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芯片常被稱為(wei) LED燈珠的“心髒”,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左右LED燈珠乃至LED顯示屏的品質。小間距LED時下大熱,為(wei) 國內(nei) LED芯片製造企業(ye) 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在LED芯片專(zhuan) 場,筆者特邀杭州士蘭(lan) 明芯科技有限公司、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晶元寶晨光電(深圳)有限公司、廈門乾照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e) 相關(guan) 人士進行探討,一窺LED芯片廠商在新形勢下的“芯設計芯製造”之路。
1、目前在LED顯示屏領域,小間距正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的主流,並且這種趨勢越發明顯。您認為(wei) 小間距的快速發展會(hui) 給國內(nei) 芯片製造企業(ye) 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士蘭(lan) 明芯總經理江忠永:
今年的小間距確實是在增長,但大家都普遍認為(wei) 增長的速度有點緩慢。隨著小間距在顯示屏領域的使用,它的數量會(hui) 增加,而這一事實就必然對產(chan) 品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對於(yu) 企業(ye) 而言,如何破解技術難題,提高產(chan) 品性能和質量才是企業(ye) 賴以生存、發展、壯大的關(guan) 鍵。很多企業(ye) 抓住當前小間距發展的大好機會(hui) ,迎難而上將小間距產(chan) 品中的難點、要點問題解決(jue) 好,從(cong) 而生產(chan) 出得到市場認可的高品質產(chan) 品,企業(ye) 就會(hui) 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機會(hui) ,反之則有可能使企業(ye) 陷入被動局麵。目前市場,封裝的質量和芯片的質量還沒有達到非常理想的狀態。因此,不斷提高封裝和芯片兩(liang) 方麵的質量及穩定性,作為(wei) 小間距企業(ye) 來講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
華燦光電營銷總監施鬆剛:
小間距LED顯示技術將憑借其無拚縫、優(you) 秀的顯示效果,未來幾年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小間距顯示屏因其間距更密而對芯片的需求量會(hui) 隨之增加,而目前整個(ge) 市場容量在不斷提升,可見在未來會(hui) 有不小的增長空間,這對芯片企業(ye) 來說是利好機遇。但是小間距顯示屏對芯片有較高的技術要求,例如:如何實現LED顯示屏小電流和小電容的一致性?如何更好地滿足低亮高灰下的高畫質?這都需要芯片企業(ye) 不斷提升外延和芯片工藝來滿足市場的需求,而隻有技術過硬的企業(ye) ,才能在市場競爭(zheng) 中脫穎而出。
三安光電產(chan) 品策劃部經理郭雲(yun) 濤:
小間距屏的發展,其意味著芯片封裝體(ti) 積會(hui) 更小,排布也會(hui) 更密。對於(yu) 芯片的尺寸,小型化的要求及其他光電特性上的要求會(hui) 變得更嚴(yan) 苛。
晶元寶晨副總經理王俊博:
就目前來看,國內(nei) LED顯示屏領域已經在快速的整並當中,尤其小間距這個(ge) 芯片應用市場,它的整合速度比其他應用市場來得更加快速。就芯片企業(ye) 來看,包括晶電在內(nei) 可能就三家到四家主力而已,我認為(wei) 這種格局應該不會(hui) 有太大的變化,因為(wei) 市場經由不斷的整並發展已經趨於(yu) 成熟,大者恒大,再想進入這個(ge) 領域就不是那麽(me) 容易了。小間距顯屏芯片使用的顆數會(hui) 更多,晶電對於(yu) 小間距顯屏的應用發展樂(le) 觀其成。
乾照光電總工程師張永:
小間距顯示屏的特點之一就是高密化。高密度必將增加LED芯片使用量,這意味著市場需求的增加,無疑給LED芯片製造企業(ye) 帶來了新的機遇。當然,隨著芯片間距離的減小,對芯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LED芯片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可靠性,同時還要滿足低亮高灰、高刷新率、高掃描等應用要求,這就給LED芯片製造企業(ye) 帶來了新的技術挑戰。
2、小間距產(chan) 品高度集成化,單位麵積內(nei) 包含的燈珠也越來越多,貴公司是如何來改進芯片設計,提高芯片的光電轉化效率?
