醒。如果出現這個(ge) 問題,你就需要把最後掃描的內(nei) 容與(yu) 攝像頭目前看到的地方對其。整個(ge) 過程很讓人難受,而結果也不出所料:物體(ti) 越小,結果就越差。因為(wei) 在偏移之後,你很難再去回到準確的距離。所以在掃描小於(yu) 8英寸高的物體(ti) 時,MakerBot的Digitizer依然是更好的選擇。

 

  還有一個(ge) 問題是,被掃描的物體(ti) 在掃描時必須靜止不動。這對於(yu) 靜物和成人來說沒什麽(me) 問題,但如果是寵物的話,結果可能就會(hui) 很頭疼了。筆者本來打算掃描一下自己養(yang) 的兔子,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此外,Sense並不知道何時去停止掃描,所以你必須自行判斷。當你認為(wei) 掃描完成之後,點擊“下一步”按鍵,隨後軟件就會(hui) 開始處理收集到的數據。

 

  後期製作

  SurfacePro2處理一份中等大小的圖像大約需要1.5分鍾。對於(yu) 焦急等待結果的用戶來說,這似乎有點長;但對於(yu) 需要生成3D圖像的平板來說,一分半的時間也並不長。在完成之後,軟件會(hui) 在白色背景下顯示你的勞動成果。如果你的掃描圖當中包含了任何不想要的部分——比如物體(ti) 所處的桌麵——你也可以通過裁減選項來去掉它們(men) 。但是,你在裁減時無法放大、縮小或者是旋轉圖片。

 

  編輯功能可以擦除掉人工效果和固化,更棒的是,你可以在這裏旋轉圖片,從(cong) 而讓你了解到自己拍攝的圖像擁有多高的完成度。如果你發現了任何多餘(yu) 的地方,可以使用擦除按鍵來進行修飾。

 

  在平板電腦的觸控屏上,這個(ge) 工具非常的實用。所以如果你捕捉到的信息很多的話,那麽(me) 編輯可能會(hui) 花去不少的時間。此外,無論你的掃描有多好,還是會(hui) 出現遺漏的情況。就拿人臉來說,可能是下巴下方的某些部分,或者是頭頂無法捕捉到的地方。#p#分頁標題#e#

 

  這也就是固化工具會(hui) 派上用場的地方。隻需輕輕一點,那些你遺漏的邊縫就會(hui) 被填充。但它的效果需要取決(jue) 於(yu) 你到底拍到了多少內(nei) 容。還是拿頭部掃描來說,那些邊縫可以被準確地修飾,填充動物玩具甚至是一碗水果也是如此。雖然這個(ge) 功能並不能對物體(ti) 表麵問題進行精確再處理,色彩有時候也會(hui) 出問題,但這些都能夠在雕刻工具當中進行糾正。

 

  增強工具則能夠提供更為(wei) 細致的修改。通過它,你可以讓粗糙的紋理變得順滑,也可以繼續去掉那些不想要的部分。除了固話工具之外,這些編輯工具並不會(hui) 給掃描圖像帶來任何巨大的改變。3DSystems在維持簡潔性上麵做得非常不錯,但這很難被稱得上是一款高端3D編輯套件。如果你打算進行大量的糾正和修改,可以將圖像存儲(chu) 為(wei) STL或PLY格式,然後導入到第三方程序當中。如果你喜歡這款用戶友好的軟件,雕刻工具可以給你帶來一些糾正和混搭方麵的有趣解決(jue) 方案。 總結

 

  Sense相對較低的價(jia) 格解決(jue) 了阻礙3D打印進入主流市場的問題。對於(yu) 這樣一款廉價(jia) 設備來說,它在細節和色彩捕捉上的表現值得稱道,同時配套的軟件也讓整個(ge) 操作體(ti) 驗變得十分簡單易懂。Sense要比MakerBot的Digitizer便宜很多,並能夠掃描大於(yu) 8英寸的物體(ti) 。但在掃描小物體(ti) 的時候,MakerBot的表現要更好一些。

 

  這款設備同樣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果可以取消線纜連接就好了。此外,軟件上麵也存在著一些小問題,為(wei) 了保持用戶友好的感覺,3DSystems在功能性上做出了犧牲。雖然它要比MakerBot的產(chan) 品便宜1000美元,但其400美元的價(jia) 格也算不上是很便宜,特別是對於(yu) 這樣一款你可能不會(hui) 太經常使用的設備來說。如果你是一名擁有3D打印機的設計師,那麽(me) Sense會(hui) 讓你如虎添翼;對於(yu) 預算不多的3D模型製作者和遊戲開發者來說,這款設備也有一定的潛力。至於(yu) 主流消費者,擁有一文件夾的3D模型可能不足以證明這款設備的花費,因為(wei) 對於(yu) 他們(men) 來說,Sense可能僅(jin) 僅(jin) 隻是一個(ge) 玩具而已。

 

  打印機、軟件、網頁和Sense掃描儀(yi) ,3DSystems通過這些正在建立起一個(ge) 強壯的生態係統,也讓自己在即將到來的家庭3D打印革命當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未來的幾年裏,Sense這樣的設備應該很容易會(hui) 成為(wei) 一款更加主流的產(chan) 品。與(yu) 此同時,它已經準備好迎接大眾(zhong) 了,可是大眾(zhong) 或許還並沒有準備好來擁抱它。但當他們(men) 準備好的時候,還會(hui) 有一些非常酷的技術在等著他們(men) 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