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能源環境新聞
中美“雙反”和解不力責任在中國 “叫板”中國光伏或另有圖謀
星之球科技 來源:證券日報2015-09-28
我要評論(0 )
![]()
國際貿易談判的天平永遠傾(qing) 於(yu) 強者。恰如在那場曠日持久的中美光伏雙反拉鋸戰中,憑借掌握著更多籌碼,中國光伏似乎已占據了上風。
國際貿易談判的天平永遠傾於強者。恰如在那場曠日持久的中美光伏“雙反”拉鋸戰中,憑借掌握著更多“籌碼”,中國光伏似乎已占據了上風。
近日,總部在挪威,產業卻設於美國的知名多晶矽企業REC總裁ToreTorvund突然饒有興致地就中美兩國光伏“雙反”品頭論足了一番,他揚言,“盡管中美就光伏電池板貿易的談判已有了巨大進展,但倘若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決措施來協調兩國的多晶矽貿易,那麽,這場‘貿易戰’便不會結束”。
此言一出,聽者想必會感受到其話外之音,ToreTorvund言下,“不讓REC的多晶矽賣到中國,中國的光伏電池板就休想賣到美國。”
不過,在ToreTorvund口出不遜的另一麵,REC也打出了張“悲情牌”,其宣稱,如果對華出口的美國太陽能級多晶矽仍需繳納高達57%的懲罰性關稅,則REC將不得不關閉位於華盛頓州摩西萊克的廠房,並將現有的720名員工裁至400名。
這似乎並非捏造。日前,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據海關數據統計編製的報告顯示,今年8月份,我國自美國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總量創出了曆史新低,環比大幅下降65.2%。其中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僅為25噸,環比大幅減少92.4%,占當月自美國進口總量的12.5%。
“中國擁有全球第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也是全球第一大光伏製造國。對於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多晶矽企業而言,失去了中國市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某光伏業界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次,REC是真的著急了”。
SolarWorld等退居幕後
REC扮演雙反“跳梁小醜”
值得深究的跡象是,作為中美光伏之爭的始作俑者——SolarWorld如今已退居幕後;反倒是彼時默不作聲的REC、Hemolock等愈發樂於扮演“跳梁小醜”。
這當然不難解釋,在由“多晶矽-矽片-電池-組件”構成的光伏製造產業鏈中,身處中下遊,製造電池板、組件的SolarWorld與生產多晶矽的REC、Hemolock分屬不同環節,也就具有了迥異的“利”場。
2014年底,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對華二次“雙反”終裁結果,其認定中國大陸廠商的傾銷幅度為26.71%至165.04%,補貼幅度為27.64%至49.79%;我國台灣地區廠商的傾銷幅度為11.45%至27.55%。
至此,SolarWarld代表的一批美國中下遊電池、組件廠商總算放下了懸著的心。始於2012年的第一次“雙反”以及上述的二次“雙反”,在SolarWarld的慫恿下,美國將價廉物美的中國光伏擋在了門外,而SolarWarld等美國光伏企業則在“雙反”關稅的庇護下得以部分存活。
雖然SolarWarld等在兩次“雙反”上都占到了便宜,但放眼中美光伏產業貿易之爭,中方姍姍來遲的“反擊”,卻也著實戳中了美方的痛處。
之所以要將此處的“反擊”加上引號,源於中方此舉即是“反擊”,亦非“反擊”。
2014年1月20日,經過翔實的調查,我國商務部實施了“對美國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征收53.3%-57%反傾銷稅”的貿易救濟措施。直至今日,REC總裁ToreTorvund在發表上述言論時仍然堅稱,中國實施對美國太陽能級多晶矽的反傾銷措施,就是為了“反擊”美國對華光伏的二次“雙反”,並強調,REC被無辜地卷入了這場激烈的貿易之爭。
對於中方是不是在“反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何理解中國實施這一貿易救濟措施的初衷,隻能見仁見智。但雙方都必須承認的是,無論在哪一個國度,當麵對歐美多晶矽失去國內市場後的湧入,引發從2011年之後價格斷崖式下跌至2013年的16美元/公斤時,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是理所應當的。這與美國是否對華光伏實施了兩次‘雙反’無關”。
打擊美國多晶矽傾銷
中方貿易救濟姍姍來遲
但如今,一定要將中國對美太陽能級多晶矽實施的貿易救濟措施視作“反擊”,也並非說不通,畢竟,擔憂就此失去中國市場的REC等多晶矽廠商,也是美國光伏產業的一份子。
那麽,REC為何不在三年前美方發起“雙反”時主持“公道”,偏偏要等到中方對美多晶矽這一貿易救濟措施執行了逾一年半後,方才表現出著急呢?