對於(yu) 小間距顯示屏產(chan) 品,正是由於(yu) 包含的燈珠越來越多,所以它對單顆燈珠的亮度要求就越來越低,芯片的光電轉化效率不再是關(guan) 注的重點。
今年,華燦在業(ye) 內(nei) 率先推出了小間距專(zhuan) 用的X係列芯片。該係列芯片設計的方向為(wei) :全新優(you) 化外延和芯片工藝,實現在寬視角、高刷新、低亮高灰等畫質追求下更好的顯示效果,寬視角出光一致性,小電流光電一致性,小電容開啟一致性以及用業(ye) 內(nei) 最高的可靠性標準樹立X係列芯片在行業(ye) 的品質標杆,降低死燈率,保證屏體(ti) 的穩定性。
對於(yu) 顯示屏來說,其芯片上的要求主要是在於(yu) 改進整屏在高刷時對芯片可能造成的傷(shang) 害,所以更會(hui) 著重於(yu) 芯片的信賴性特性。
我們(men) 一直存在的誤解是LED產(chan) 品一定是越亮越好。其實小間距產(chan) 品的重點並不一定是在亮度如何。因為(wei) 在很多情況下,需要低暗度來呈現效果。以芯片端來看,問題不是出在光電轉換效率,而是顯屏和其他應用都不一樣,他不是定電流操作的,在電流切換的時候如何讓芯片的亮度和波長都能穩定,另外在小電流的時候如何讓芯片維持表現,這才是我們(men) 的功課。
主要通過外延結構和芯片工藝的優(you) 化兩(liang) 方麵來提高芯片的光電轉化效率。比如在芯片製造方麵,改善切割工藝,增加芯片的發光麵積,改善側(ce) 向發光的均勻性和出光效率。此外,通過外延結構和材料生長條件的優(you) 化,提高LED芯片的內(nei) 量子效率,同時對各層材料的選擇和厚度優(you) 化,滿足光學上的匹配,使LED具有更高的出光效率。
3、與(yu) 藍綠芯片相比,紅光芯片技術發展革新較慢,光電轉換效率還有待提高。紅光芯片要想和藍綠芯片匹配,往往要調大電流,在小間距領域,不僅(jin) 導致功耗變大,而且產(chan) 品溫度更高。貴公司如何推動紅光芯片的技術革新,改變這一不利局麵?
士蘭(lan) 明芯總經理江忠永:
用紅光來提升亮度這個(ge) 問題,從(cong) 技術層麵上來看,目前已經完全得到攻破和解決(jue) 。但在紅光裏麵有兩(liang) 種紅光:一種是正極性的,一種是反極性的。那麽(me) 反極性的紅光會(hui) 比正極性的紅光亮一倍,但其成本會(hui) 相對較高。而藍綠芯片在成本上會(hui) 比較便宜,同時亮度也還可以。在小間距裏麵:大家選擇芯片要小,成本要低,有很多企業(ye) 都是強調了成本,卻沒有強調產(chan) 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所以,通常情況下大家都沒有去選擇高亮的紅光,而大部分都采用正極性的紅光芯片,而目前要改變這一不利局麵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近兩(liang) 年紅光AS芯片在亮度方麵進展確實緩慢,不同於(yu) GaN外延片的亮度不斷提高,四元係紅光外延的內(nei) 量子效率已經很高,缺乏提升空間。市麵廠采用晶圓鍵合和襯底轉移技術製作的反極性芯片(N電極向上)雖然亮度較高,但是成本高昂貴而且在芯片尺寸小型化方麵還麵臨(lin) 一定的VF較高問題,並不適合小間距顯示屏應用。我司的對策是提高四元紅光外延片的DBR反射效率以及采用表麵粗化技術,提高外量子效率,我司小間距顯示屏紅光芯片在同尺寸在亮度比其他廠家高15%,可有效降低使用電流減少發熱。
目前針對紅光部分,在其工藝上扔持續在不斷提升亮度和設計上,而在設計開發上還是要與(yu) 藍綠光芯片共同搭配來進行。
晶元光電的紅光產(chan) 品的轉換效率跟藍光幾乎是差不多的,在RGB顯屏上,紅藍綠三種芯片一起使用的時候,紅光在熱態時原本光衰就會(hui) 比藍光多,所以才要獨立加大電流。三種芯片達到熱態時亮度才會(hui) 均勻,所以紅光要加大電流這不是芯片效率問題,是材料特性造成的差異。晶元的創意與(yu) 革新為(wei) 了客戶總是跑在最前麵,AX係列與(yu) PN係列兩(liang) 個(ge) 技術平台加上完整的產(chan) 品線,不隻提供芯片,也提供解決(jue) 方案和技術支持,替客戶創造更大的附加價(jia) 值。
