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了實現製造強國的目標,工信部製定了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方案(2016—2020年)(簡稱《方案》);從(cong) 有關(guan) 渠道獲悉,這一方案已發布在即。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在主管部門的引導推動下,資金、資源向智能製造領域加速匯集,未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網將是長期大主題。
據上海證券報12月24日消息,據介紹,智能製造是新一輪工業(ye) 革命的核心。要實現“中國製造2025”,完成從(cong) 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智能製造將是主攻方向。
為(wei) 此,工信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已經完成了方案的編製工作,計劃年底前報送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審議後發布實施。
工信部人士表示,《方案》重點突出兩(liang) 個(ge) 方麵:
一是抓好智能製造試點示範;
二是做好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數字化製造普及工作;
通過《方案》的實施,到2020年,製造業(ye) 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chan) 品生產(chan) 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下一步,工信部還將積極研究製定支持智能製造發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在現有的技術改造、中國製造2025專(zhuan) 項以及現有渠道中,加大中央財政資金對智能製造項目的支持力度。
同時,也要積極向國開行推薦符合條件的智能製造項目,申請專(zhuan) 項建設基金。鼓勵建立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各類智能製造發展基金,搭建政銀企合作平台,研究建立產(chan) 融對接新模式,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符合智能製造發展方向以及企業(ye) 需要的產(chan) 品和服務方式。
發展智能製造是我國應對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產(chan) 業(ye) 變革的一個(ge) 前瞻性任務。但實現這個(ge) 目標,單靠企業(ye) 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或者說,並不完全是市場經濟能推動的,而需要政府提供支持——政府要發現並解決(jue) 那些關(guan) 鍵的基礎性的問題。
工信部人士介紹說,《方案》將要解決(jue) 幾個(ge) 重要問題:
▲ 第一個(ge) 就是智能化零部件的國產(chan) 化。“比如說我們(men) 現在的機器人,裏邊的減速器等零部件,現在大部分還需要進口,如果我們(men) 下一步要推廣智能製造,就要防止形成新的對外依賴。”
▲另一個(ge) 重要問題是建立工業(ye) 互聯網。其是支撐智能製造的關(guan) 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是將機器、人、控製係統與(yu) 信息係統有效連接的網絡信息係統,通過對工業(ye) 數據的全麵深度感知、實時動態傳(chuan) 輸與(yu) 高級建模分析,形成智能決(jue) 策與(yu) 控製,驅動製造業(ye) 的智能化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