《證券日報》此前曾就2014年1月20日我國對自美國和韓國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和2014年5月1日對自歐盟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後,我國加工貿易項下的多晶矽進口出現激增,進行了係列跟蹤報道。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借助中國特有的加工貿易進口免稅政策,美國多晶矽廠商不但沒有受到中國對美多晶矽“雙反”征稅的影響,反而加大了向中國市場傾銷的力度。
為了扭轉令貿易救濟失效的局麵,2014年8月14日,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指令,暫停了太陽能級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受理(“58號文”)。
但事實上,在“58號文”執行期(2014年9月1日)與發布日的兩周(8月14日-8月29日)時間裏,基層部門突擊審批了總額逾10萬噸的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申請!這一數字不僅超過了以往任何年份的進口額,一些合同期限甚至跨過2014年12月31日,最長簽到了2015年的8月份。
正因為此,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在實施了貿易救濟,並以“58號文”暫停加工貿易進口的2014年,美國對華多晶矽出口仍高達2.1萬噸,僅比上年的2.2萬噸略微減少了5%,且其中90%以上均通過免除所有關稅(包括反傾銷稅)的加工貿易方式。而2015年上半年,美國對華多晶矽出口仍然超過了1萬噸,其中除少量為不列入“雙反”的半導體用多晶矽,幾乎全部通過加工貿易規避了“雙反”征稅。
今非昔比
美國市場已無法要挾中國光伏
今年8月份,“58號文”執行前兩周突擊審批的10萬噸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申請終於陸續執行完畢,曆經坎坷的貿易救濟也總算發揮了效力。受此影響,8月份我國自美國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總量創出曆史新低,其中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環比大幅減少。而這也正是REC總裁此時要以中美光伏之爭能否化解為要挾,欲迫使中國放棄多晶矽貿易救濟措施的原因所在。
但遺憾的是,時過境遷,如今已愈發強大,且飽受貿易壁壘之挫的中國光伏學會了“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美國市場對中國光伏來說,真的已不那麽重要。一方麵是占比不大,其份額已被國內及日本、印度等新興市場所替代;另一方麵,僅2015年上半年,中國企業通過海外基地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便超過1.5吉瓦,而‘雙反’前,正常全年的對美出貨量也不過3吉瓦左右。”某光伏企業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特別是國內光伏應用市場的崛起,令中國光伏有了底氣,而價廉物美的中國光伏產品走到世界各地都極具競爭力”。
在REC想象中的談判桌前,本應坐著中美雙方電池、組件廠商,以及中美雙方多晶矽廠商等四方代表。借著習近平主席訪美的契機,REC希望說服美國電池、組件廠商放棄“雙反”庇護;說服中國電池、組件廠商放棄他們已建成或在建的海外基地,按照一種類似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卻仍然苛刻的方式將產品出口到如今已不那麽重要的美國市場;以及逼迫中國多晶矽廠商放棄貿易救濟,放任美國多晶矽毫無限製地對華傾銷,從而成為化解中美光伏貿易摩擦談判的最大贏家。