眾(zhong) 所周知,晶元發表了WPE75%的紅外線產(chan) 品所達成的世界第一,還有另一個(ge) 第一是晶元的紅光產(chan) 品的產(chan) 能(世界第一),產(chan) 品表現也是世界等級的優(you) 異,而除了RGB顯屏之外更廣泛導入車尾燈的應用,車子對芯片的可靠度和信賴度要求應該是所有LED的應用之中最高也最嚴(yan) 苛的,所以更可考證晶電紅光芯片的質量與(yu) 口碑。另外,晶元擁有完整的專(zhuan) 利布局,1996年創業(ye) 以來一直專(zhuan) 心致誌於(yu) 紅光產(chan) 品的創新,不斷追求卓越,能夠做到業(ye) 界第一,產(chan) 能也是世界第一大的程度,絕對也仰賴客戶的采用與(yu) 肯定。
主要通過對紅光LED芯片的結構優(you) 化設計,提升改善其製造工藝來提升紅光芯片的光電轉化效率。例如,吸收借鑒藍綠光LED芯片的一些工藝技術,改善紅光LED芯片的電流擴展層,增加電流阻擋層,增加電極的反光等手段從(cong) 而提高LED芯片的電流擴展能力,使LED芯片發光更加均勻,同時具有更好的溫度分布,改善了散熱特性,達到進一步提升紅光LED芯片的光效。
4、目前行業(ye) 發展創新的步伐明顯加快,小間距、戶外表貼、通透屏、異形屏等正加速席卷整個(ge) 行業(ye) 。作為(wei) LED顯示屏全產(chan) 業(ye) 鏈的一個(ge) 重要環節,您認為(wei) 芯片製造企業(ye) 應該如何跟上行業(ye) 快速發展的需求?具體(ti) 應該怎麽(me) 做?未來LED芯片的發展趨勢如何?
士蘭(lan) 明芯總經理江忠永:
芯片裏麵的差異化是比較難做的。因為(wei) 在芯片裏麵的人流動比較頻繁,所以在技術或者方案裏麵要做到很大差異存在一定的難度。對於(yu) 士蘭(lan) 明芯來講,我們(men) 主要在質量管理上不斷細化,從(cong) 而提升芯片的質量,使生產(chan) 出來的芯片在穩定度上占有優(you) 勢,確保流入市場的產(chan) 品出現的問題最少,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品種差異化或者其他方麵的差異。
首先,對芯片企業(ye) 來說,芯片產(chan) 品既需要滿足現有細分市場的需求,也要為(wei) 滿足未來新興(xing) 市場需求做技術儲(chu) 備,隨時應對市場變化,為(wei) 客戶提供非同質化的產(chan) 品。產(chan) 品適應市場,才能夠走的長遠。
其次,企業(ye) 要苦練內(nei) 功,配合封裝客戶和應用客戶。從(cong) 應用出發,從(cong) 設備、材料、結構、工藝方法方麵進行係統創新,打造產(chan) 業(ye) 鏈協同合作、協同營銷和協同推廣的局麵,整合上下遊資源,為(wei) 終端用戶提供係統的解決(jue) 方案。
無論是戶外還是戶內(nei) ,未來一定是往小間距屏發展。對戶外芯片而言,除了小間距化趨勢之外,還有朝著節能方向發展的趨勢。
技術層麵的問題是每個(ge) 企業(ye) 主攻的方向:包括克服陽綠的問題、顏色單配的問題。當你做到小間距的時候,你會(hui) 發現貼片這個(ge) 東(dong) 西是非常非常貴的。目前,包括晶電在內(nei) 也有一部分企業(ye) 在技術上嚐試采用別的方法製作,尋找到新的突破口。但從(cong) 目前的形態來看,在短期的1-2年內(nei) 應該還不會(hui) 出現產(chan) 業(ye) 化生產(chan) 格局。
作為(wei) LED芯片製造企業(ye) ,應該緊密貼近市場、貼近客戶,能夠對封裝企業(ye) 的新技術和新要求及時作出反應。對未來的趨勢作出預判,提前進行一些前瞻性的研發工作。比如客戶采用了新的打線設備或者新的線材,改進了打線工藝,可以使LED芯片的電極進一步做小。芯片企業(ye) 也需要及時的調整電極工藝滿足客戶的打線要求,提升LED芯片性能的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未來隨著LED顯示屏芯片間距的進一步縮小,需要盡量減少打線占用的空間,采用flipchip應該是未來LED芯片發展的一個(ge) 方向。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