顯然,REC的算盤打錯了。如今,在其想象中談判桌前的四方代表缺席了三方,甚至連唯一有可能與REC利益一致的中國電池、組件廠商,也對此毫無興趣。“這樣的談判,對於目前毛利達到兩位數的中國電池、組件廠商來說,至多算是‘錦上添花’,而對受持續低價壓製,進入全麵虧損且扭虧無望的中國多晶產業來說,卻無異於‘火上澆油’。”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分析師劉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劉晶認為,“在已躍升為全球光伏第一大市場的基礎上,隻有壯大作為光伏原料的多晶矽產業,中國才真正稱得上光伏製造大國,徹底走出了光伏發展‘兩頭在外’的被動局麵。而反之,在歐美失去了光伏製造競爭力後,其龐大的多晶矽產能隻能寄望於一個出路,那便是中國光伏”。
我國多晶矽自給率或達84%
光伏原料總體供應充足
在是否解決中美光伏貿易的問題上,如今的中國十分從容。而考慮到光伏的長遠發展,中國也絕不願被“釜底抽薪”,受製於海外多晶矽。
REC總裁難道真的不清楚自身處境嗎?或許是認識到理想的不切實際,他才會“著急”地說,“雖然中國的多晶矽生產商一直宣揚他們的成本低廉,但是他們的產量連本國多晶矽需求的一半都滿足不了。如果他們想擴大產能,做到全球領先,對多晶矽的需求還會更大。我實在是想不通他們為什麽不願意開放多晶矽進口”。
就此,一組數據便足以將之反駁。首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自美國進口多晶矽2.1萬噸,自其他國家地區進口8.1萬噸,合計10.2萬噸,而當年中國多晶矽自產量為13.6萬噸;其次,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晶體矽光伏產品產量為35吉瓦,耗用多晶矽17.5萬噸。也就是說,在2014年中國自產及進口多晶矽總量共計23.8萬噸,抵消17.5完噸後,餘有高達6.3萬噸多晶矽以矽片等原料的方式出口。而以自產13.6萬噸多晶矽,對應17.5完噸的需求,中國多晶矽自給率則高達77.7%,即從用料角度出發,彼時僅完成全年進口量(10.2萬噸)的一半便已足夠。
看來,中國光伏不但已不在乎美國市場,更已無需依賴美國多晶矽。
馬海天向記者介紹,“從進口情況看,美國多晶矽進口的減少有韓國的增加彌補,且東南亞地區有新的多晶矽產能釋放,歐洲及其他地區對中國的出口也是穩定的。所以,總體上,國外的多晶矽對中國市場是高度依賴的”。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據海關數據統計編製的報告顯示,盡管今年8月份,我國自美國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總量創出了曆史新低,環比大幅下降65.2%,不到正常時候進口量的10%。“但8月份我國多晶矽總進口量仍高達8561噸,其雖較加工貿易進口大行其道時的萬噸級略有縮減,但這個量也已達到了以往正常進口月份的均值。”劉晶稱。
在進口量無明顯減少的同時,多晶矽月進口均價再創曆史新低,降至16.40美元/公斤,進口的量價雙重壓製,導致國內多晶矽廠商庫存高企,國內價格一路下滑幾近跌破成本線,生產運營舉步維艱。
而在進口之外,即便生存狀況欠佳,今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矽企業仍然完成了7.78萬噸多晶矽產量,7月份-8月份仍然完成產量2.81萬噸,每月保持1.4萬噸水平。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預計,2015年中國多晶矽產量將超過16萬噸。而按照中國光伏產業協會的估計,2015年中國光伏電池組件產量不會超過38吉瓦。
劉晶就此分析,“中國多晶矽16萬噸的產量可提供32吉瓦光伏產品的原料,照此計算,原料自給率將提高到84%以上,加上上半年已經有的6萬噸進口量,和下半年預計中的5萬噸進口量,中國市場多晶矽供應將超過需求達8萬噸,這些產量還需要以矽片等方式再出口”。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 條相關評論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